漼欣琴见杨密有些发愣,便上前介绍:“杨密来了。
这位是北影80级的李承儒老师,这位是88级的蒋文丽老师,这位是你戏里的父亲,84级的王智文老师,最后这位是95级的邢家栋师兄。”
孙祺这时才注意到杨密,朝她眨了眨眼,仿佛在说:这个阵容够厉害吧。
互相寒暄过后,杨密在孙祺旁边坐下,眼神里仍带着惊讶。
孙祺笑着摇头,别说杨密了,他当初得知这个阵容时也大吃一惊。
人到齐后,田状主任率先发言:“感谢各位校友在百忙之中回母校参加这部教学电影,我代表全体师生向大家表示感谢。
至于片酬,可能不如市场价,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田主任太客气了,这是应该的。”几位演员纷纷摆手,态度很谦和。
孙祺心里暗暗佩服,这些演员对母校的感情很深,毫不在意个人得失。
田状主任点头笑道:“好,那我们就不多说了,《送你一朵小红花》剧本围读会现在开始。”
孙祺调整了一下情绪,拿起剧本,用平静的语气说道:“我叫韦一航,今年18岁。
两年前,我得了癌症。
我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像气泡,随时可能破碎。
我对生活失去了兴趣,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只让我感到愧疚。
我变得脆弱、敏感,拒绝所有人的关心……直到遇见了她,马小远。”
李承儒接着说:“我叫韦江,是韦一航的父亲。
得知儿子患病时,我觉得天都塌了。
但我不能倒下,我是这个家的支柱,为了儿子,我必须坚强。”
蒋文丽说:“我是陶慧,一航的妈妈。
自从孩子生病后,为了节省开支,我开始精打细算。
我会偷偷学习,为他准备营养餐,只希望他能好起来。”
杨密随即用俏皮的语气接道:
“我叫马小远,五岁时就确诊癌症。
爸爸一直教我乐观面对生活,所以我每天都开开心心,热情拥抱生活——直到遇见了韦一航这个胆小鬼。”
王智文接着说:“我是老马,小远的父亲。
妻子因病去世,女儿也没能幸免。
面对这一切,我无能为力,只能教会女儿用乐观的心态生活,希望她每天都能快乐。”
邢家栋说:“我是病友群的群主,也是已故癌症患者家属。
我希望小航能坚强,像普通人一样成长。”
孙祺首次参与电影拍摄,感觉与之前在电视剧《神雕侠侣》中的经历大不相同。
服装、道具、摄影器材和拍摄场地都更加精良,对演员的要求也更高。
虽然这是一部电视电影,但导演薛小璐始终以电影的标准来执行拍摄。
一个短短几秒的镜头,往往需要耗费半小时拍摄。
薛小璐不断调整机位、构图和灯光,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作为一位新人导演,她不断探索,尝试不同的角度、画面结构和光影效果,最终找到最能传达剧情的方式,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镜头风格。
剧组的工作人员大多由学生组成,老师在一旁指导。
学生们充满热情,即使反复拍摄也毫无怨言。
对他们而言,这是难得的实践机会,平时在课堂上很难有如此多的时间接触设备,而技能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田状担任监制,鼓励薛小璐大胆尝试,只在具体镜头运用上根据自身经验给予建议。
孙祺一有空就去学习,但时间有限,首要任务仍是演好自己的角色。
《送你一朵小红花》拥有优秀的制作团队、实力派演员和专业设备,目前唯一的问题在于年轻演员的表现,尤其是孙祺和杨密。
杨密的情况稍好一些,她的表演经验比孙祺丰富得多。
