煤焦油的成功提取,如同在阴霾中撕开一道亮光,让制造局上下精神为之一振。
“点石成金”的神奇,不仅缓解了迫在眉睫的财务焦虑,更让工匠们对主事大人天马行空却又总能奏效的奇思妙想,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院临时搭建的土窑日夜不息,浓烟滚滚,刺鼻的气味弥漫开来,却成了众人心中最安心的信号。
王铁匠带着徒弟们热火朝天地扩大生产,赵郎中则一头扎进伤药配方的改良中。
陈启明稍稍松了口气,但并未放松警惕。
他知道,京营的暗流不会因此平息,自身的强大才是根本。
他将目光从炉火转向了人。
燧发枪的量产瓶颈,不仅仅在于材料和工艺,更在于人才。
现有的工匠手艺纯熟,但大多墨守成规,缺乏灵性和突破的勇气。
他需要新鲜血液,需要能理解他超前思路、并能将其实现的得力助手。
这日,他照例巡视各工坊,走过枪械组装区时,一阵激烈的争吵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只见几名老工匠正围着一个年轻工匠,厉声斥责。
那年轻人约莫二十出头,面容清瘦,身上沾满油污,此刻正梗着脖子,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形状古怪的燧石夹,争辩道:“…为何不行?这般改动,分明更能夹紧燧石,击发时不易松动!”
“胡闹!”为首的老工匠怒道,“祖祖辈辈都是这个做法!你才吃了几年饭?就敢擅自改动?弄坏了机括,耽误了工期,你担待得起吗?!”
“可…可是…”年轻人急得脸通红,“明明可以更好…”
“闭嘴!按原样做!再敢胡来,滚出工坊!”
年轻人嘴唇翕动,最终低下头,紧紧攥着那枚被他改良的零件,手指因用力而发白,眼中满是不甘和委屈。
陈启明停下脚步,目光落在那年轻人手中那枚结构略有不同、似乎增加了某种小小卡榫的燧石夹上。
“怎么回事?”他开口问道。
众人见主事大人到来,连忙行礼。
老工匠抢先告状:“大人,这林二狗仗着识几个字,整日胡思乱想,不按规程做事,胡乱改动零件,小的正教训他!”
那叫林二狗的年轻人猛地抬头,看到陈启明,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却依旧倔强地握紧手中的零件。
陈启明没有理会老工匠,径直走到林二狗面前,伸出手:“给我看看。”
林二狗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将那枚燧石夹放在陈启明手中。
陈启明仔细端详。
这枚燧石夹在传统的夹臂内侧,巧妙地锉出了一道极细的凹槽和一个微小的弹性卡点。
思路非常清晰——利用金属自身的弹性,在夹紧燧石时提供一个额外的咬合力,防止其在连续击发中因震动而松动。
这是一个极其细微却非常实用的改进!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思维!
“这是你想出来的?”陈启明看向林二狗,目光锐利。
林二狗紧张地点点头,声音有些发颤:“是…小的见…见有好几次哑火,都是因燧石松动所致,便想着…能否让它夹得更牢些…小的知错,不该擅自改动…”
“你没错。”陈启明打断他,语气肯定,“想法很好。这凹槽的深浅和卡点的位置,你是怎么确定的?”
林二狗见主事大人非但没有责怪,反而询问细节,顿时激动起来,语速飞快:“回大人,小的观察了不同击发次数后燧石的松动情况,又试了不同角度的锉刀,找了废料试了十几次,觉着这个深度和角度最能吃上力,又不会卡死…”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眼中闪烁着专注的光芒。
陈启明心中暗暗惊讶。
这年轻人不仅敢想,更懂得观察、假设、实验、验证这一套方法!这几乎是现代工程学的雏形!
这是个被埋没的天才!
“你读过书?”陈启明问道。
林二狗神色一黯:“家父原是村里塾师,教小的认过些字,读过几本杂书…后来遭了灾,爹娘都没了,小的便来京城投奔叔父学手艺糊口…”
陈启明点点头,转身对那目瞪口呆的老工匠和周围众人道:“从今日起,林二狗调离组装组,独立一室,配给他所需工具和废料,允他专事琢磨燧发枪各机括的改进之策。一应所需,直接报于我知晓。”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老工匠更是急道:“大人!这…这不合规矩啊!他一个学徒…”
“规矩是人定的。”陈启明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制造局的规矩,就是造出更好的枪。谁能做到,谁就该得到机会。王师傅,你带了他些年,手艺是好的,但也要晓得,固步自封,便是退步。”
老工匠面红耳赤,喏喏称是,再不敢多言。
林二狗更是愣在原地,仿佛被巨大的惊喜砸晕了头,半晌才噗通一声跪下,声音哽咽:“多…多谢大人!小的…小的定竭尽所能,不敢负大人厚望!”
陈启明扶起他:“好好干,我看重的是你的心思活络,肯钻研。若有难处,可直接来寻我。”
接下来的几天,林二狗如同脱胎换骨。
他拥有了自己的一方小小角落,虽然简陋,却充满了自由的气息。
他废寝忘食地画着草图,用边角料反复试验,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却毫不气馁。
陈启明偶尔会过去看看,并不直接指点,只是在他陷入思维死角时,轻轻点上一句。
“可否想想,若击锤之力并非直来直去,借一借杠杆巧劲如何?”
“此处磨损甚快,除却加厚,有无他法?譬如换个咬合方式?”
每每此时,林二狗眼中便爆发出恍然大悟的亮光,兴奋地再次投入研究。
数日后,他竟真的拿出了几样令人惊喜的改进。
一个利用杠杆原理省力且更可靠的击锤拨杆。
一个改良的、更不易磨损的阻铁咬合面。
虽然都是小部件,却实实在在地提升了枪机的可靠性和耐久度。
王铁匠和几位老师傅在亲眼见识了这些改进的效果后,终于收起了轻视,啧啧称奇,看林二狗的眼神也彻底变了。
陈启明当即下令,将这几项改进纳入标准制法,并重赏了林二狗。
消息传开,制造局内风气为之一新。
原本沉闷的工坊里,悄然兴起一股钻研琢磨的风气。
不少年轻工匠开始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虽然大多稚嫩,却充满了活力。
陈启明趁热打铁,宣布每月评定“巧思奖”,对提出有效改进的工匠予以重赏。
一支充满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技术团队,正在悄然成型。
这日傍晚,陈启明正在书房审阅林二狗送来的新一份改进图样,李总旗匆匆而来,面色凝重。
“大人,我们混入京营辎重队的人传回消息。”
“说。”陈启明放下图样。
“吴大有麾下,确有一名亲兵队长,三日前右手手背新增一道锐器割伤,伤口颇深,似是爪痕。此人平日负责…军械库巡查。”
陈启明眼中寒光一闪。
手背爪痕…军械库…
西山那辆丢失的军弩…
线索瞬间串联起来!
“很好。”他声音冰冷,“继续查,我要知道吴大有和那两个文士随从最近所有的动向,见过什么人,去过什么地方。”
“是!”
李总旗领命退下。
陈启明站起身,走到窗前。
窗外,后院土窑的黑烟依旧袅袅,工坊的灯火通明。
技术正在突破,人才正在涌现。
但黑暗中的利爪,也终于露出了痕迹。
他感到,一场真正的较量,即将到来。
喜欢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