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艺点的话来说,就是:“要有最朴素的梦想,哪怕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孙祺到家后,老孙听说儿子买了新车,还是奥迪A6,脸上不动声色,装作毫不在意。
晚饭后,他忽然说要下楼走走。
“这么冷的天,你出去干嘛?”张晴皱着眉头问。
“哎呀,吃太饱了,走走助消化。”他说着,穿上大衣就走了。
孙祺没多想,觉得吃多了走走也挺好。
不一会儿,妈妈从厨房出来,端着一盘洗好的水果。
“啧,还散步呢,我总觉得他今天怪怪的。
刚才在阳台看见你爸下楼直奔你的新车,像偷东西似的,围着车转来转去。”
孙祺刚把一瓣橘子放进嘴里,差点被呛到。
说自家老爸像贼,这话还真新鲜。
他勉强咽下橘子,对妈妈说:“等过段时间我也给爸买一辆吧,反正我现在能赚钱了。”
张晴也拿起一瓣橘子,凑近压低声音说:“我知道你赚到了,但你爸不敢开。
自从你上初一那年他借你张叔的车出了事故,就再也没碰过方向盘。”
这确实没办法,孙祺无奈地笑了笑。
临睡觉前,孙祺刚躺下,突然想起有件事忘了做。
他看了下手机,发现忘了通知刘一非关于电影频道宣传的事。
“在吗?睡了吗?”孙祺发了条消息。
很快收到回复:“还没呢^_^”
看到这个表情符号,孙祺有点惊讶。
他继续打字:“刚谈好一个宣传活动,安排在《那些年》上映后,是电影频道的光影星播客,记得留时间。”
“知道啦”
看到这个表情,孙祺忍不住笑了出来,仿佛正和刘一非聊天。
“这么高兴?在干嘛?”
“上网看评论”
“什么评论?第一版预告片的吗?大家怎么说?”
“你自己去看嘛”
这个表情是害羞吗?刘一非此刻坐在电脑前,浏览着自己的贴吧。
贴吧里对《那些年》首支预告片几乎全是好评,几乎找不到负面评价,让她有些不好意思。
一个叫婉彤的网友发的帖子回复最多:“今天冒着被领导发现的风险在公司看了神仙姐姐的《那些年》预告,真的太美了,就像学生时代的校花。
最后穿婚纱的镜头,连我这个女生都心动不已,真想娶她!”
下面有人回复,并配了一张刘一非扎着马尾看书的截图:“神仙姐姐快到碗里来!”
这些显然是忠实粉丝。
不过刘一非觉得他们挺可爱的,一边看一边不自觉地笑。
也有理性粉丝给出了比较中肯的评价。
“预告片感觉不错,没有落入俗套的情节,细节也很有我们那个年代的味道,我觉得这是部很用心的作品,上映时一定要去影院支持。”
“楼上说得对,一起去看吧。”
刘一非刚刚看完预告片。
自从《那些年》拍摄结束,她便全身心投入到新专辑的宣传中,除了和孙祺一起录歌那次,她几乎没有参与后期制作,所以自己还没看过电影的完整版本。
仅仅三分钟的预告片,就让她觉得电影里的那个人就是真实的自己,画面中的每一帧都如此美好。
此刻,她对整部电影的期待愈发强烈。
一周时间很快过去。
无论是“神仙姐姐”刘一非,还是孙祺第二张专辑中的《夜空中最亮的星》,都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和广泛传播。
这些热度最终都集中到了即将上映的电影《那些年》上。
随着话题不断升温,网络上的讨论也愈加热烈,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持续上升。
就在这个时候,孙祺发布了第二版,也是最后一版预告片。
这次的主题不再只关注刘一非,而是围绕整部电影的核心——青春的回忆。
视频开头是一面镜子,接着穿着西装的孙祺出现在镜前。
画面中缓缓浮现一行字:
“如果青春可以重来,我会好好珍惜。”
随后音乐响起: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记忆中你青涩的脸,
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一天……”
孙祺清澈而温柔的声音,瞬间让人回到过去的时光。
歌词中提到的“桌垫下的老照片”、“教室座位前后”、“黑板上的排列组合”……一一在画面中呈现:孙祺与刘一非一起努力学习,一群朋友在海边玩耍,两人在雨中争吵。
最后画面定格在穿着婚纱的刘一非和身穿西装的孙祺温柔对视的那一刻。
接着画面变暗,但并未结束,又浮现出几行文字:
“如果青春可以重来,我会好好珍惜。
如果曾经的那个好女孩没有离开,我会好好对待她。
如果兄弟再让我帮忙递情书,我会给他一拳。
如果还是那样的夜晚,我会说出‘喜欢你’这三个字。
如果你说,现在就可以告诉我答案,我一定会说:好,我要听。”
伴随着孙祺的歌声:
“那天晚上满天星星,
平行时空下的约定,
再一次相遇我会紧紧抱着你,
紧紧抱着你。”
视频至此结束。
贺岁档是龙啯电影市场最热门的档期之一,通常从每年11月底开始,持续到次年3月初,大约有十天时间。
业内普遍认为,贺岁档从11月20日左右开始,直到春节假期结束,各类影片都会在这个时间段集中上映。
在2009年以前,贺岁档一般是从12月下旬到1月上旬。
后来由于大片纷纷定档,档期不断提前,最早可到11月初,并延长至次年的2月底或3月初,涵盖了圣诞、元旦、春节、元宵和情人节等多个节日。
2006年时,人们在忙碌一年后,去影院看电影还是一种时尚。
因此,贺岁档被视为国内最成熟、竞争最激烈、票房潜力最大、观众消费力最强的电影档期,众多大片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上映。
《那些年》也是其中之一。
截至11月,某网站对今年贺岁档电影进行了观众期待度调查。
排名第一的是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第二名是梁朝伟与金城武主演的《伤城》,第三名是青春题材电影《舞出我人生》。
而《那些年》则排在十名之外。
但随着宣传推进,加上《士兵突击》持续热播,孙祺逐渐被更多观众所熟悉,再加上原本就人气极高的“神仙姐姐”刘亦非,观众对《那些年》的期待值开始上升。
不过,真正决定购票观影的人数并不算多。
一方面,孙祺和刘亦非的粉丝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主要是大学生甚至高中生,消费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当时电视剧演员与电影演员之间仍存在明显界限。
然而,《那些年》发布的两支预告片,让这道界限开始松动。
网友对这两支预告片解读出截然不同的主题,不少人开始猜测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
真正让《那些年》迅速走红的,是预告片中搭配的歌曲。
仅一个月时间,到12月初,影片的期待度已跃居第二。
其中,刘亦非演唱的《小幸运》配合首支预告片,以女主角视角展开,打动了无数观众。
许多男性粉丝仿佛从中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初恋——那个藏在心底,或许直到毕业,也未曾鼓起勇气说一句“我喜欢你”的女孩。
女粉丝们则仿佛重温了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
《小幸运》最动人之处并非“与你相遇,好幸运”,而是“是谁风里雨里默默守护在原地”——它诉说着每个人年少时付出的真心与收获的守护。
另一首由孙祺演唱的《那些年》,配合第二支预告片中的校园画面,聚焦于对青春的回忆。
这首歌的受众更广,不仅吸引年轻人,也吸引了刚成家立业的青年人。
每个人都对歌曲中那份美好而略带遗憾的情感产生共鸣。
谁的青春没有遗憾呢?
《那些年》就这样慢慢传播开来。
时间悄然流逝。
随着上映日期临近,电影《那些年》的热度不降反升,许多媒体也开始主动参与推广。
越来越多关于这部电影的消息被曝光:
影片投资不高,总成本不到四百万,属于典型的小成本制作;
主创团队全部来自京城电影学院的师生,是学院派专业人员精心打造的作品;
剧本和配乐均由孙祺一人完成。
大家认为,这是近年来少见的聚焦青春与初恋主题的电影,预计会带来全新的体验。
外界的讨论也引起了业内专家的关注,包括曾任中影集团副总经理的韩三屏。
今年的贺岁档气氛冷清——没有冯小刚,也没有成龙,只有张艺谋独自撑场。
中影倾力打造、投资超过三千万元的主旋律电影《云水谣》表现不佳,首周票房仅六百万左右。
虽然口碑尚可,但预计最终票房难以突破四千万,院线难以回本,也无法匹配中影给予的近50%排片支持。
经过紧急内部商议,中影在《那些年》上映前一天决定大幅增加排片量,从原本的15%提升至30%,并加快制作拷贝。
幸好《那些年》是数字电影,否则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期待已久的12月4日终于到来。
京城星际影城举行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首映礼。
下午五点半,孙祺开车接杨密来到影城。
“快点,快点。”
孙祺关上车门,脸上满是无奈。
“姐,今天明明是我的首映礼,你怎么比我还着急?”
