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驶近吴迪家所在的村庄时,暮色已如同浸了水的墨汁,一层层渲染开来,将田野、树木和屋舍的轮廓温柔地模糊。林薇靠在副驾驶座上,窗外的景色飞逝,她心中那阵因离别而掀起的汹涌潮汐,终于渐渐退去,留下的是湿润的、微咸的痕迹,和一片疲惫过后的宁静。
她轻轻吸了鼻子,坐直了些,从随身携带的化妆包里掏出小镜子和粉饼,就着车内不甚明亮的光线,小心翼翼地修补着哭花的妆容。粉扑轻柔地按压在微肿的眼睑周围,遮盖住泪痕,也像是在试图抚平内心情绪的褶皱。吴迪放缓了车速,用眼角的余光关注着她,见她动作渐渐从容,才稍稍放下心来。
“快到了。”他轻声说,像是怕惊扰了这份刚刚重建的平静。
“嗯。”林薇合上粉饼,对着镜子最后看了一眼,确认看不出太多狼狈,才点了点头。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将那份对娘家的眷恋妥帖地收藏好,准备以吴家新媳妇的身份,回到那个此刻她名义上真正的“家”。
车子停稳在院门口,家里早已亮起了温暖的灯光。奶奶正坐在堂屋门口择晚上要吃的菜,听到车声,抬起头,脸上立刻堆满了慈祥的笑意:“回来了?”
“嗯,奶奶,我们回来了。”吴迪应着,和林薇一起下了车。
屋子里飘出晚饭的香气。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听到动静探出头来:“正好,洗洗手准备吃饭了!薇薇,累了吧?快歇歇。”
这种自然而然的关怀,带着家常烟火气的温暖,悄然驱散了林薇心头最后一丝凉意。她应了一声,和吴迪一起简单洗漱,便坐到了餐桌旁。
晚饭不像婚宴那般丰盛隆重,却是地道的家常味道:一锅炖得烂熟的萝卜排骨汤,一盘清炒时蔬,还有中午剩下的红烧肉回锅热了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着闲话,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即将到来的春节上。
“眼看着没两天就除夕了,”吴迪妈妈一边给林薇盛汤,一边说道,“明天得赶紧去镇上再置办点年货,瓜子糖果总觉得买少了,春联好像也还差两副。”
吴迪接口道:“明天我带薇薇和妹妹去吧,正好她也熟悉熟悉镇上。”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妹妹在一旁听到能去镇上,立刻欢呼起来,饭桌上气氛更加活跃。林薇听着,感受着这份被纳入家庭计划的归属感,心里那点离愁别绪,似乎又被冲淡了一些。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吴迪便开着车,载着林薇和兴奋得像只小麻雀的妹妹,前往镇上的年货集市。
越是临近年关,集市越是热闹。长长的街道两旁摆满了摊位,红彤彤的春联、福字、灯笼挂满了架子,各种包装精美的糖果、糕点、干果堆得像小山一样。空气中混合着炒货的焦香、新鲜水果的甜香,以及人群鼎沸带来的那种特有的、热烘烘的年味儿。
妹妹一手拉着吴迪,一手拉着林薇,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目标明确地奔向卖烟花炮竹的摊位。吴迪耐心地陪着妹妹挑选,林薇则跟在一旁,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感受着这熟悉的、却又因身份转变而视角不同的年节气氛。
以前跟着父母来办年货,她是纯粹享受成果的孩子;如今,她是参与采买、需要为一个小家庭考虑的新妇。她开始留意哪些糖果口感更好,哪种炒货更受欢迎,甚至会拿起一副春联,轻声念着上面的吉祥话,琢磨着贴在家里的哪个位置更合适。
吴迪看出她的心思,笑着凑过来:“喜欢就买,现在你可是家里的女主人了,这些你说了算。”
林薇脸一热,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心里却泛起一丝甜意和奇妙的郑重感。她仔细地挑选了几副寓意美好的春联和窗花,又称了些吴迪和妹妹爱吃的零食。吴迪则负责采购更重的东西,比如整箱的饮料、酒水,以及给爷爷奶奶买的新年礼物。
