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燕”号穿梭机如同受惊的箭鱼,引擎喷射出幽蓝色的尾焰,以极限速度逃离了那片正在不断膨胀、碎裂的小行星残骸区——昔日“播撒者”的“幽灵巢穴”。身后无声的毁灭景象,透过舷窗映在赵先生和顾渊的眼中,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冰冷与沉重。李斯特最后的疯狂,那台指向“收割者”的意识通讯装置,如同一个恶毒的诅咒,萦绕在心头,让他们归途的每一秒都充满了不安。
然而,此刻他们无暇过多沉浸于对未来的恐惧。后舱固定着的生命维持舱内,王大锤的生命信号虽然依旧微弱,但在脱离了“播撒者”基地的抑制环境后,似乎正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速度……复苏。
一、 归途的监测与生命的顽强
穿梭机内部,警报声早已平息,只剩下引擎的轰鸣和生命维持系统稳定的低鸣。顾渊顾不上休息,也顾不上处理因意识伪装发生器过载报废而带来的精神刺痛,他紧紧守在生命维持舱旁,监测着王大锤的各项生理数据。
“神经系统活性……正在缓慢提升。”
“代谢水平……脱离停滞区,进入最低维持阈值。”
“部分高级脑区……出现非随机波动……”
数据的变化细微而坚定,如同冰封的河面下,开始有春水悄然流动。王大锤那灰败的脸色似乎也泛起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血色。
“他……他在对抗那种抑制剂。”顾渊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也带着一丝后怕,“他的求生意志……太强了。”
赵先生一边操控着穿梭机,一边通过内部通讯冷静地分析:“‘播撒者’使用的生物抑制剂旨在维持一种可控的假死状态,而非彻底脑死亡。一旦脱离持续的药物输注和环境控制,以王工程师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自主恢复是可能的,虽然过程会极其漫长和痛苦。”
他们不敢进行任何外部医疗干预,生怕打乱这脆弱的自然恢复过程。只能默默地守护,等待着同伴意识真正回归的那一刻。
二、 混沌的深渊与观测者的门槛
而在王大锤沉寂的意识深处,一场外人无法窥见的、惊心动魄的挣扎正在上演。
他感觉自己仿佛沉沦在一片无边无际的、粘稠的黑暗海洋底部。没有光,没有声音,没有时间的概念。只有一种绝对的、令人窒息的禁锢感。他的思维如同被冻结在琥珀中的昆虫,每一个念头的产生都需要耗费难以想象的力量,随即又被无形的压力碾碎、消散。
这是抑制剂的效力,它在物理和意识层面同时作用,试图将他的存在感彻底抹除。
但王大锤是谁?他是“启明星”号的首席工程师,一个能将冰冷金属和复杂电路视为生命、用双手塑造奇迹的人。他的意志,早已在无数次攻克技术难关、在直面金星危机、在毅然冲向爆炸的瞬间,锤炼得如同百炼精钢。
在这片意识的绝对黑暗中,一点微弱的、不屈的光始终未曾熄灭。那是他对飞船每一个螺栓的触感记忆,是对南曦、顾渊、甚至“导航者”的信任与牵挂,是那种属于工程师的、面对问题永不放弃、一定要找到“解决办法”的执拗!
他开始“回忆”。
不是回忆具体的事件,而是回忆那种解决问题的状态,那种将混乱的零件组装成有序整体的创造过程,那种观测仪器读数、分析数据、寻找规律的专注感。
在这种极致的专注和求生本能驱动下,他那被严重抑制的意识,开始发生某种……异变。
由于抑制剂对常规思维路径的封锁,他的意识本能地开始寻找其他的“出口”。他无意识地触及了自身意识更深层的、与物质世界交互的界面——那属于“观测者”的、与量子层面有着微妙联系的潜能。这种潜能在之前稳定环境下从未被激发,但在此刻这生死的边缘,在极度渴望“观测”自身状态、“改变”自身处境的本能驱动下,它被点燃了!
