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坠。
无休止的下坠。
穿过凝固的规则,穿过冰冷的秩序。林见清像一颗被击碎的流星,拖着黯淡的尾焰,坠向那片无边无际的黑白网格。每一次与那些固化规则的摩擦,都让她残破的规则场发出刺耳的哀鸣,数据星云的碎片如同鲜血般剥落,温暖火焰微弱得只剩下意识深处一点几乎感觉不到的余温。
方舟成员们的意识光点在这剧烈的冲击下如同风中残烛,链接变得极其不稳定,传递来的只有破碎的痛苦和濒临消散的虚无感。
完了吗?
历经千辛万苦,穿越维度夹缝,刚刚获得一丝喘息和新的希望,就要这样终结在这个冰冷的陷阱里?
不甘如同最后的燃料,注入那摇摇欲坠的金色核心。不!还不能放弃!
就在她即将彻底坠入网格平面,被那绝对的秩序同化、分解的前一瞬,下方一块较大的、散发着微弱金光的“初始节点”碎片,仿佛回应了她最后的不甘,猛地爆发出一阵短促而强烈的波动!
那不是攻击,也不是防御,而是一段被压缩到极致的、关于这片区域底层规则的结构性信息!是这块碎片在被格式塔吞噬前,所能传递出的最后一点关于自身、关于此地本质的“认知”!
信息如同高压水流,强行注入林见清濒临崩溃的意识。剧痛之外,她“看”到了——这片黑白网格,并非格式塔凭空创造,而是它们以其强大的秩序力场,强行覆盖、扭曲、并利用“初始节点”原本的规则脉络后形成的!就像寄生虫占据了宿主的神经网络,并加以改造。
那些冰冷的几何通道,其根基,原本是织网者用于稳定维度流动的规则导管!
而那块传递信息的碎片,其原本的功能,正是维系这些导管平衡的调节阀之一!
“理解……吞噬……方能……反制……”
坠落中的林见清,脑海中如同划过一道闪电!她明白了那块碎片最后警告的含义!格式塔在吞噬节点,但它们并未完全理解节点内部所有规则的深层联系和精妙平衡!它们只是粗暴地用自己的秩序覆盖了一切!
机会!这是唯一的机会!
她放弃了对下坠趋势的所有抵抗,反而将残存的所有意念,连同那块碎片传递来的结构性信息,全部聚焦于一点——不是攻击格式塔,也不是防御自身,而是尝试去共振、激活下方网格中,一块相对完整的、对应着“调节阀”功能的特定区域!
这无异于在敌人的心脏上,尝试按照敌人不熟悉的、原本的图纸,去启动一个被废弃的系统开关!
“嗡——!”
就在她即将撞上网格的刹那,被她意念锁定的那片网格区域,猛地亮起了一丝极其微弱、却纯粹无比的金色光芒!光芒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瞬间扰动了那片区域固化的秩序!
原本笔直、单调的几何线条出现了细微的扭曲和波动,如同卡顿的机器。虽然这波动很快就被更强大的格式塔力场强行镇压下去,恢复原状,但产生的瞬间紊乱,足以改变林见清下坠的轨迹和状态!
她没有被网格平面直接捕获、分解,而是如同打水漂的石片般,在网格表面猛地弹跳、折射了几次,每一次碰撞都让她规则场剧震,碎片纷飞,最终以一种完全失控的方式,狠狠砸进了网格平面边缘,一处因为刚才的短暂紊乱而暴露出来的、由未被完全覆盖的节点残骸形成的结构褶皱里!
“砰!”