三人手里都提得满满当当,妹妹怀里还宝贝似的抱着一小袋她精挑细选的烟花。回去的路上,车厢里充满了收获的喜悦和妹妹叽叽喳喳的兴奋话语。林薇看着窗外掠过的、为迎接新年而忙碌着的村庄,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这个年,她将在一个新的家庭里,以一个新的身份度过。
除夕,在万众期盼中,踩着鞭炮碎屑和浓郁的年味,终于到来了。
一大早,吴迪就醒了。他推了推身边的林薇,声音带着晨起的沙哑和一丝郑重:“薇薇,醒了没?该给爸妈视频拜年了。”
林薇其实也早醒了,正望着天花板出神。听到“爸妈”二字,她心里咯噔一下,那股被压抑的思念瞬间又涌了上来。她深吸一口气,坐起身,点了点头。
吴迪拿出手机,拨通了林薇家的视频通话。铃声只响了两下就被接起,屏幕那端立刻出现了林爸林妈的笑脸,背景是他们家熟悉的堂屋,也贴上了崭新的春联和福字。
“爸,妈,新年好!给你们拜年了!”吴迪笑容满面,声音洪亮地说道,同时将镜头往林薇这边偏了偏。
“哎,新年好新年好!”林妈妈笑得合不拢嘴,眼睛却像黏在了林薇身上,“薇薇,新年好!吃早饭了没?”
“爸,妈,新年好。”林薇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快,但一看到屏幕里父母熟悉的面容,听到母亲关切的问候,鼻子立刻就酸了,眼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起来,声音也带上了哽咽,“吃……吃了……”
她赶紧低下头,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掉眼泪,大过年的,不吉利。
吴迪见状,连忙把手机拿远了些,自己凑到镜头前,挡住了林薇,笑着打圆场:“吃了吃了,妈,我们刚吃完饺子。家里都挺好的吧?年货都备齐了?”
林妈妈在那边连声应着“都好都好”,眼神却还试图往林薇这边瞟,显然看出了女儿的异样,自己的声音也有些发紧。
吴迪又说了几句吉祥话,逗得岳父岳母笑了几声,便适时地说道:“爸,妈,那我们就不多说了,家里也忙着,晚点再聊。祝你们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挂了视频,林薇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吴迪放下手机,将她轻轻揽入怀中,拍着她的背,柔声哄着:“好了好了,不哭了,大过年的,要高高兴兴的。你看爸妈不是都挺好的嘛,想他们了,我们下午……不,明天一早就过去给他们拜年,好不好?”
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林薇在他怀里点了点头,抽噎着说:“我就是……忍不住……”
“我知道。”吴迪用指腹擦去她的眼泪,“以后想家了,我们随时就回。现在交通方便,一脚油门的事儿。”
在他的安抚下,林薇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她知道自己有些失态,但这份在新婚第一个除夕对原生家庭的强烈依恋,似乎又是如此自然而然。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村子里迎接新年的鞭炮声就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硝烟味。吴迪知道林薇心里惦记着,所以一改往年可能要睡个懒觉的习惯,早早地就起床收拾。
他换上新衣服,又催促着林薇:“快点收拾,咱们早点去给爸妈拜年。”
林薇有些惊讶,随即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她明白,这是吴迪体谅她的思家之情。她迅速洗漱,化上淡妆,穿上那件回门时穿的红色连衣裙,外面套上大衣,整个人显得精神又喜庆。
两人跟吴迪爷爷奶奶、爸妈拜了年,收了厚厚的红包(按照习俗,新媳妇第一年有重礼),又匆匆吃了几个象征团圆的汤圆,便提着早已准备好的拜年礼物——好烟好酒、滋补品和水果,开车出发了。
清晨的乡村道路格外宁静,偶尔有走家串户拜年的人群,见到他们的车,都会友善地点头示意。车子驶入林薇家所在的村镇,那种“回娘家”的亲切感扑面而来。
院门虚掩着,吴迪和林薇提着东西走进去,林爸爸正在院子里扫地,林妈妈则在厨房忙碌,准备招待可能上门拜年的客人。
“爸,妈!新年好!”林薇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比昨天视频时自然了许多。
