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村的王大壮,人如其名,长得那叫一个壮实,扛起两袋谷子还能小跑,就是这脑子吧,跟他的名字不太匹配——在读书这件事上,纯粹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他爹王老栓为这事愁得呀,白头发都比田里的稻穗还密了。
这日,王老栓叉着腰在院里训话:“大壮啊大壮!你说你,隔壁李秀才家那小子,都能之乎者也了,你还分不清《三字经》跟《百家姓》!刘媒婆给你说了三回亲,人家姑娘一听是你,头摇得比拨浪鼓还快!你这可咋整?”
王大壮耷拉着脑袋,瓮声瓮气:“爹,我不是那块料嘛,我看见书本就头疼,还不如去地里多刨几个坑实在。”
“刨坑?你就知道刨坑!咱老王家祖上八代,就指望你出个文化人光宗耀祖呢!”王老栓气得胡子直翘。
正愁云惨雾间,村里消息最灵通的赵四叔颠儿颠儿地跑进来,神秘兮兮地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告示:“老栓!大壮!喜讯!天大的喜讯!‘全村最废柴速成班’开班啦!专收咱大壮这样……呃……心思不在书本上的青年才俊,包教包会,保证结业后成为全村公认、如假包换的‘扶不起的阿斗’!”
王大壮一听,小眼睛瞬间亮了:“还有这种班?专学怎么当废物?这个我在行啊!”
王老栓将信将疑:“靠谱吗?”
“绝对靠谱!”赵四叔一拍大腿,“先生是村西头的老童生,考了八回乡试都没中,如今看破红尘,专门研究如何科学地、系统地……摆烂!学费不贵,只要二两银子!”
王大壮心花怒放,觉得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救命稻草。只要顺利拿到“废柴认证”,看谁还敢逼他读书考功名?刘媒婆还好意思上门?他当即拍板:“爹,这班我上了!这次我一定给您学出个名堂来!”
王老栓琢磨着,死马当活马医吧,万一……万一这反向操作真有点用呢?便咬着牙掏了银子。
这“全村最废柴速成班”果然名不虚传。先生姓胡,人称胡老倌,瘦得像根竹竿,讲课有气无力。教学内容更是别开生面:如何在上课时睁着眼睛睡觉流口水且不被发现;如何写出一手狗爬都嫌丑的字;如何精准地在考试中答错每一道题;以及如何面对长辈责问时,做出最标准、最无辜、最让人火大的“呆滞茫然”表情。
王大壮在这里如鱼得水,感觉找到了人生的真谛。他学得比谁都认真,笔记做得密密麻麻——《论鼾声的轻重缓急与课堂隐蔽性的关系》、《错误答案的千百种写法》、《眼神放空技巧详解》……结业考试前,他摩拳擦掌,势要拿下“废柴状元”的桂冠。
结业考试这天,场面还挺正式。本来主考官应该是胡老倌,谁知临考前,村长陪着一位面色严肃、眼神锐利的老头走了进来。胡老倌赶紧点头哈腰:“哎哟,张老您怎么亲自来了?快请上座!”
这位张老,是村里唯一的退休老举人,也是村长那位同样脾气火爆的老岳父的死对头。两人年轻时为了争一个秀才名额就结下了梁子,斗了大半辈子。张老今日闲来无事,听说有这么个“奇葩”班级,特意过来“见识”一下,顺便看看能不能挑出点毛病,打击一下亲家公那边的“歪风邪气”。
王大壮心里咯噔一下,但转念一想,管他谁监考,我自岿然不动,将“废柴”进行到底!他拿到试卷,定睛一看,题目倒也不难:“简述《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之意。”
这题王大壮会啊!胡老倌教过,标准错误答案模板是:胡扯八道,越离谱越好。他毫不犹豫,提笔就写:“学而时习之,就是说,学了东西,要时常复习,复习累了就睡觉,睡醒了就去玩,玩饿了就吃饭,如此循环,方为人生乐事。故,不亦说乎?意思就是,这难道不就是在说吃喝玩乐吗?简直太快乐了!”
写完,他得意地看了看自己的“杰作”,觉得这水平,稳了!
试卷收上去,胡老倌本想直接打个大红叉,然后宣布王大壮以优异成绩结业。谁知张老一把将试卷夺了过去,扶了扶老花镜,仔细端详起来。
看着看着,张老的眉头紧紧锁住,脸色越来越沉。胡老倌心里打鼓,生怕这老举人发飙。村长也捏了把汗。
突然,张老猛地一拍桌子!“妙啊!妙极了!”
这一声,把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
只见张老激动得胡子直抖,指着王大壮的试卷,声音发颤:“尔等凡夫俗子,岂能看懂此文深意?!看这‘学了就玩,玩了就吃’!此乃暗合天道自然,返璞归真之大境界!分明是讽刺当下学子只知死记硬背,不懂学以致用,融于生活!还有这‘不亦说乎’之解,实乃对僵化学问之辛辣批判!字迹虽潦草,却有一股不拘一格、狂放不羁的灵气!此子大才!乃被世俗埋没之奇才也!”