加上马小远这个角色性格乐观、洒脱,与杨密本人十分相似,可以说是本色出演,表现得较为自然。
而孙祺虽然有一定天赋,但演艺经验仍显不足——即便算上《神雕侠侣》中的配角,也依然不够。
经验不足,只能靠努力弥补。
他每天最早到片场,反复练习走位,主动与摄影师沟通协调,确保自己的动作与镜头运动完美配合。
每一句台词都经过多次打磨,力求在节奏、力度和情绪表达上精准到位。
同时,他还细致设计符合角色背景和情境的肢体语言和细微动作。
孙祺的努力全剧组都看在眼里,但表演这件事,仅靠努力并不一定足够。
今天上午拍摄的是全片第一场群戏,分为三幕:
第一幕是孙祺饰演的韦一航一家为奶奶庆生,亲友们表面欢笑,唯独他始终格格不入;
第二幕是他离开包厢带弟弟去洗手间,回来时无意中听到亲戚们为了筹钱治病要卖房卖车,他站在走廊,内心深受触动;
第三幕是他看到一向坚强的父亲在亲人面前痛哭,走进房间向全家深深鞠躬。
前两幕拍摄顺利,但第三幕拍了整整十条。
“停,孙祺,步伐再慢一点、沉重一点。”
“停,扯衣角的细节不错,但情绪不能只有不安,还要表现出内疚和自责。”
“咔,这条可以……再来一遍。
加上感恩,把对家人的感激之情也表达出来。”
“咔……这条过了。”
薛小璐对孙祺的要求非常严格,她希望演员能完整而真实地传达情绪。
看似简单的进屋、鞠躬动作,却让孙祺拍得满头大汗,几乎虚脱。
午休时,孙祺正匆匆吃着盒饭——他得赶紧吃完去排练下午的戏。
薛小璐走到他旁边坐下,看他吃饭,没立刻说话。
孙祺赶紧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说:“薛老师,您找我?我吃完了,您说吧。”
薛小璐整理了一下思绪,语气认真地说:
“孙祺,我想和你谈谈你的表演。
目前来看,你在日常戏份中的表现不错,达到了我的要求,这对一个新人演员来说已经很难得了。”
她停顿了一下,语气柔和了些:
“剧本是你写的,你应该比我还了解韦一航这个角色的复杂性。
他不是一味地孤僻叛逆,而是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这种变化是通过与父母的互动,以及和马小远之间的情感冲突,一点一点积累,最终彻底爆发的。”
她担心孙祺有想法,又补充道:
“你也知道,这是我第一部作品,我希望它尽可能完美,追求极致。
所以接下来的表演,我希望你能再突破一层,情绪更丰富、更饱满。”
孙祺明白她的意思,不觉得要求太高,反而意识到自己的演技还有提升空间。
按照剧本设定,他在表演层次上确实还有不足。
接下来他要和李成如、蒋文丽、王智文等经验丰富的演员合作,原本他只求不被压住,但显然,薛老师对他的期待远不止于此——她希望这部电影出色,也希望他能演得更好。
可是,层次感这种东西,写剧本时容易想,真正演起来却不知从何下手。
无奈之下,孙祺只好去找漼欣琴老师,向她倾诉自己的困惑。
漼欣琴听完后,笑着说道:
“孙祺,看来你对自己还是有要求的。
你遇到的问题,很多演员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
你现在演得合格,但薛老师希望你更进一步。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的信念感还不够强,还没有完全融入角色。”
孙祺听后有所领悟。
这几天演戏时,他总觉得自己和韦一航之间好像隔着一层薄纱,虽然很近,却始终有一丝距离。
很多时候,他表现出的只是自己站在韦一航角度的想法,而不是角色本身的想法。
这层隔阂看起来很小,实则影响深远。
“老师,我明白了。
那我该怎么做才能打破这层距离呢?”
