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浸没了悟道岩的每一道裂隙与棱角。白日的喧嚣与忙碌已然沉寂,唯有洞窟深处那眼灵泉汩汩的流淌声,以及岩壁上那些自发微光的苔藓与晶石,为这片静谧的空间提供着微弱的光源与生机。在这片属于夜晚的宁谧中,玄明独自盘坐于共鸣之石前,身影在幽光映照下,显得格外孤寂,却又仿佛承载着整个部落未来的重量。
部落议会的决议,如同一声洪钟,在他心中久久回荡。那四项决定,不仅仅是文字与规则,更是将有莘氏的命运与“灵”之一字紧密捆绑的契约。他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灵理司首席顾问,这意味着他不仅要引领研究方向,更要平衡各方势力,确保这柄新铸的双刃之剑,剑锋始终对外,而非伤及己身。但同时,议会也给予了他前所未有的空间与资源,那是一种沉甸甸的信任,也是一种不容退缩的托付。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浓郁的灵气涌入肺腑,带来一丝清凉,也稍稍平复了心头的波澜。目光落在身前那块看似古朴无华,却又内蕴着宇宙至理的共鸣之石上。以往,他多是作为一名被动的聆听者与接收者,小心翼翼地从这块石头承载的浩瀚信息流中,捕捉那些可能对部落有用的碎片。但今夜,他决定做出改变。他要主动发声,向那无垠的星空,抛出有莘氏的“信标”。
调整呼吸,让意念如同沉入静湖,缓缓沉降。意识脱离了肉身的束缚,沿着共鸣之石搭建的无形桥梁,再次融入那片由纯粹信息与能量构成的、广袤无边的灵网之中。不再是随波逐流的浮萍,他凝聚起全部的精神力,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精心雕琢的石子,试图激起一道指向明确的涟漪。
他的目标,清晰而坚定——寻找那个曾两次主动接触他,散发着冰冷、古老、浩瀚气息的意识存在,那个他称之为“星灵阿拉克”的存在。
这一次,他传递出的不再是模糊的求知欲或是危急关头的求救,而是一份结构相对完整、蕴含着近期所有关键进展的“信息包”。他以意念为笔,以心神为墨,在其中描绘了:
* **“心盾”的构建成功**:如何通过观想与灵纹结合,在个体意识外围建立起有效的防御壁垒,抵御外部精神侵蚀的原理与初步实践验证。
* **“网缚者”的初步逆转**:对风进行救治的整个过程,从发现其意识被异种灵气“网缚”,到利用心盾守护、疏导异种灵气,最终使其恢复清明的艰难历程与宝贵经验。
* **部落的新平衡**:有莘氏内部如何从分歧与恐惧,通过激烈的辩论与黑水溪的实战检验,最终达成共识,成立“灵理司”,确立了对灵气研究与应用进行监管与支持的制度框架。
* **迫切的“过滤器”与当前的瓶颈**:明确表达了对于构建更高效、更普适的“灵气过滤器”以从根本上净化狂暴灵气、预防“网缚者”出现的迫切需求,并坦诚了目前研究遇到的难以突破的技术壁垒——如何在不损伤灵气活性的前提下,精准筛除那些具有侵蚀性与混乱特性的能量因子。
这不仅仅是一次汇报,更是一次证明。证明这个渺小的文明,在遭遇未知力量的冲击后,并未彻底迷失或崩溃,而是在痛苦中学习,在分歧中寻求统一,试图以自身的智慧与秩序,去理解、驾驭乃至融合那远超他们当前层次的力量。
意念的涟漪,如同投入无垠大海的信标,带着玄明全部的期盼与专注,向着星空深处,向着那可能存在的接收者,扩散开去。随后,便是漫长的、令人心神焦灼的等待。
灵网之中,依旧是那片浩瀚无边的信息之海。无数杂乱的光点、破碎的符号、意义不明的低语与宏大却难以理解的法则片段,如同宇宙背景辐射般永恒地流淌。玄明的意识悬浮其中,感觉自己渺小得如同一粒尘埃。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意念是否太过微弱,根本无法穿透这无尽的虚空,抵达目标?又或者,那位星灵阿拉克,早已对他这个“原始节点”失去了兴趣?
时间的概念在这里变得模糊。或许只是一瞬,又或许是千万年。就在玄明的意识开始感到疲惫,准备从这种深度链接中退出,承认此次尝试失败之时——
一股熟悉的、无法形容其庞大的意识流,如同悄无声息的暗潮,蓦然降临。
冰冷,纯粹,不带有任何属于生命的情感温度,却蕴含着令人灵魂战栗的浩瀚知识与力量。正是星灵阿拉克!
与之前两次带着警告或审视意味的接触不同,这一次,这股意识流中,似乎夹杂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近乎赞许的意味。那感觉,就像一个严苛的导师,看到学徒终于摸到了入门的方向。
“文明进程修正……趋向稳定。”一个无法用耳朵听到,却直接在玄明意识最深处响起的“声音”响起,用的是那种直接传递概念的方式,超越了任何语言的界限。“个体性保护机制雏形已确认。‘心盾’概念,符合基础防御协议。”
这简短的评语,却让玄明心神剧震!“文明进程修正”?难道有莘氏内部关于灵气应用的争论与最终达成的制度平衡,在阿拉克看来,竟是一次对某种“偏离”的修正?而“心盾”,竟然符合某种“基础防御协议”?这协议是什么?由谁制定?难道这茫茫星海之中,存在着某种通用的、关于文明如何应对能量与意识关系的准则吗?