胡老倌懵了,村长傻了,底下其他学员更是目瞪口呆。
张老越说越激动,直接站起身,高举王大壮的试卷,声若洪钟:“本次速成班结业考试,王大壮同学,褎然举首,当为优秀学员之首!其见识卓绝,远超同侪!理当代表我王家村,参加下月的县试!”
啥?!王大壮差点从椅子上出溜下去。他张大了嘴,想解释:“不是,张老,我那个是乱写……”
“看看!看看!”张老更加感动,“不矜不伐,虚怀若谷!被老夫识破才华,竟还想谦逊掩饰!此等品质,更为难得!此事就这么定了!村长,你立刻去给王大壮报名!”
村长瞅瞅自己岳父的死对头,又瞅瞅一脸“我不是我没有你别胡说”的王大壮,只能苦着脸应承下来。
消息传回王家,王老栓喜极而泣,抱着儿子老泪纵横:“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儿是大器晚成!祖宗显灵啊!”王大壮欲哭无泪,感觉这世界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县试那天,王大壮抱着“赶紧考完赶紧回家种地”的心态,进了考场。题目是“论仁政”。他心一横,继续发挥“废柴”本色,写道:“仁政就是让老百姓想干啥就干啥,官府别老管着。比如我爹管我读书,我就不快乐,这就是不仁。所以,不管,就是最大的仁。”
考官是县太爷,平日里被各种陈词滥调、歌功颂德的八股文搞得昏昏欲睡,猛地看到王大壮这通“歪理邪说”,先是愕然,随即拍案叫绝:“好一个‘不管之仁’!虽言语粗鄙,却暗合黄老无为之治的精髓!角度刁钻,发人深省!取中了!”
王大壮,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了县试,成了秀才。
接着是府试。题目更难了,是什么“策论边防”。王大壮心想,这下总该原形毕露了吧?他大笔一挥:“边防有啥好防的?把边境线都种上好吃的果树,两边百姓都来摘果子吃,吃人嘴短,还好意思打架吗?这就叫‘以果化干戈’。”
府台大人阅卷时,正为边境摩擦头疼,看到此文,先是气得发笑,细一想,竟觉得这荒诞不经中,似乎有那么一丁点……和平主义的浪漫幻想?再一看作者是那个被张老举人极力推崇的“奇才”,便大笔一挥:“虽为戏言,然童心未泯,赤子之心可嘉。取中!”
王大壮,又混了个举人回来。
这下王家村可炸了锅了。王老栓走路都带风,见人就发喜糖。王大壮却快疯了,他只想当个安静的废物,怎么就越走越远了呢?
终于,到了殿试。金銮殿上,庄严肃穆。皇帝陛下高坐龙椅,看着底下黑压压的考生,也有些审美疲劳。当他翻到王大壮的试卷时,愣住了。
殿试题目是“何以治国平天下”。王大壮破罐子破摔,使出了毕生所学,写道:“治国就像养猪,别老折腾,让猪自己长膘就行。平天下就像分猪肉,分得公平,大家就不吵了。当皇帝嘛,最主要就是开心,没事别老想着搞大事,大家都能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满朝文武倒吸一口冷气,心说这狂徒完了,竟敢将陛下与猪倌相提并论,等着掉脑袋吧!
谁知,龙椅上的皇帝看着试卷,肩膀开始微微抖动,接着是压抑的低笑,最后竟忍不住噗嗤一声,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飙出来了。
“妙!妙啊!”皇帝笑得直拍龙案,“好一个‘养猪治国论’!话糙理不糙!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朕每日被这些之乎者也、长篇大论搞得头昏脑涨,此子一言,犹如清风拂面!看似荒诞,细思之下,竟暗合‘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深意!真是个妙人!有趣!有趣得很!”
皇帝一高兴,再看王大壮,虽然紧张得同手同脚,但体格健壮,面相憨厚,在一群瘦弱书生中显得格外“出众”,龙心大悦:“此子不仅文思‘奇诡’,体魄亦如此健硕,实乃文武……呃,文质兼备之怪才!探花!就点他为探花郎!”
于是,在一片诡异而又合理的氛围中,一心只想当废柴的王大壮,披红挂彩,骑着高头大马,在王大壮本人依旧懵逼、王老栓狂喜、全村人敬畏、以及无数落榜学子愤懑不解的目光中,游街示众。
他被授予了一个闲散官职,工作清闲,俸禄丰厚。王府门槛很快被各路媒婆踏破,最终他娶了一位真正欣赏他……呃,或许只是欣赏他探花名头和稳定收入的贤惠女子。
洞房花烛夜,王大壮看着满屋子的贺礼和红烛,依然觉得像在做梦。他挠了挠头,喃喃自语:“我这……算不算是,把‘废柴’这门学问,做到了极致,乃至……褎然举首了?”
他叹了口气,又嘿嘿笑了起来。好像……这样也不错?
至少,再也没人逼他读那些头疼的书了。至于这探花郎的帽子能戴多久,王大壮决定,继续沿用他的“废柴大法”——不管,就是最大的仁!
喜欢成语大搞笑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成语大搞笑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