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暮色刚漫过雁归村的土坯房,村头老槐树上就挂起了两盏红灯笼 —— 是陆承泽用红纸糊的,里面点着煤油灯,昏黄的光透过红纸,把树下的空场照得暖融融的。村民和流民们捧着自家的年馍、炒豌豆,从四面八方聚过来,有的坐在石头上,有的靠在槐树干上,连最冷的西北角都挤满了人 —— 这是流民们在雁归村过的第一个除夕,没人想缺席这份 “团圆”。
“除夕得守岁,熬到子时,能保来年平安!” 老村长捧着个粗瓷碗,里面盛着热乎的糜子粥,挨个儿给大伙添,“今年咱村扛过了痢疾,保住了谷子,流民兄弟也安了家,这碗粥得一起喝,沾沾福气!” 老周接过粥,眼眶有点红 —— 去年除夕,他还带着家人在逃荒路上,啃着冻硬的糠馍,今年却能捧着热粥,坐在暖融融的灯笼下。“俺去年这时,还在给人帮工换口饭吃,没想着今年能在雁归村过年,还能有粥喝、有馍吃。” 他声音有点哑,狗蛋爹赶紧拍了拍他的肩:“老周哥,别说过去的苦了,咱现在有地种、有家住,明年再跟着陆知青种新粮,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张婶带着刘嫂,把刚煮好的素馅饺子分给大伙 —— 饺子馅是白菜、豆腐混着碎豌豆,虽然没肉,却煮得鲜香。“这饺子得蘸点醋,俺家存的老陈醋,香得很!” 张婶给刘嫂递醋瓶,刘嫂却先给身边的小石头夹了个:“小石头,快吃,这饺子里包了颗豌豆,吃到的人明年能多收粮!” 小石头咬开饺子,果然吃到颗豌豆,高兴得跳起来:“俺吃到了!明年俺要帮着种豌豆,收好多好多!” 狗蛋也急着找饺子里的豌豆,两个孩子的笑声把灯笼都晃得轻轻颤动。
趁大伙吃饺子的间隙,陆承泽从怀里掏出张纸 —— 是县农技站寄来的 “晋豌 4 号” 种子说明,上面写着播种时间、行距要求。“开春后,咱在示范田套种晋豌 4 号,这种子耐旱,还能给谷子当肥料,我已经跟农技站约好,正月十五就能把种子运来。” 他把纸铺在石头上,老周、狗蛋爹赶紧凑过来,用手指点着纸上的行距:“俺们开春就把地翻好,按这尺寸拉绳,保证种得匀!” 晚秋也补充:“我家的‘壮芽种’已经晒好了,到时候掺在谷种里,出芽率肯定高,李叔还说要在田边种薄荷,防蚜虫。” 几个人围着枝头,连子时快到了都没察觉,直到老村长喊 “快到子时了,准备放爆竹!”,才笑着散开。
子时的钟声(是李大夫家的旧钟,敲了十二下)刚响,陆承泽就点燃了一挂小爆竹 —— 是公社分的年礼,只有二十响,却炸得格外热闹。爆竹声里,老村长掏出个布包,里面是染红的糜子粒:“这是‘压岁钱’,每户抓一把,染红的糜子,象征来年粮满仓!” 流民们赶紧伸手抓,刘嫂抓了一把,小心地放进兜里:“俺要带回去给娃装在枕头下,盼着娃明年不生病、能吃饱!” 老周抓了两把,一把自己留着,一把塞给陆承泽:“陆知青,俺们没啥能谢你的,这把糜子你拿着,盼着你明年教俺们种出好粮!”
守岁到后半夜,大伙才陆续散去,灯笼却依旧挂在槐树上,照着空场里的欢声笑语。晚秋和陆承泽最后离开,两人并肩走在村巷里,灯笼的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明年开春,咱先修支渠,再种示范田,肯定能多收粮。” 陆承泽的声音透着笃定,晚秋点点头,摸了摸贴身处的桃木梳 —— 梳齿间似乎还沾着年馍的甜香,“嗯,流民们都盼着种地,咱们一起帮他们把日子过稳。”
年初一的清晨,天刚亮,雁归村的村巷里就响起了拜年声 —— 流民们带着自家做的小礼物,挨家挨户拜年。刘嫂带着 “谷穗窗花”,先去了张婶家:“张婶,给您拜年!这窗花贴在窗上,盼着您明年多收粮!” 狗蛋爹拿着个小木勺 —— 是他用槐木刻的,去了老村长家:“村长,给您拜年!这勺子您用着盛粥,盼着您身体好!” 老周则带着几个流民青年,去了陆承泽的住处,手里捧着袋炒糜子:“陆知青,给您拜年!这炒糜子您饿了吃,盼着您明年教俺们种好新豌豆!” 村民们也热情地回礼,有的给流民孩子塞块年馍,有的给流民妇女递点醋,村巷里的拜年声裹着暖意,把清晨的寒气都冲散了。
正拜得热闹,公社的王干事骑着车来了,车后座绑着个布包,里面是新的农技手册。“给大伙拜年!顺便带个好消息 —— 公社明年要搞农技推广,优先给留村知青配农技工具,承泽,你要的喷雾器、测土仪,正月十五就能送来!” 王干事把手册递给陆承泽,眼里满是期待,“你们村今年示范田种得好,明年争取当公社的农技示范村!” 陆承泽接过手册,心里满是踏实 —— 有了工具,有了种子,还有村民和流民的支持,明年的春耕肯定能顺利。
傍晚时分,拜年的热闹渐渐散去,村民和流民们都回到自家,开始准备正月里的活计 —— 有的晒谷种,有的修农具,有的整理春耕的绳子。
喜欢饥荒年代种田忙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饥荒年代种田忙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