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这座帝国的心脏,在秋日惨淡的阳光下,如同一位被重重围困的巨人,沉默而压抑。朱红色的宫墙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墙外,是士气如虹、旌旗招展的明军,以及越来越多聚集而来、翘首以盼的京城百姓;墙内,则是死寂与绝望蔓延,仅剩的数千清军残部如同困兽,在多铎的严令下,依托宫墙做最后的挣扎。
劝降的呼喊声已经持续了一日一夜,如同无形的锤击,不断敲打着宫内守军本已脆弱的神经。满汉之间的矛盾在绝境中愈发凸显,一些汉军旗士卒眼神闪烁,已有动摇之态。然而,多铎以其积威和身边最忠诚的满洲巴牙喇亲兵,强行弹压着一切不稳的迹象。
“陛下,城内仍无投降迹象。”史可法眉头紧锁,“多铎似有顽抗到底之心。据城内最后传出的零星消息,其正在焚烧部分文书档案,并有破坏宫殿的迹象!”
朱慈烺眼中寒光一闪。他绝不能坐视祖宗留下的宫阙毁于一旦,更不能容忍多铎狗急跳墙,毁坏中华文明的瑰宝。
“看来,不动用雷霆手段,是无法让这头困兽清醒了。”朱慈烺的声音冰冷,“传令王大锤,火龙炮准备!目标——午门!给朕轰开这扇门,但尽量控制落点,减少对主体建筑的损毁!”
“遵旨!”传令兵飞奔而去。
很快,数门被军械总管王大锤精心改良过的重型“火龙炮”,在大量步兵盾牌的掩护下,被缓缓推至阵前,黑洞洞的炮口在夕阳余晖下闪烁着幽冷的光泽,精准地瞄准了午门那厚重无比的门扉和门楼。炮手们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最后的装填和角度调整。
宫墙之上,负责守卫午门的清军将领看到了明军阵前的动静,尤其是那几门散发着死亡气息的重炮,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声嘶力竭地命令部下准备防御。箭矢、火铳、乃至几门架在门楼上的小型火炮,都对准了下方。
“放!”随着王大锤亲自挥下的令旗。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猛然炸响,仿佛天崩地裂!沉重的炮弹带着炽热的尾焰,如同陨星般狠狠砸向午门!
刹那间,木屑混合着砖石碎块冲天而起!厚重的午门在如此猛烈的轰击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门板上瞬间出现了巨大的破洞,门楼一角更是被直接削去,上面的清军惨叫着跌落。硝烟与尘土弥漫,遮蔽了半个天空。
一轮齐射过后,午门已是一片狼藉,虽然未被完全摧毁,但防御能力已大打折扣。
“火铳手,压制城头!飞龙索准备!登城队,上!”李定国不失时机地下达了突击命令。
早已蓄势待发的明军精锐,如同潮水般涌向残破的午门。密集的铳弹如同雨点般射向宫墙,压制得清军抬不起头。数十条飞龙索带着铁爪,精准地抛上了墙头,矫健的明军士卒口衔利刃,如同猿猴般攀援而上!
惨烈的登城战在午门一线爆发。残存的清军也知道这是最后关头,拼死反抗。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每一寸城垛都在进行着残酷的争夺。不断有人从高高的城墙上坠落,生命的消逝在此刻显得如此廉价。
就在午门激战正酣之际,承天门(今天安门)方向也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赵文远不顾肩伤,指挥另一路明军发起了猛攻,牵制了大量清军兵力。
紫禁城的防线,在明军多点开花的猛攻和绝对的火力优势下,终于开始动摇、破裂。
而此时,在紫禁城深处,武英殿内,气氛更是降到了冰点。多铎面色铁青,听着各处传来的坏消息,殿外越来越近的喊杀声如同催命符一般。
“王爷!午门快守不住了!明狗……明军已经有人登上城头了!”一名浑身是血的军官连滚爬爬地冲进来禀报。
“废物!”多铎一脚将其踹翻,眼中充满了血丝和疯狂。他猛地看向一旁被几个嬷嬷和太监护着、脸色苍白的小皇帝福临(顺治)。
“走!”多铎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声音嘶哑而决绝,“不能落在朱慈烺手里!我们从神武门走!去辽东!回盛京!”
他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条隐秘的、通往神武门的路线和少量接应的精锐骑兵,是他为自己和顺治保留的最后生机。
“可是……太后……”小皇帝福临惊恐地看向后宫方向。
“顾不了那么多了!”多铎粗暴地打断,一把拉起福临,“再不走,谁都走不了!带上玉玺!快!”
在一片混乱和绝望的哭喊声中,多铎裹挟着年幼的顺治皇帝,在一队最为忠心的白甲巴牙喇兵护卫下,如同丧家之犬,仓皇地穿过重重宫苑,向着北面的神武门逃去。他们将这座曾经象征着无上权力、如今却已成为巨大囚笼的紫禁城,以及城内尚在抵抗的部下和来不及带走的皇室成员,彻底抛弃在了身后。
夕阳,正将最后一抹余晖洒在紫禁城金色的琉璃瓦上,凄艳如血。
喜欢日曜南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日曜南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