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让人不知道怎么说。
周兰点点头同,“嗯,这是木地瓜,可以吃,这个藤蔓也可以用半捆柴火这些。”
听到她这么说,安漫漫心里激动,当下一次又遇到一丛红色的,弯弯曲曲到处蔓延藤上结满了红色果子的地瓜藤的时候。
像是一只进了桃园的泼猴,左手一个,右手一个摘得起劲。
摘完就往农村可以背万物的背篓里扔。
等摘得差不多的时候,才拿了一个咬了一口。
嚼嚼。
然后失望道,“周知青,怎么没什么味道?”
周兰笑着道,“都是差不多的,只有偶尔几个红到软烂的有点甜味。”
“其他的,味道也就这样。”
“但是太红的里面还有虫。”
“在这乡下,只要不难吃,没有毒,都是受欢迎的好果子,人们馋了的时候用来打寒杂刚刚好。”
赵园园听到她的的对话。
也用藤蔓上捻了一个,擦干净放进嘴里。
她拿的是一个红色的,但是没软的果子。
吃起来的味道有点像绿色的土党参,能吃,没有什么怪味当然也没有什么好味道,总之,她觉得这是一种比较无聊的果子。
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来形容就非常贴切。
没有让她有想再吃下去的欲望。
她也就没和她们抢。
毕竟她空间里各种美味的水果零食不少,没必要和她们争这点吃的。
尝过味道后,不喜欢,便集中精力干活。
茅草地比较集中,不一会儿便割了不少。
尤其是像周兰这种老手。
直接把一大丛茅草拢在一起,一割一大堆。
割好后,又用几根茅草接成草绳。
就着根部的地方,捆成一小捆捆的扔在一边。
比赵园园这种几根几根一把,慢慢割的,快了不止一点。
看着她的样子。
学习能力比较强的赵园园也慢慢学着像周兰那样割。
不一会儿也割够了。
安漫漫和杨小草才只割了杨家树说的一半。
赵园园学着周兰的样子。
准备扯一根粗壮的地方藤来捆茅草。
但是有点难扯,这地方藤蔓像红薯一样,侧根紧紧的扎在土里。
想扯它,要用砍柴刀,一点一点的把侧根给割掉,然后才能扯出来。
割完,就把绳子放地上然后把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的茅草放上去,捆紧。
然后就坐在一边累了不想动了。
而周兰竟然还有精力去捡野鸡蛋,赵园园也是佩服。
她现在实在是累了,放了颗糖在嘴里含着,神情放空的看着远方。
一阵微风吹来,这一刻,她体会到了自由和凉爽。
很好。
呃,就是有点困。
如果,这个时候有一张床,躺上去睡一觉应该挺爽的。
可惜,理想终归只是理想,她等下还有一堆事。
哎,人生在世,终究是闲不了半点。
突然她眸光一转,看到安漫漫在笨手笨脚的接茅草。
问道,“安知青,你怎么费劲去接那茅草啊,直接用那大野地瓜藤捆茅草不好吗?”
安漫漫摇了摇头,“不,它能结果,结的果还能吃,我不能伤害它。”
赵园园看着不远处那成片的地瓜藤有点沉默。
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坚持,她也不再说什么。
就像前世,有的人因为爱,满世界追星,她只是为爱不忍心伤害会结果的藤蔓而已。
等安漫漫她们弄好的时候,周兰她们每个人都找了不少野鸡蛋,只不过临时起意,没有带手套,手上被茅草锋利的边划了不少口子。
看着那些纵横在手上的细密伤口有些可怖 。
看得赵园园都觉得疼。
开口问道,“这么多伤口疼吗?”
周兰笑笑道,“疼倒是不怎么疼,就是有点痒,没事的,等会回去涂点药就可以了。”
有的时候,人为了一口吃的,也是可以受一点伤的。
回到知青点,她们把茅草放在一个空房间里,不然日晒雨淋的,恐怕到时候还没来得及盖房子,茅草就烂了。
她们就这样,今天下工割茅草,明天下工砍木条的,时不时又要找一点柴火,总之,下工后的生活也被这些琐碎的事给填满了。
每天都忙忙碌碌的,生活无大事。
但是小事却不少。
比如,她们第一次去砍木条。
看着那些小木条,安漫漫想到她们每个人要砍一百条,信誓旦旦道,“感觉我两回就可以砍完。”
然后她就吭哧吭哧的砍了一根,剔完小枝椪后,她发现单根拿在手上都好重。
刚才才立的誓言,这会儿就被打脸了。
最后她只捆了五条,毕竟这木条虽然不大,但是长,足足有三四米,还是生的,这重量可以想象。
赵园园也只捆了五条。
周兰等几个已经干习惯了农活的老知青每人背了七条。
而且赵园园几个新知青没经验,还像背柴火那样横着背。
直到遇到路边有树木或者有玉米地的,她们挨整个人偏着走就老实了。
偏着走路不好看路不说,还经常差点摔倒。
沮丧的回头一看。
发现跟在她们身后不远处的几个老知青,都是把木条的根的那头斜放在肩上,整个一半搭在肩膀上,一半压在背篓上的感觉看着老知青她们平稳的走路的样子。
赵园园也找了个机会,把木条弄成和老知青一样背的姿势。
傍晚,整个小山村炊烟袅袅的同时,路上也多了许多乘晚霞而归的人。
这个点才回来的人,除了想在外面躲懒的人,其他的大多没空着手。
背篓里或是装满了野菜,或是背着茅草或者是蕨菜长大后变成的草,更多的是背着一大捆柴火。
守着大山不缺柴火,但是家里总缺点柴火,所以村里的人也是,经常下工都习惯性夹带一些柴火。
有熟识的婶子看着赵园园她们背的木条,问道,“小知青,你们背这个木条做什么啊?”
赵园园见是自己认识的婶子,回答道,“我们想盖个煮饭的地方,现在煮饭的地方不避雨,一下雨我们连口热水都烧不得喝。”
“上次淋雨后,就因为没有热水驱寒,我们大部分人都生病了耽误干活。”
赵园园这话说得很有技巧,两句话,把她们对厨房的急需性都给说出来了。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