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雾未散,我蹲在第三炮位的土坑里,指尖顺着支架边缘一寸寸摸过。半格偏差,差之毫厘便是百步之外。昨夜雨后地基微沉,木桩已有些松动。我抬手打了个手势,两名锐士立刻抬来一块青石板,垫在支架东南角。
“再校。”我说。
测距仪重新架起,十字线对准曹军主舰锚链连接点。我眯眼细看,光线下炮管投影与刻线重合。成了。
站起身时,腿有些发麻。这十处炮位,一处都不能出错。但我知道,再准的炮口,也抵不过一场内乱来得彻底。曹操若还信得过他那两个水军都督,连环船阵未必会成死局。
我拍了拍衣摆上的泥,转身朝中军走。
周瑜的营帐比往日安静。他坐在案后,手里捏着一枚铜符,眼神沉得像江底的石头。
“蒋干又来了。”他说。
我没停下脚步,径直走到沙盘前。沙盘上,曹营战船已连成一片,铁索横江,如巨蟒盘踞。
“他想探什么?”我问。
“庞统。”周瑜抬眼,“昨夜有士卒在营外议论,说凤雏已返江东。话刚落,蒋干便请命过江。”
我冷笑一声。这人还真是不甘寂寞。上回盗书,差点坏了连环计;这回又来,正好再送一份大礼。
“那就让他见。”我说。
周瑜眉头一挑。
我继续道:“让他‘偶遇’庞统,再留封信,说蔡瑁、张允久怀归心,只待凤雏过江,便献水寨。”
帐内静了一瞬。
“你敢断定曹操会信?”周瑜问。
“不是信不信的问题。”我盯着沙盘,“是猜不猜的问题。曹操本就忌南方将领掌兵权,蔡张二人又是降将,水训迟缓,早有嫌隙。只要火上一点,他必自斩臂膀。”
周瑜缓缓放下铜符:“你打算让谁写那封信?”
“我来。”我从袖中抽出一张薄纸,又取炭笔研墨。笔锋一转,仿蔡瑁笔迹写下“顿首再拜”四字,字迹略带颤抖,像是仓促中写就。末尾不盖印,只按了个模糊指印,像是戴着手套匆忙所为。
“放在哪里?”周瑜问。
“蒋干的宿帐。”我说,“他今晚必宿于偏营,我们安排个‘粗心’的值夜兵,让他‘无意’发现。”
周瑜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你比周瑜更懂人心。”
我没接这话。人心不是用来懂的,是用来利用的。我在现代带过太多任务,知道一个人在紧张时,最信那些“刚好”撞上的“证据”。
当夜,庞统依计入营。
他穿一件旧麻袍,袖口磨得发白,脸上带着几分倦意,像是刚从山中跋涉而来。周瑜设宴相迎,席间谈笑风生,说到水战形势时,忽然压低声音:
“蔡张二将,已密约举事,只等士元过江,便动手。”
我藏在帐后,听得真切。蒋干果然在帐外偷听,呼吸都重了几分。
宴罢,庞统被引至别帐安歇。我亲自将那封信塞进他枕下,又让值夜兵故意踢翻油灯,惊动四邻,制造混乱。
半夜,蒋干潜入庞统帐中。
我站在远处高坡,借着月光看见他翻找枕头,抽出信纸,手微微发抖。看完后,他迅速将信揣入怀中,转身便走。
“走了。”陈锋低声说。
“放他走。”我说,“让他把信,亲手交给曹操。”
两日后,江北传来消息:蔡瑁、张允,斩于辕门。
我站在南岸高台,望见曹营辕门处悬着两颗首级,随风轻晃。风从北面吹来,带着江水的腥气和一丝铁锈味。
周瑜赶来时,手里拿着一封密报。
“曹操杀了他们。”他把密报递给我,“理由是通敌谋反,证据就是那封信。”
我接过,只扫了一眼便撕了。纸灰随风飘散。
“还有呢?”我问。
“曹军水师群龙无首。”周瑜道,“连环船的铺板工程已停了半日,无人调度。”
我点头。没有蔡瑁和张允,曹操手下再无人精通水战。那些北方将领,连船头船尾都分不清,更别说指挥战阵。
“连环之策,本为稳军。”我说,“如今却成了困龙之锁。船连得越紧,死得越快。”
周瑜看着我,忽然道:“你早知道他会杀他们?”
