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村里面的人也比较喜欢上她家来换东西。
这个价格也还可以接受,赵园园交了五毛定金,加上换鸡蛋的钱和一根竹制扁担的钱,一共给了她一块五。
本来她之前是不想用扁担的。
但是她看着周兰和村里面的人挑水一次两桶,一下就挑够了就心动了。
虽然她觉得自己挑不了那么多。
但是同为知青,周兰都可以,她相信自己也可以。
而且提水是真的不轻松,还走得慢。
换完东西回到知青点后,放下东西。
然后拿了一个今早摘的番茄,把番茄籽挤到一张叶子上,然后把去籽的壳塞嘴里吃了,就拿着刀和番茄籽向自留地走去。
到了自留地,才发现安漫漫和林莱娣正在自留地边一脸不虞的看着对方。
她也不想管这些事。
径直走到自己的自留地去把番茄籽用刀刨坑种下。
然后又除了一下草。
不得不说,周兰她们挺勤快的。
房屋周边和她自留地这里,她们都砍木条围着的。
她们所有人的自留地拼在一起就像一个大菜园。
而另一边,安漫漫对着林莱娣道,“你要么马上把你种的菜拔走,我马上要种,要么我直接去摘了吃。”
本来安漫漫上工累了都没想到自留地的。
结果林莱娣找上她说可以换菜给她。
可以用钱票,肥皂或者吃的换。
但凡换一个人,安漫漫就高高兴兴的换了。
但是面对林莱娣,想到自己曾经傻傻的给她的吃的喝的还有钱票,甚至借了她两件衣服,当初想着她下乡可怜都没问她要回来。
结果她这么对自己。
安漫漫真的有点后悔了,早知道就不该听她的花言巧语来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要是当初听父母的安排最次也是去乡下的爷爷奶奶家过渡一段时间。
虽然现在的这里也还不错,但是人生地不熟的什么都没有不说,不仅要自己干所有的活,又累又热,还要面对恶心的人。
见她这个态度,林莱娣继续打商量,“那你给我五块钱,我种的这些菜都留给你了。”
林莱娣在她的自留地里种了番茄,豆角,红苋菜,还有南瓜。
她不想现在腾地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都才挂果,她摘了也没用。
而且这些东西虽然看着挺多,但在这农产品不值得的乡下,她每次背一大背篓去才能卖几毛钱。
而且这种季节性的东西,每次最多只能卖两三次。
她就想讹安漫漫一把。
所以她才狮子大开口要五块钱。
这又是把安漫漫当冤大头坑呢。
有这钱安漫漫和周兰,吴春芳等人,每天买一点,这一季都吃不完。
看着她贪婪的嘴脸,彻底惹怒了安漫漫。
“你这么喜欢算账,那我们来算一下我们之间的账。”
“你之前骗我吃的喝的不算,你之前下乡的时候,我给了你十块钱,还有你借走我两件衣服,一件衣服算三块,就六块钱。”
“我之后给你寄吃的我这里也有邮寄的单子,算五块。”
“你一共欠我21块钱,是很多正式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还钱。”
安漫漫算完就伸手向她讨要。
听着她的话,林莱娣震惊的瞪大了双眼,“那是你自己给我的。”
安漫漫无所谓道,“不论是借或给,我都是给朋友的,你觉得你现在配吗?”
听着她无情的话,林莱娣终于意识到安漫漫变了,不是从前那个一两句话就能忽悠,占便宜的傻大姐了。
嗫嚅道,“我没有这么多钱。”
说完还可怜巴巴的看着她,企图唤起她惜日的情分不找自己要钱。
但是经历了这些事,已经成长了许多的安漫漫根本不会再被她蒙骗,冷酷道,“你没钱没关系,你父母有钱,我不介意写信回去让我爸妈去问你爸妈要,到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你讨钱下乡可就不怪我了。”
安漫漫的父亲是纺织厂的领导,母亲是百货商店售货员,而林莱娣的父亲只是纺织厂普通工人,母亲是纺织厂食堂打杂的临时工。
又重男轻女,所以她才嫉妒安漫漫,骗钱骗吃的。
这会见她也才乡了,心里才平衡了一点,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她的真面目。
害怕安漫漫真的写信回去让人去问自己父母要钱,林莱娣和安漫漫协商着,她不要安漫漫自留地里的菜了,拿来抵欠的钱。
她是真的怕安漫漫写信回去问她父母要钱。
因为她父母无能又在乎面子,如果还因为她被领导找茬了,他们说不定会写信来骂自己,更重要的是,她虽然下乡了,也知道自己的父母靠不上。
但是每一个下乡的知青都在盼望着回城那天。
他们都见过城市的繁华轻松,怎甘在乡下清贫劳累一辈子。
所以林莱娣怕到时候回去会被父母打骂。
远的不说,有时知青探亲她也是想攒钱买火车票回去的。
没准还能趁机在城里找个对象留在城里,所以不想被坏了名声。
安漫漫最后在她的哀求下接受了这个提议。
虽然这些菜的价值可能没到林莱娣从她这里骗走的东西的价值的十分之一,但是她也只是想要让林莱娣长个教训,不要以为自己一直很好骗。
以后别来烦自己,没想把她逼上绝路。
一是因为她知道林莱娣没这么多钱。
林莱娣当初下乡的时候,就是因为她父母只给她十块的下乡补贴。
所以安漫漫才会觉得林莱娣可怜,给了她十块钱。
二是因为刚才也只是在吓唬林莱娣的,她根本没打算写信让父母去林家闹,最多只告诉他们,自己和林莱娣闹掰了,不用担心自己被林莱娣哄骗了。
之前那些东西,是她自己傻,被林莱娣哄着给她的,强要压根没什么道理不说,也不想因为这么点小钱,让父母一辈子积攒的好名声毁于一旦。
这个时代,名声可是很重要的。
左邻右舍的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一有点不好的事,可以帮你记个几十年。
而且这个年代,各种婚丧嫁娶,升职分房发福利什么的,都和名声挂钩。
没必要因为不值得的人或事坏了名声,因小失大。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