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淳于曼的士人,此人口才了得,却有个毛病——三杯酒下肚,说话便如脱缰野马,从天文地理能扯到蚂蚁上树。
这日,齐王在宫中大宴群臣,淳于曼也在受邀之列。酒过三巡,齐王忽然叹气道:“诸位爱卿,寡人昨夜得一怪梦,梦见一只会说话的狐狸,对寡人说了四句谶语。可惜醒来只记得三句:‘月圆则缺,器满则倾,言多必失’。这第四句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群臣面面相觑,无人能解。
淳于曼此刻已喝了七分醉,闻言摇摇晃晃起身,举着酒卮(古代酒杯)道:“大王,这第四句嘛,分明是‘酒干则添’啊!”
满堂哄笑。齐王也忍俊不禁:“淳于爱卿,你这分明是酒话!”
淳于曼却不慌不忙,将手中酒卮斟满:“大王容禀。月圆则缺,是天道循环;器满则倾,是物理常情;言多必失,是人间至理。可若酒干不添,岂不是辜负了这良辰美景?故而酒干则添,方是人生真谛啊!”
他这一番歪解,竟说得齐王连连点头:“妙!虽是无心之语,却暗合情理。赏金十镒!”
谁知第二天酒醒后,淳于曼把受赏之事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自己在宴会上胡言乱语。想到可能触怒君王,他吓得称病不敢上朝。
齐王等了他三日不见人影,心生疑惑,派内侍前去探视。内侍回报:“淳于大人面色红润,中气十足,不像有病。”
齐王不悦:“莫非他嫌赏赐太少?”
这时,丞相晏婴笑道:“大王,臣听闻淳于曼酒后善忘。那日他醉眼朦胧,怕是连自己说过什么、得过何赏都记不清了。不如臣去试探一番?”
齐王准奏。
晏婴来到淳于府上,见淳于曼果然在庭院中舞剑健身,毫无病态。
“淳于大人,别来无恙?”晏婴笑道,“那日宫宴,你一番高论,深得大王赞赏啊!”
淳于曼脸色顿变:“丞相莫要取笑,在下那日定是胡言乱语,正要向大王请罪。”
晏婴眼珠一转:“你可知自己说了什么?”
“这...实在记不清了。”淳于曼汗如雨下。
晏童心大起,信口开河:“你当时说,北方有只三足金蟾,每日吐金三钱;南方有棵摇钱树,每摇必落铜钱;西方有只能下金蛋的鹅,东方有座金山。你还向大王保证,三月之内,必为大王寻得这四样宝物。”
淳于曼听得目瞪口呆:“我、我真这么说?”
“千真万确!”晏婴一脸严肃,“大王已拨付千金,命你即日启程。若三月后空手而归,便是欺君之罪。”
淳于曼双腿一软,瘫坐在地。
回家后,淳于曼越想越不对劲,可君命难违,只得收拾行装准备远行。临行前,他在院中设酒告别亲友,不知不觉又喝得大醉。
酒酣耳热之际,他举着酒卮对老仆抱怨:“这世间哪有什么三足金蟾、摇钱树?丞相分明是在戏弄我!”
老仆也喝了酒,大着舌头说:“老爷,既然没有,何不造一个?”
这句醉话如闪电般划过淳于曼的心头。他猛地放下酒卮,大笑道:“妙啊!既然真宝难寻,何不造些‘似宝非宝’之物?”
他当即改变计划,不再远行,而是闭门造“宝”。
三月期限将至,淳于曼带着四口大箱进宫复命。
齐王和众臣早从晏婴处得知原委,都想看淳于曼如何收场。
“爱卿寻得四宝了?”齐王强忍笑意问道。
淳于曼打开第一口箱子:“此乃三足金蟾!”
众人伸颈观看,只见那“金蟾”乃青铜所铸,三条腿,口中衔着一枚特制铜钱。
“此蟾虽不吐金,却能存钱。”淳于曼解释道,“每日投一钱入其口,积少成多,年终便是一笔小财。理财之道,贵在坚持,这岂不是胜过吐金之蟾?”
齐王若有所思。
打开第二口箱子,是一株精心修剪的石榴树,枝头挂着数十枚特制铜钱。
“此乃摇钱树。”淳于曼摇动树枝,铜钱叮当作响,“真摇钱树摇钱落而不生,终有尽时。此树却不然——每枚钱币都可取下,亦可重新挂上,教人明白钱财流转、生生不息之理。”
众臣纷纷点头。
第三口箱子里的“金鹅”更让人称奇——那是只木雕的鹅,每日能下一枚鹅蛋大小的陶丸,陶丸中空,内藏写有格言的字条。
“金蛋终有价,智慧价无穷。”淳于曼敲开一枚陶丸,念出其中字条:“‘勤俭持家,积少成多’——这道理,岂不比一枚金蛋珍贵?”
齐王已收起戏谑之色,坐直了身子。
最后一口箱子打开,众人哗然——那根本不是金山,而是一套精妙的沙盘模型,演示着如何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商贸。
“这才是真正的金山!”淳于曼慷慨陈词,“民富则国强,国强则君安。这富民强国之术,难道不胜过一座死寂的金山吗?”
齐王拍案而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晏婴连忙上前:“大王,臣...”
齐王摆手打断他,径直走到淳于曼面前,深深一揖:“若非爱卿这四件‘假宝’,寡人几乎忘了为君的真谛!”
他转身对晏婴笑道:“丞相,你那日的戏言,倒成就了一段佳话。”
晏婴苦笑:“臣也未曾想到,一番卮言竟能曼衍出这般道理。”
淳于曼这才明白原委,哭笑不得。
齐王却郑重道:“今日之事,让寡人明白了一个道理——真言未必在朝堂,妙理或存于醉语。从此以后,每月十五,寡人设‘卮言宴’,不论君臣,只论酒话,如何?”
群臣齐声叫好。
那四件“假宝”被齐王珍藏在偏殿,命名为“四智器”,时时观摩自省。而淳于曼因祸得福,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专司收集民间智慧——当然,他依然改不了贪杯的毛病,好在齐王也不再计较。
最有趣的是,从此齐国朝堂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但凡重大决策,必先在“卮言宴”上讨论一番。说来也怪,许多棘手难题,竟真在酒酣耳热之际找到了解决之道。
至于“卮言曼衍”这个成语,原本指随意倾吐的言辞连绵不绝,多是酒话胡言。但自淳于曼之后,齐国人给了它新的解释:有时候,看似不着边际的醉话闲谈,也能如酒卮满溢般,流淌出意想不到的智慧。
所以啊,下次你见人酒后胡言,先别急着笑话——说不定那漫无边际的醉话里,就藏着什么惊世骇俗的好主意呢!
喜欢成语大搞笑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成语大搞笑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