“我不知道。”我说,“但我知道曹操会怀疑。只要他一问策,蔡张二人就会说‘暂缓连环,以防不测’。这话一出口,就是催命符。”
周瑜默然。
他知道我说的是事实。多疑之人,最恨别人劝他小心。那不是忠言,是动摇军心。
我转身走向第三炮位。江面浮雾渐散,炮口隐在草堆缝隙,漆黑如渊。
陈锋迎上来:“燃料箱已接驳,系统稳定。”
“弹药呢?”
“三百发高爆弹,全数就位。保险未解,等您下令。”
我蹲下身,检查炮管基座。螺栓紧固,支架无松动。指腹擦过炮口边缘,沾了层薄灰。
“擦干净。”我说。
一名锐士立刻取布擦拭。我盯着他的动作,直到炮口黑亮如新。
远处,一名哨探快步奔来。
“报——曹军水师三艘巡船相撞,一艘搁浅。”
我闭了闭眼。
没有统帅的水军,就像没头的蛇,自己先咬死自己。
“传令。”我说,“十处炮位,全员轮岗,每两时辰换一次。夜间加哨,五十步内不准闲人靠近。”
“是!”
哨探转身要走,我又叫住:“再派一人,潜入北岸,查蔡张旧部动向。若有异动,立即回报。”
“明白。”
风忽然转了方向,从西北斜吹过来。江面波纹微动,像是某种预兆。
周瑜站在我身旁,望着对岸:“下一步,是什么?”
我没有回答。
系统界面在脑中浮现:【燃料余量42%,迫击炮待命,任务进度78%】。
我知道风还没来,但人心已经乱了。曹操以为他斩的是叛将,其实他砍的是自己的命脉。
我抬起手,指腹轻轻抚过袖中枪柄。冰冷,熟悉。
就在这时,江面传来一阵骚动。
一艘小船正从北岸疾驰而来,船头立着一人,披黑袍,戴斗笠,身形瘦削。船未靠岸,那人便跃上滩头,快步奔来。
是庞统。
他走近,摘下斗笠,脸上没有表情。
“我回来了。”他说。
“曹操信了?”我问。
“信了。”他声音低沉,“他还问我,是否见过蔡瑁密信。我说不知。他盯着我看了很久,才放我离开。”
周瑜皱眉:“他起疑了?”
“或许。”庞统道,“但他已经没有退路。连环船三天内必须完工,否则军心不稳。”
我点头。疑不疑,已经不重要了。人头都挂出去了,难道还能再接回去?
“你做得很好。”我对庞统说。
他摇头:“我不是为你们做的。我是为这天下,不想看它毁在一个多疑之人手里。”
我没再说什么。有些人,不需要被操控,只需要被点醒。
我望向江面。曹营灯火依旧连片,但节奏乱了。巡船不再成列,鼓声断续,像是失了节拍的心跳。
这时,陈锋低声提醒:“第三炮位观测缝被露水打湿,草叶粘连,影响视线。”
我走过去,亲自拨开草堆。湿气沁入手心,草茎断裂,发出轻微声响。
“换干草。”我说,“再加一层油布,防夜露。”
锐士领命而去。
我蹲在炮位旁,望着北岸那两颗首级。风又吹过来,一颗头轻轻转动,空洞的眼眶似乎正对着我。
我忽然想起现代靶场上的一句话:最好的狙击手,从不开枪。
因为敌人,早已自己走进了瞄准线。
喜欢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