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上的木牌尚未挪动,我正盯着彭城那片待垦荒地出神,工部主事躬身进来,递上一卷文书。纸面泛黄,边角磨损,显然是连夜赶写的奏章。
“益州别驾刚送来的。”他低声说,“士族联名,要求停办官营工坊。”
我接过,未拆封,只在灯下翻看了一遍名单。王氏、陈氏、荀氏……尽是颍川旧阀。上月查他们隐田三百顷,罚粮万石,如今反扑来了。
“他们说什么?”
“称工坊夺民利,匠户受役,百姓困苦。又说您擅改祖制,动摇国本。”
我轻笑一声,将奏章搁在案头。“百姓困苦?那三百具曲辕犁发下去时,流民跪在城门口谢恩,可有半个说苦?”
工部主事低头不语。
次日清晨,府衙议事堂内人影攒动。士族代表立于堂前,峨冠博带,言辞铿锵。一人出列朗声道:“武侯治蜀,原为安民。今大兴工坊,聚匠成营,铁锤昼夜不息,烟火蔽空,此非惠民,实乃扰民!且民间作坊日渐凋敝,工匠失业,皆因官府垄断之故!”
我静听完毕,起身走到堂中,从袖中抽出一本册子。
“这是上月工坊账目。”我翻开第一页,“冶铁坊用工七百三十二人,其中六百八十九人为流民,月俸四百钱,另供食宿。而民间私坊同类匠工,月不过二百五十钱,无餐补,无病恤。”
我抬眼扫过众人:“你说的‘失业工匠’,可是那些原本身无片瓦、靠打零工活命的人?”
那人张口欲言,我已继续道:“再看纺织坊。五百二十六名织工,四百余人来自交州归附部落,此前以树皮裹体,如今穿绸缎、领铜钱,每月寄钱回家养父母妻儿。你口中的‘垄断’,可是垄断了他们的活路?”
堂中一时寂静。
我又取出另一册:“这是各郡申领曲辕犁的农户名册。成都周边屯田区,三千一百户贫民已得新犁。江陵、汉中分坊正在加造,优先配给无牛无犁之家。若这叫‘与民争利’,那请问诸位——你们口中的‘民’,到底是谁家的民?是那些坐拥良田千亩却逃税免役的豪强,还是真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
无人应答。
我合上册子,声音沉稳:“工坊不停。不仅如此,自今日起,设‘贤能科举’,不限门第,不论出身。凡通农桑、晓工技、精算学、善水利者,皆可应试。”
堂下哗然。
“工技贱业,岂入科第?”有人冷笑。
“贱?”我反问,“谁造出高炉,让铁产翻五倍?谁设计曲辕犁,使一人一牛耕两亩?这些不是贱业,是实学。今后工坊督造副使,九品实职,三年考绩合格即授官身。你们读经书、讲礼乐,可曾让一户人家多收一石粮?”
我顿了顿,环视众人:“寒门子弟报名,官府供纸笔;偏远之地,驿站代传文牒。试题不用典文,全以白话出题,考的是真本事,不是辞藻堆砌。”
散会后,李伯在廊下等我。他手里攥着一张誊抄的告示,脸上有掩不住的激动。
“真要考铁炉怎么烧火、水车怎么转轮?”
“正是。”
“那山里那些识字不多但手艺好的后生,也有机会?”
“只要会做,就会考。”
他咧嘴笑了,转身就要走:“我这就去南郊三乡贴榜,带人回来报名!”
我唤住他:“教材还没印出来,别让人白跑。”
他挠头:“可大家等不及啊。”
话音刚落,脑中忽有一声清响。
【检测到“打破士族人才垄断”条件满足,任务正式触发。奖励发放:泥活字印刷术、科举题库】
眼前浮现出排版台图纸,陶字模尺寸、烧制温度、油墨配方一一清晰。还有数百道实操题,涵盖冶炼、纺织、农耕、水利,每一道都直指生产要害。
我立刻召来工匠,按图搭建排版台,取细泥刻字,入窑低温焙烧。三日后,第一批《工技入门百问》《农政简要》出炉。
纸页粗糙,墨迹略晕,但字字清晰。成本核算下来,一册仅需三文钱,不到手抄本一成。
我亲自提笔,在封面写下“免费发放”四字,命人在西市流民聚居处设点。
当日午后,我站在发放棚前。人群挤得水泄不通,老少皆有。一个少年踮脚伸手,拿到书后立即翻开,指着一行字问身旁老者:“爹,这‘齿轮传动比’是啥意思?”
老者摇头,却紧紧抱住那本书,像护着粮食。
李伯带着几名年轻吏员来回奔走,一边发书一边高声宣讲:“报名不限年龄,不收束修!会种地、会打铁、会修渠,都能考!考上了,进工坊当差,朝廷给俸禄!”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傍晚回府,案上已堆满各地快报。南郡报称已有百人登记,犍为郡请求增派教材五百册,就连交州那边也传来消息——部落青年愿渡江赴考,求学“汉人工技”。
我正翻阅,工部主事匆匆进来:“士族那边又在放话,说这科举是‘匠吏之途’,不成体统。还有私塾先生拒教新科内容,称‘辱没斯文’。”
我放下文书:“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体统。”
当即下令,将《科举题库》精选百题,刻入首批教材修订版。同时调拨二十名识字吏员,专责抄录讲解,随李伯下乡巡讲。
五日后,第一批活字印刷的新教材完成装订。我亲往印刷坊查看。陶字模整齐排列,油墨微香,纸张尚温。
我拿起一本《工技入门》,翻至中间一页。上面印着一道题:
“某地引水灌田,渠长十里,落差三丈,欲设水车提水。若每日需供水千担,问当用几齿轮轴,配多重水斗?”
旁边附有解法步骤,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我合上书,走出坊门。天色将暗,远处传来更鼓。
李伯已在门外备马,身后跟着十辆板车,满载新印教材。
“南郊三乡、东岭屯、北谷口,今晚必须送到。”我说。
他点头:“明白。明早天一亮,就开始宣讲。”
我看着他翻身上马,忽然想起一事。
“带上这个。”我从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封面上写着《考试报名须知》,“让每个想考的人,亲手签个名字。我们不光要选人,还要让他们记住——这是他们自己争来的机会。”
李伯接过,郑重塞入包袱。
马队启动,车轮碾过青石路面,渐行渐远。
我转身回坊,手中仍握着那本《工技入门》。油墨未干,指尖微微发黑。
坊内灯火通明,工匠们正忙着拆版清洗。一名年轻学徒捧着刚印好的纸页,小心翼翼铺开晾晒。
我走到排字台前,伸手摸了摸一块陶字模。
“匠”字。
喜欢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