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等下!”她再次尖声叫住他们,手指着石墩旁那堆他们刚刚放下的猪草,用一副理所当然、颐指气使的口吻命令道:“你们!把这些猪草,给我抱进去!放到里面指定的地方!快点!”
许培儒脚步顿住,缓缓转过身。他的目光平静无波,只是看着许心艾,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和力量:“村里的规定,我们只负责将猪草送到猪圈外面的石墩旁。里面的工作,不归我们负责。”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许心艾蛮横地打断他,双手叉腰,那件破围裙被她这个动作勒得更加可笑,“现在我让你们拿进去,你们就得拿进去!你们也不打盆水照照自己,看看你们是个什么成分!一群社会的渣滓,人民的蛀虫!还有脸在这里挑三拣四、跟我讲规定?!我告诉你们,我现在是负责猪圈的知青,这里我说了算!赶紧的,别逼我真去举报你们!”
她那副嘴脸,活脱脱一个掌握了丁点权力就迫不及待要作威作福的小丑。仿佛将“牛棚的人”踩在脚下,就能彰显她此刻虽然身在猪圈、但“成分高贵”的优越感。
林韵和许培儒终于不再忍耐。林韵从鼻腔里发出一声极轻、却充满了无尽讽刺和厌恶的冷哼。许培儒则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懒得再给她,只是轻轻拍了拍妻子的手臂,两人默契地转身,步履沉稳,头也不回地朝着牛棚的方向走去。将他们身后那气急败坏的尖叫和浓郁得化不开的猪圈臭气,一同抛下。
“你们……你们敢不听我的?!你们给我站住!听见没有!”许心艾看着那两个决绝的、仿佛带着无声嘲讽的背影,气得浑身发抖,一脚踹在旁边的石墩子上,却忘疼得她“嗷”一声抱住了脚趾,单脚在原地蹦跳。
疼痛更加剧了她的狂怒。她看着那堆纹丝不动的猪草,看着那两个渐渐远去的、挺直的背影,再看看自己这身可笑的装扮和身处这臭气熏天的鬼地方,一种全天下都与她为敌的疯狂怨念彻底吞噬了她。
“啊——!!!”她爆发出一种近乎野兽般的尖叫,声音在空旷的猪圈外围回荡,惊得里面的猪都哼唧了几声。
“贱人!都是贱人!许知意!苏柔!还有这两个老不死的!谁都跟我作对!谁都看不起我!!”她面目狰狞,五官扭曲,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和恶毒的光,“我不会放过你们的!一个都不会放过!你们给我等着!等着!!!”
许心艾在猪圈里被那对“臭老九”夫妇无声蔑视之后,胸口那股邪火就像被泼了油的干柴,日夜灼烧,啃噬着她的理智。她知道,许知意那个贱人现在在村里地位稳固,又有医术傍身,暂时动不得;苏柔那个泼妇在知青点人缘不差,而且战斗力惊人,硬碰硬吃亏的可能是自己。思来想去,那对落在她手里、如同砧板上鱼肉的牛棚老家伙,成了她宣泄怒火、证明自己“能量”的最佳目标。尤其是林韵和许培儒那冰冷而洞悉的眼神,仿佛将她从里到外看了个通透,这种被“下等人”看轻的感觉,比任何直接的辱骂更让她如鲠在喉,不除不快!
“我要弄死他们!一定要让他们知道得罪我许心艾的下场!”这个恶毒的念头在她心里疯狂滋长,如同沼泽地里冒出的毒泡。
于是,一场精心伪装、处心积虑的“糖果攻势”和“舆论煽动”在向阳村悄然展开了。
许心艾暂时收敛了她在猪圈里的怨天尤人和在知青点的飞扬跋扈,摇身一变,成了个“嘴甜”“大方”“关心集体”的“积极”知青。她那个小巧精致、与农村环境格格不入的手提袋里,总是塞满了花花绿绿、在村里极其稀罕的水果硬糖、牛奶糖,甚至还有几块用漂亮玻璃纸包着的、能甜掉牙的巧克力。
她不再躲在猪圈边自怨自艾,而是开始“主动深入群众”。村头的大槐树下,溪边浣衣的石板上,田间地头的休息间隙,总能“巧遇”到许心艾的身影。她脸上挂着一种经过精心练习的、介于天真热情与忧国忧民之间的表情,见到纳鞋底的婶子,就凑过去夸人家手艺好;遇到带娃的媳妇,就拿出糖果逗弄孩子,顺便塞给母亲几颗;碰到抽烟袋的老汉,也能装模作样地聊几句天气和收成。
“张婶,吃糖吃糖!您这鞋底纳得可真密实!”
“李嫂,宝宝真可爱,来,阿姨给糖吃!哎呀,现在这娃娃可得看紧点,听说有些心思坏的人就喜欢拐带小孩呢……”
“王大爷,今年庄稼长得不错吧?要是没有那些蛀虫拖后腿,咱国家肯定发展得更快!”
她的话术经过精心打磨,往往从拉家常开始,然后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向“阶级敌人”和“牛棚分子”。她声音不高不低,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担忧”和“愤慨”:
“各位婶子嫂子,你们是不知道啊!我在别的村有亲戚,他们那边对牛棚那些‘臭老九’可严格了!天天拉出来批斗,让他们深刻反省自己的罪行!哪像咱们村……”她适时地停顿,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然后压低声音,仿佛分享什么惊天秘密,“咱们村长啊,就是心太软,太仁慈了!这可不行啊!这可是立场问题!”
“你们想想,国家为啥要把他们下放到咱们这穷乡僻壤?那肯定是因为他们犯了天大的错误,是社会的败类,是挖社会主义墙角的蛀虫啊!咱们要是对他们太客气,那不就是对国家和人民不忠诚吗?”
“咱们可都是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是最正直、最革命的人!咱们得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跟这些坏分子划清界限!不仅要划清界限,还要积极斗争,让他们没有藏身之地!这才是真正的爱国啊!”
她的话语,如同滴入清水的墨汁,起初只是丝丝缕缕,逐渐晕染开来。那些糖果的甜腻,与她话语中隐含的毒汁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的诱惑。向阳村的村民大多朴实善良,平日里与牛棚那几个人虽无深交,但也井水不犯河水,甚至有些老人私下里还觉得那对夫妻看着不像坏人。然而,总有一些人,或是头脑简单容易被煽动,或是平日里就有些游手好闲喜欢惹是生非,或是内心深处藏着某种扭曲的、需要通过践踏他人来获得优越感的“正义感”。
在许心艾日复一日的“洗脑”和糖果的“甜蜜攻势”下,这部分人心中那种被煽动起来的、廉价的“义愤填膺”开始膨胀。他们觉得许心艾这个城里来的知青“见识广”、“觉悟高”,说的话“在理”。一种盲目的、扭曲的“爱国”情怀,如同被催熟的畸形瓜果,在许心艾精心灌溉的毒液里日渐“壮大”。
时机,在许心艾看来,终于成熟了。
喜欢爹不疼娘不爱,下乡后我一胎双宝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爹不疼娘不爱,下乡后我一胎双宝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