他并未能直接“观测”到自身细胞的恢复,或者“改变”抑制剂的化学结构——那远远超出了他能力的范畴。但他那极度凝聚的、带有明确“观测意图”的意识波动,如同一个极其微弱的信号,开始影响到他身体周围最微观的物理环境——尤其是那些维持他假死状态的、精密的生物锁和监控探针。
这些装置内部,存在着依赖量子效应工作的最敏感元件。
三、 量子的涟漪与锁的松动
在王大锤自己都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他那微弱却无比坚定的“观测”意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身体周围的微观世界中,激起了一圈几乎无法探测的量子涟漪。
这涟漪并非能量攻击,而是一种信息层面的扰动。
它恰好干扰了生命维持舱内,几个关键生物锁的量子态读取过程。一个负责监测他神经递质水平的传感器,其读数出现了极其短暂、远超仪器误差范围的随机跳变;一个维持肌肉松弛状态的微型药物泵,其控制芯片的逻辑门遭遇了无法复现的单粒子扰动,导致了一次计划外的、微乎其微的剂量波动……
这些影响单独来看,微不足道,甚至会被系统自检程序忽略为背景噪音。但它们发生的时机,恰好是在王大锤的自主生命活动开始艰难复苏的临界点上。
这一点点外部的、随机的“扰动”,如同在即将倾斜的天平上,轻轻吹了一口气。
它没有打破抑制剂的牢笼,但却让这牢笼……松动了一丝缝隙。
就是这一丝缝隙,让王大锤那顽强攀升的自主神经活动,如同找到了破土的裂缝,猛地向上窜升了一小截!他的手指,在维生液中,极其轻微地抽搐了一下!
四、 意识的回归与无声的誓言
“动了!他的手指动了!”一直紧盯着监控屏幕的顾渊,第一时间捕捉到了这个细微的变化,激动地几乎要跳起来。
赵先生也从驾驶席回过头,一向冷静的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
生命维持舱内,王大锤的眼皮颤抖得更加剧烈,仿佛在对抗着千斤重担。终于,在顾渊和赵先生紧张的注视下,他那双紧闭了不知多久的眼睛,艰难地……睁开了一条缝隙。
眼神起初是涣散、迷茫的,充满了对光线的不适应和对自身处境的困惑。他看到了模糊的舱顶,感受到了身体的沉重和无处不在的虚弱感。
然后,他的目光缓缓移动,看到了舷窗外飞速掠过的、点缀着繁星和遥远小行星碎片的黑暗太空。最后,他的视线聚焦在了趴在维生舱旁、满脸激动与关切的顾渊脸上,以及从驾驶席回头望来的赵先生那沉稳的目光。
没有言语。但就在眼神交汇的瞬间,一种无需言说的交流完成了。
王大锤明白了,他还活着。他被救了。他的同伴,没有抛弃他。
他那刚刚苏醒、还无比虚弱的大脑,还无法处理复杂的思绪,但一种最深沉的、混合着感激、庆幸和无比坚定决心的情绪,如同暖流般涌遍了他近乎麻木的四肢百骸。
他无法说话,甚至无法做出一个清晰的表情。但他用尽刚刚恢复的那一丝微薄力气,将目光牢牢地锁定在顾渊和赵先生身上,那眼神仿佛在说:
我回来了。
谢谢。
此恩……必报。
随即,巨大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再次将他淹没,他眼皮沉重地合上,重新陷入了沉睡。但这一次,是正常的、恢复性的睡眠,而非那种令人绝望的强制抑制。
顾渊看着屏幕上已经稳定下来、并开始呈现缓慢上升趋势的生命体征数据,长长地、彻底地松了一口气,泪水终于忍不住涌出,那是喜悦与压力释放的泪水。
赵先生也默默转回身,继续操控飞船,但紧绷的肩膀似乎也放松了一些。
王大锤的觉醒,不仅仅是一个同伴的获救。他在绝境中无意间触及的“观测者”潜能,虽然只是惊鸿一瞥,却为人类意识的可能性,又揭开了一扇神秘的门缝。他的回归,为这个伤痕累累的团队,重新注入了不可或缺的力量和……希望。
“雨燕”号朝着“启明星”号的方向疾驰,带着救回的同伴,也带着未知的威胁,驶向下一段更加莫测的航程。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神话物理局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