杨密低头看着后视镜,认真整理自己的妆容。
“我这是替你紧张。
首映礼这么重要的场合,你怎么一点都不激动?”
她的神情,倒像是自己要上台一样。
从早上开始,杨密就不断打电话催促孙祺来接她,非要他一起出席。
到了下午,电话更是频繁,每隔一小时就要提醒一次。
原本晚上七点才开始的首映礼,硬是被她提前了一个半小时到场。
如果是走红毯的场合,倒也说得过去。
确实应该早些到场准备。
但《那些年》的首映礼并没有设置红毯,现场也没有真正的明星大腕。
不过是一群影迷在影院里聊聊天,何必来得这么早。
孙祺心里感叹,这位小祖宗他是真拿她没办法。
原本他今天并不打算接杨密。
他本来想接父母张晴和孙建国一起来参加——人生第一次首映礼,自然要和最亲近的人分享。
但张晴一点面子都不给,坚持要和丈夫单独去,说想借这个机会让不懂浪漫的丈夫补上一次二人世界。
孙祺只能答应了杨密。
两人乘电梯上楼,走进影院提前准备的休息室。
首映仪式定在晚上七点,开场是主创团队的介绍,半小时后影片正式放映。
影片结束后还安排了观众互动环节,活动才正式结束。
孙祺一进门,以为他们来得最早,没想到刘小丽已经带着刘一非和另外两个年轻女孩在屋里等了。
其中姚倍娜他之前在大学生音乐节见过,另一个女孩看起来眼熟,应该是个演员,只是孙祺一时想不起名字。
“非非!”
“蜜蜜!”
还没等孙祺反应过来,杨密就推开他,兴奋地扑向刘一非。
她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亲密?他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不过是在《神雕侠侣》剧组打过交道,都过去大半年了,怎么还这么亲近?
唉,女人之间的友谊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非非,预告片我看了,你真美,让人羡慕。”
“你也不错呀,这么久没见,感觉你越来越漂亮了。”
这对话听着像是互相捧场。
“娜姐。”
“来了?祝票房大卖。”
“托您的福。”
孙祺上前和大家打招呼。
“这是舒唱,我最好的朋友。”刘一非转头对孙祺介绍,“唱唱,这是孙祺。”
年轻女孩优雅地站起身,笑着露出俏皮的表情。
“不用你介绍,我认识他,大歌星,你好。”
“哎呀,不敢当,你好。”
听到刘一非的介绍,孙祺立刻想起来,没错,这就是舒唱。
她的长相确实出众,特别是那纤细的腰身,肌肤白得几乎能与神仙姐姐媲美。
舒唱也是童星出身,比杨密更早成名,演过不少热门影视剧。
可惜后来一直不温不火,可能是因为年少成名,经历太多,对名利看得淡了。
孙祺简单看了她几眼,便收回目光,第一次见面总不好一直盯着看。
接下来的时间仿佛与孙祺无关,刘一非、杨密等人围在一起聊个不停。
孙祺环顾四周,发现只有刘阿姨一个人。
这样似乎不太合适?
“今晚请了哪些人?”
没想到刘小丽先和孙祺聊了起来。
今晚首映,孙祺邀请了自己认识的所有朋友:杨帆、康宏磊导演、张毅、邢家栋师兄,还有陈述和刘师师。
他也邀请了王保强,但对方因为《集结号》还在拍摄,只能遗憾缺席。
不过孙祺知道,刘小丽真正关心的并不是这些人。
她更在意的是有没有领导或者大腕级别的嘉宾。
“刘阿姨,具体名单我不太清楚。
听老师说田壮主任、王劲松主任、薛老师还有俞非鸿师姐应该会来,至于他们有没有邀请其他人,我就不太清楚了。”
“对了,田主任说学校那边好像邀请了中影集团的领导,但能不能来还不确定。”
听到“中影”两个字,刘小丽明显眼睛一亮。
果然如孙祺所料,刘阿姨在意的正是这些大人物。
喜欢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