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城下,战火如荼,硝烟蔽日。
六万北胡主力,在太师马哈出的亲自督战下,对这座北疆雄镇发起了如同潮水般连绵不绝的猛攻。与攻打野狐岭时的仓促和缺乏器械不同,此番北胡军的装备堪称“豪华”。
城下,数十架高达数丈的简易楼车被缓缓推向城墙,如同移动的山峦,其高度甚至超过了部分城垛,胡兵弓箭手立于其上,与城头守军对射,试图压制守军火力。沉重的撞车,包裹着浸湿的生牛皮,在无数悍卒的推动下,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包铁的城门,发出沉闷如雷的巨响,震得墙灰簌簌落下。更多的飞桥、云梯搭上墙头,悍不畏死的北胡士兵口衔弯刀,顶着盾牌,蚁附而上。
城头之上,宣府总兵牛继宗身披重甲,亲临一线指挥。他面容沉毅,虽面临数倍之敌,却不见丝毫慌乱。
“礌石!滚木!对准楼车底座,给老子砸!”
“金汁!火油!浇下去!烧死这些狗娘养的!”
“弩炮!瞄准撞车!射断他们的车辕!”
一道道命令清晰地下达。守军依托高大的城墙和充足的守城物资,进行着顽强的抵抗。滚木礌石如同雨点般落下,将靠近的楼车砸得木屑纷飞,将攀爬的胡兵连人带梯砸落城下。烧得滚烫的金汁和火油倾泻而下,城下顿时响起一片非人的惨嚎,空气中弥漫起皮肉烧焦的恶臭。床弩发射的巨型弩箭,带着凄厉的破空声,精准地射穿推撞车士兵的盾牌和身体,甚至能将楼车的支撑柱射断,引得一阵惊呼和混乱。
北胡军的攻势虽猛,但宣府城毕竟经营多年,墙高池深,储备充足。守军又是边军精锐,战斗经验丰富。尽管压力巨大,防线数次岌岌可危,但在牛继宗的沉着指挥和守军将士的拼死血战下,总能在最后关头将敌人击退。城墙上下,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墙砖和土地,战斗残酷而激烈。然而,所有人都明白,凭借着坚城利械,支撑两三日内,宣府并无陷落之危。关键在于,援军何时能至?城内的箭矢、滚木、火油……这些消耗品,又能支撑多久?
就在宣府浴血奋战之时,贾琮派出的、盖有指挥佥事印信的紧急军情文书,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宣府周边的各个关隘、军堡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距离宣府西北八十里的镇虏堡,守将王参将拿着刚刚收到的书信,眉头紧锁,在厅内来回踱步。
“宣府被六万胡虏主力围攻?信使道路被截?”他反复看着信上的内容,又看了看落款的“贾琮”之名和指挥佥事印信,“贾琮……此人倒是近些时日声名鹊起,解元出身,军功不小,牛总兵似乎也颇为看重。但……六万主力?这数字是否太过骇人?如果真有六万人,那为何我堡外还有北胡军进攻?派出的例行斥候未曾回报北胡撤军?”
他沉吟半晌,对副将道:“多派几队精干斥候,往宣府方向再探五十里!务必查明虚实!若情况属实……我等需早做打算。”他心中并不很信,却也不敢忽视,但也更不敢轻易调动堡内主力。
东南方向的永宁卫,指挥使张大人接到书信后,则是嗤之以鼻。
“黄口小儿,危言耸听!”他将书信随手丢在案上,“宣府何等坚城,牛总兵何等人物?岂会被胡虏悄无声息地围了?还六万主力?若真有六万胡虏越过边墙,我永宁卫岂能毫无察觉?此必是贾琮那小子想冒功,或是被小股胡骑吓破了胆,胡乱求援!不必理会!”
类似的情景,在龙门卫、怀安卫、蔚州等地接连上演。有的守将如王参将般将信将疑,加强了侦查;有的则如张指挥使般不屑一顾;但也有人宁可信其有,开始悄悄整顿兵马,准备一旦确认消息,便立刻出兵策应。贾琮撒出的信息网,虽然未能立刻引来大军救援,却如同一颗颗火种,在宣府周边悄然埋下,只待确认的东风一来,便可成燎原之势。
与此同时,贾琮率领的三千轻装人马,已然悄无声息地抵达了宣府外围。他们不敢靠得太近,在距离宣府约三十里外的一处隐蔽山坳中扎下了临时营地。这个距离,既能相对安全地避开北胡大军游骑的日常扫荡范围,又能通过快马斥候,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宣府方向的实时情报。
“大人,北胡游骑巡逻范围很大,方圆二十里内都有他们的哨探活动,我们很难再靠近了。”斥候队长回报。
贾琮点了点头,对此并不意外。马哈出是老谋深算之辈,不可能不防备外围的援军。
“继续派斥候,化整为零,分批分方向渗透观察。重点侦查北胡大军的营寨分布、攻城部队轮换规律、粮草补给线路……任何细节都不要放过!”贾琮下令。他需要信息,海量的信息,才能从这看似铁板一块的围攻中,找到那细微的、可供利用的破绽。
接下来的两日,贾琮军中的斥候们如同幽灵般,在北胡大军的外围活动。他们借着山林沟壑的掩护,远远观察着宣府城下的惨烈攻防,记录着北胡军营地的炊烟数量、兵马调动痕迹,甚至冒险跟踪一些落单的胡兵小队或运输队伍。
宣府城下的战斗依旧惨烈,但城池依旧巍然屹立。贾琮心中稍安,知道牛继宗顶住了最初最猛烈的攻击。但他心中的焦虑并未减少,时间依然站在北胡一边。
终于,在第三日的黄昏,一骑斥候带着满身尘土和疲惫,却眼神发亮地冲回了营地,直奔贾琮所在之处。
“大人!有重大发现!”
贾琮精神一振:“讲!”
“属下今日跟踪一队运送破损云梯和楼车的北胡车队,他们没有回到主攻城大营,而是绕向了西北方向,约十五里外的一处山谷!”斥候喘息着,语速极快,“那山谷入口有重兵把守,但属下冒险从侧面山脊潜入,远远望见谷内情景!”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谷内堆积如山的,正是打造攻城器械所需的原木和加工好的木料!而且,还有大量的麻袋堆积,看形状和搬运民夫吃力的样子,很可能是粮食!谷内还有大群的牛羊牲畜!守卫虽然森严,但比起主大营和攻城前线,要松懈不少!那里……很可能就是北胡军的后勤辎重营地,至少是其中之一!”
喜欢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