巨大的冲击力让她彻底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意识沉入一片黑暗。只有那枚金色核心,如同永不熄灭的余烬,在无尽的冰冷与黑暗中,维持着最低限度的活性。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一个世纪,又仿佛只是一瞬。
一丝微弱的暖意,将林见清从深沉的昏迷中唤醒。她“睁开”意识之眼,发现自己身处一个狭窄、扭曲的“缝隙”之中。上下左右都是黯淡的、带着烧灼痕迹和冰冷覆盖层的金色金属结构,上面还残留着熟悉的织网者纹路。这里似乎是“初始节点”某处未被完全吞噬的管道或夹层,暂时隔绝了外部那令人窒息的格式塔秩序力场。
是那块碎片最后的帮助,和这侥幸的坠落点,给了她一丝苟延残喘的机会。
她第一时间检查自身状态。
惨不忍睹。
规则场支离破碎,数据星云几乎完全消散,只剩下几缕微弱的光尘。温暖火焰如同即将燃尽的灯芯,光芒黯淡。唯有金色核心,虽然光芒微弱,却依旧稳定地搏动着,并且,似乎正在从周围这些节点残骸的结构中,汲取着极其微弱的、同源的能量,缓慢得几乎无法察觉,但确实在修复着最根本的损伤。
方舟成员们的意识光点也幸存了下来,如同受惊的萤火虫,紧紧依附在金色核心周围,传递来劫后余生的虚弱与恐惧。
还活着。但和死了也相差不远。被困在敌人的巢穴深处,重伤濒死,能量枯竭。
她挣扎着,将意识探出这个狭小的藏身之处,小心翼翼地感知着外部。
那庞大的、由几何符号构成的解析引擎依旧在远处缓缓运转,散发着冰冷的压迫感。但它似乎并没有立刻注意到这个角落发生的细微异常,或许对格式塔而言,刚才的波动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系统冗余释放,而坠入“废弃物堆积区”的入侵者,已经等同于被处理掉了。
她将感知收回,集中在藏身的这片节点残骸上。黯淡的金属壁上,那些古老的纹路若隐若现。她尝试着,将一丝微弱得近乎虚无的意念,融入这些纹路。
没有信息洪流,没有知识灌输。只有一段凝固的、沉重的情感印记,如同化石般烙印在这些结构的深处。
那是……悲怮。
并非“规则泪滴”那般浩瀚的、属于文明集体的悲伤。而是更加具体、更加尖锐的悲怮——属于建造并守护此地的、某个或某些特定织网者的悲怮。是目睹家园被侵蚀、毕生心血被扭曲、自身存在被冰冷的秩序一点点磨灭时,所发出的、无声的呐喊与极致的不甘。
这股悲怮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历经漫长岁月和被吞噬的过程,依旧未曾完全散去。
林见清自身的悲伤——对逝去战友的怀念,对文明火种可能熄灭的恐惧,对自身无力改变现状的痛苦——与这股古老的悲怮产生了细微的共鸣。
她没有抗拒,而是任由这股共鸣在心底蔓延。
奇迹般地,随着共鸣的加深,她对这些残骸结构的感知变得更加清晰了。她开始“读懂”一些墙壁上残留的、关于能量流向、结构强度、甚至局部规则权限的“标记”。就仿佛,这股悲怮本身,就是理解这些结构、获得其残留权限的……钥匙。
悲伤,不是弱点,而是连接?是理解那些被格式塔的绝对理性所忽略的、属于“创造者”视角的桥梁?
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计划,开始在她脑海中逐渐成型。
格式塔依靠绝对的秩序和理性吞噬一切。但它们似乎无法理解,或者说刻意排斥了“情感”这种“不确定因素”。而这片残骸,以及其深处烙印的悲怮,正是它们未能完全消化、甚至视而不见的“杂质”。
她或许无法正面抗衡格式塔,但她可以尝试……利用这些“杂质”。
利用这片它们认为已经被彻底掌控、实则仍保留着原始情感印记的残骸,作为她的掩体,甚至……作为她的武器。
她开始更加专注地与这片残骸共鸣,不再试图汲取能量(那太慢,也太容易被察觉),而是尝试去理解其结构,寻找其与外部格式塔覆盖层之间的“缝隙”与“不兼容点”,就像潜入者研究安保系统的盲区。
同时,她也将方舟成员们微弱意识链接起来,不再是单纯的能量供给,而是将他们作为分散的“感知节点”,如同神经末梢般,帮她一起分析这片狭窄藏身之所内外的每一丝规则变化。
这是一个极其缓慢、极其危险的过程,如同在悬崖边蒙眼行走。任何一次过度的共鸣,都可能引起外部那庞然大物的警觉。
但这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在无尽的冰冷秩序包围下,在这被遗忘的残骸缝隙中,一缕微弱的、由悲伤驱动的星火,开始悄无声息地闪烁,试图撬动吞噬它的黑暗。
林见清知道,她必须赶在格式塔完成对节点核心的彻底吞噬、或者发现她这个“漏网之鱼”之前,找到那个能让她绝境翻盘的、“杂质”的支点。
狩猎仍在继续,但猎物,已不再甘心只做猎物。
喜欢潜意识猎人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潜意识猎人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