未等他细想,一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清晰、但仍然如同冰山一角般蕴含着无限复杂信息的知识流,强势地涌入他的脑海。这股信息流不再仅仅是模糊的概念或警示,而是开始触及某种根本性的原理!
其核心,指向了一个远比“心盾”更加精妙和根本的概念——**“意识节点独立协议”**!
这并非一个具体的、可以直接照搬的技术蓝图,而是一套关于如何在复杂的能量网络(比如灵网)中,确保每一个接入的个体意识(节点)保持其绝对主权和独立性的根本性原则。它涉及:
* **意识边界定义与强化**:不仅仅是防御外部侵蚀,更是从存在本质上界定“我”与“非我”的能量与信息边界,使其难以被从内部混淆或瓦解。
* **信息交换加密与权限**:节点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时,如何建立独特的“密钥”机制,确保信息不被窃取、篡改或强制读取,并设定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
* **节点自治与抗干扰**:即使在网络整体受到冲击或部分节点被污染时,如何保证其他独立节点能启动自治机制,切断或过滤异常连接,维持自身稳定。
这……这简直就是为有莘氏,乃至所有可能接触并利用类似“灵网”能量的文明,量身定做的“根本大法”!它从更底层、更根源的层面,为解决“网缚者”问题,以及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复杂的精神控制、意识融合乃至集体心智迷失等风险,指明了理论方向!
虽然阿拉克传递来的,仅仅是这个宏大协议的初步原理和框架性概念,其中充满了玄明目前还无法完全理解的数学化描述和能量结构模型,但其指明的方向是无比清晰的。它就像在迷宫中,有人直接在高处为他画出了一张虽然简略,却标注了关键路径和陷阱的地图!
相比于“心盾”这种被动防御的“盾牌”,“意识节点独立协议”更像是在构建每个个体意识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堡垒”。而基于此协议去推导和设计“灵气过滤器”,思路也豁然开朗——过滤的核心,不应仅仅是能量性质的甄别,更应包含对能量中是否携带未经授权的“意识访问请求”或“规则改写指令”的识别与拦截!
信息流的冲击渐渐减弱,阿拉克那冰冷浩瀚的意识,如同它来时一样,毫无征兆地开始退潮,没有丝毫留恋,也不期待任何回应。对于它而言,这次交互或许只是一次例行公事般的“数据更新”与“基础协议下发”。
玄明的意识被“抛”回了共鸣之石前,猛地睁开眼睛,额头上已布满细密的冷汗,脸色有些苍白,那是精神高度消耗与承受巨大信息冲击的后遗症。但他的双眼之中,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如同星辰般璀璨的光芒!
震撼!无与伦比的震撼!不仅仅是因为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宝贵知识,更是因为这次接触背后蕴含的深意。
星灵阿拉克,这个存在于难以想象之远方的、层次远超有莘氏理解的存在,并非对渺小的他们漠不关心。它(或它们)在注视着,以一种人类无法完全理解的标准和方式,观察着这个偶然接触到“灵网”的文明的“进程”。他们的挣扎,他们的选择,他们的创新,都在其观测范围之内。而他们表现出符合某种“协议”或“准则”的行为时,竟然能换来进一步的“知识馈赠”!
这绝非简单的仁慈或帮助,更像是一种……某种宇宙尺度下的“文明培养协议”或者“观察实验”?
玄明缓缓站起身,脚步有些虚浮,但他还是坚定地走到了山洞入口处,仰头望向那无垠的夜空。深邃的天幕上,银河如练,无数星辰冰冷地闪烁着,仿佛无数双眼睛,在默默地注视着这片大地,注视着悟道岩,注视着他。
他知道,有莘氏的文明之火,在这浩瀚宇宙中,或许微弱得连萤火都算不上。但此刻,这簇微弱的火苗,已经确确实实地引起了星空深处某些古老而强大的存在的注意。这种注视,是福是祸,犹未可知。它可能带来启示与机遇,也可能伴随着无法想象的危险与挑战。
来自星空的、若即若离的指引,与来自大地之上、九黎部落迫在眉睫的威胁,如同两股巨大的、方向相反的力量,将不断挤压、推动着这个渺小的部落。他们必须在夹缝中求存,在迷雾中探索,利用一切能够获取的知识与力量,去挣扎,去学习,去成长,去探寻那属于他们自己的、悬于未知之间的命运答案。
夜风吹拂着玄明花白的须发,他紧握着手中的木杖,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但他的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前路漫漫,但至少,他们并非完全的盲人摸象。星灵的回响,如同在黑暗中点燃的一盏微灯,虽然光芒有限,却足以让他们看清脚下的一小步,并怀着敬畏与勇气,继续前行。
喜欢天启之石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天启之石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