林爸林妈闻声回头,看到女儿女婿这么早就到了,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哎哟!这么早就来了!新年好新年好!”林妈妈放下手里的活计,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快步迎上来,拉着林薇的手,眼里的笑意藏都藏不住。林爸爸也放下扫帚,笑着招呼吴迪进屋。
这一次,林薇没有再掉眼泪。熟悉的环境,父母真切的关怀,以及吴迪陪伴在侧的支持,让她心中充满了踏实的幸福感。她陪着妈妈在厨房说话,打下手,听着妈妈念叨亲戚邻里间的趣事;吴迪则陪着林爸爸喝茶,聊着新年计划和最近的新闻。
中午,林妈妈张罗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比回门那天更加用心。席间,气氛轻松而融洽。林薇看着父母脸上满足的笑容,看着吴迪与父亲相谈甚欢,心里那份因出嫁而产生的疏离感,似乎在这一次次的回归与相聚中,慢慢消融。她开始体会到,结婚不是割裂,而是多了一个家,多了一份牵挂,也多了一条连接的纽带。
从大年初二开始,吴迪和林薇便进入了密集的“走亲戚”模式。按照老家的规矩,新婚夫妻第一年,要给双方重要的亲戚长辈一一拜年,这既是礼数,也是新家庭成员正式亮相、被家族接纳的过程。
他们开着车,载着年礼,穿梭在相邻的村镇之间。先去的是吴迪家的舅舅、姑姑、姨娘家,接着是林薇家的叔伯、舅舅、姨妈家。
每到一处,都是类似的热闹场景。亲戚们热情地迎出来,说着“新女婿来了!”“新媳妇真俊!”之类的吉利话。落座后,便是敬烟、奉茶、端上准备好的糖果点心。长辈们会关切地询问他们的工作、生活,给出一些过来人的建议和祝福。吴迪和林薇则恭敬地应答,送上新年祝福和礼品。
林薇起初还有些拘谨,尤其是在吴迪家的亲戚面前,生怕举止不当失了礼数。但亲戚们的热情和善意很快让她放松下来。她学着吴迪的样子,礼貌地称呼每一位长辈,适时地递上茶水,微笑着倾听那些带着浓浓乡音和烟火气的家常闲谈。
她发现,这种走亲访友,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是一种情感的流动和网络的巩固。她听到了许多吴迪小时候的趣事,也对两边的家族脉络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她“吴迪媳妇”的身份,在一次次的问候、寒暄和笑脸中,被不断地确认和强化。
吴迪始终在她身边,偶尔在她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某位远房亲戚时低声提醒,在她被长辈们过于热情的问题问得有些招架不住时,巧妙地接过话头。他的体贴和周到,让她感到安心。
日子就在这样忙碌而充实的拜年中飞逝。今天去东家,明天去西家,车轮碾过乡间小路,车窗外的风景大同小异,但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温情和故事。不知不觉,日历翻过了一页又一页,春节长假竟已接近尾声。
这个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在喧闹的鞭炮、丰盛的宴席、络绎不绝的拜年人流和车轮的辗转中,一晃而过。
晚上,躺在婚房的大床上,林薇常常觉得脚底发麻,是白天站立行走过多的缘故。但身体虽是疲惫的,心里却是充盈的。她回想这短短几天,从出嫁时的泪洒衣襟,到回门时的离愁别绪,再到如今能从容地以新身份穿梭于两个家族之间,她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快速的蜕变。
吴迪侧身看着她,轻声问:“累坏了吧?”
林薇摇摇头,往他怀里靠了靠,声音带着倦意,却满是安宁:“累,但是……感觉真好。”她顿了顿,补充道,“好像,我们真的成了一家人了。”
窗外,或许还有零星的鞭炮声响起,为这个忙碌而幸福的新年,做着最后的注脚。新的一年,就在这身份的流转、情感的沉淀和共同的奔波中,真正地开始了。
喜欢平凡的大多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平凡的大多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