孙祺向薛老师请了两天假,找了个剧组的单人休息室把自己关起来,全心投入到角色中。
漼老师告诉他,想在短时间内显着提升演技,目前只有“体验派”这一条路可走。
表演艺术有三大流派:“体验派”、“方法派”和“表现派”。
“方法派”是体验派的一个分支。
“表现派”则是在内心先构建出“角色形象”,注重模仿,并在模仿中把握和设计角色。
演员在生活中会经历各种事情,感受不同的情绪。
要学会把这些记忆保存下来,保留当时的情绪和反应。
这些记忆是演员最珍贵的财富,在需要塑造角色时就可以使用。
对孙祺来说,他经历过两世人生,尝过各种滋味,但从未系统地整理和保存过。
他需要大量时间去总结和学习如何运用,而眼下时间紧迫。
“体验派”的要求是:从自身出发,生活在角色的情境中。
强调“自我”能真正体验,也就是“真听、真看、真感受”。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倡的体验艺术,主张演员在读剧本、熟悉角色的同时,体验角色的内外生活,训练自己有意识地运用、无意识地反应,与角色的精神世界相通,在此基础上重新塑造角色,在角色中感受自我,用自我表达角色。
简单来说,“体验派”最讲究一个“悟”字。
悟到了,就进入角色;悟不到,就始终停留在角色之外。
孙祺正在“悟”。
他远离人群,把自己关在房间内,关闭手机,身边只有剧本和自己写的人物小传。
饭都是剧组师兄放在门口,不到饿得不行,他都不去拿。
具体怎么“悟”,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只能按自己的方式来。
第一天,他反复阅读剧本和人物小传,分析角色。
他了解了韦一航的一生,尝试在脑海中构建这个人物。
第二天,他感受到“韦一航”的存在,他的“韦一航”开始活了。
他经常自言自语地与“韦一航”对话,在精神世界中交流。
第三天,他开始融入“韦一航”,甚至有些像“韦一航”,但还不够。
他的“韦一航”和剧本中的还有差别,性格不同,身体也不同——他是健康的,没有得过脑瘤。
第四天,他开始做减法,把性格中的开朗、热情全部去掉。
他变成了“韦一航”,相信自己就是“韦一航”,有时还会莫名头痛,下意识去摸头上的“刀口”。
第五天,韦一航走出了休息室。
剧组的拍摄安排原本就很紧凑,孙祺只请了两天假,却接连好几天都没出现。
到了第三天,薛小璐开始担心,便去找漼欣琴打听。
“小孙不会出什么事吧?”
“应该不会,我们得相信他。”漼欣琴语气很平静。
她一直对孙祺很有信心。
其实那天她讲的内容已经超出了课程范围,对于一个入学才一个多月的大一学生来说,本应很难理解,更别说去完成。
但她从孙祺的眼神中看到了坚持和决心,她相信这个少年有某种天赋。
第三天、第四天过去了,直到第五天,薛小璐再次找上门。
这次她不是在问进度,而是真的担心孙祺的情况。
漼欣琴心里也开始没底了。
两人商量后决定,无论如何当天下午都要把孙祺从房间里拉出来。
没想到中午的时候,孙祺自己走出了休息室。
刺眼的阳光让他有些不适应,他眯起眼睛抬头看了一眼,随即收回视线,无视周围人的惊讶,独自走到片场角落坐下。
薛小璐看着他——不,此刻的他已经不再是孙祺,而是韦一航。
他歪着头,缩着肩膀,眼神空洞,下巴上长着青茬,整个人无精打采地坐在墙角,专注地抠着指甲,浑身散发着一种“不想被打扰”的气息。
这正是她心中想象的韦一航:孤僻、对生活失去热情、看不到希望的脑癌患者。
漼欣琴走近,轻声说:“他成功了。”
“确实……你们学表演的是不是都讲究不疯魔不成活?”
看到漼欣琴一脸疑惑,薛小璐低声解释:“之前总希望他演得更好,现在真演成了,我反而担心。
这么短时间就入戏,角色又充满负面情绪,我怕他出问题。”
漼欣琴听后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之前确实考虑得不够周全,没想到这个孩子悟性这么高,竟然直接跨过了第二阶段——这不仅仅是进入角色,而是让孙祺和韦一航彻底融为一体。
他剪去了属于孙祺但不符合韦一航的部分。
对于一个经验不足的演员来说,这个阶段非常危险。
虽然拍摄时效果惊艳,但后续影响不容忽视。
如果长期沉浸其中无法抽离,会对演员的心理造成很大伤害。
眼下拍摄迫在眉睫,只能多加留意。
孙祺结束闭关后,剧组立刻安排补拍他的戏份。
看他状态很好,薛小璐导演直接安排他和杨密对戏——那场雨夜中,韦一航借酒向马小远表白的关键戏。
喜欢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