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太阳,比往日要更亮堂几分。
家属院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从天不亮就响彻日上三竿。
硫磺与硝烟的气味四处飘散。
这就是年味。
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裳,口袋里塞满糖果和瓜子,像快乐的小鸟在院子里追逐打闹。
大人们则换上最体面的衣裳,脸上挂着喜气洋洋的笑容,挨家挨户地串门拜年。
“张大姐,过年好啊!”
“哎呦,李政委,新年好新年好!快进屋坐,吃块糖!”
“高健,你小子可以啊,这身新军装真精神!”
“嫂子你可别夸他了,他尾巴都要翘上天了!”
简单的问候与爽朗的笑声,构成了这个新年最朴实的乐章。
肖芷涵和顾言洲也起了个大早。
肖芷涵穿上一件婆婆特地为她做的大红色棉袄,映衬得她肌肤胜雪,明艳动人。
顾言洲则穿着崭新的军装,肩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身姿挺拔如松。
两人并肩站在院子里,郎才女貌,登对得就像画里走出来的人。
这引来了不少善意的调侃和羡慕的目光。
张桂芬看着自己的儿子儿媳,嘴巴都快咧到耳根子后头去了。
张桂芬逢人就夸,那股骄傲劲儿藏都藏不住。
按照老家的规矩,大年初二要回娘家。
一大早,顾言洲就从外面推回来一辆崭新的二八大杠自行车。
车子擦得锃亮,后座上还绑了一个厚厚的软垫子。
“妈,芷涵,咱们今天得早点出发,去外婆家路远。”
顾言洲一边说,一边将大包小包的年礼,结实地捆在车子的横梁和后座上。
有给外婆买的麦乳精和新棉布,有给舅舅带的首都好酒,还有给表弟表妹们准备的糖果和文具。
满满当当的,承载着他们对亲人真挚的心意。
张桂芬看着儿子准备的这一切,欣慰地点了点头。
她这个儿子,以前是个闷葫芦,什么事都放在心里。
现在娶了芷涵,是越来越会心疼人,也越来越周到了。
“路上骑慢点,注意安全。”张桂芬叮嘱道。
“知道了,妈,你放心吧。”顾言洲应了一声。
肖芷涵坐上自行车后座,轻轻环住了丈夫的腰。
顾言洲的身子僵了一下,随即放松下来。
“坐稳了。”
他低声说完,脚下用力一蹬,自行车便平稳地驶出了家属院。
冬日的风虽有些寒冷,吹在脸上却很清新。
从城里到乡下的路,还是那条坑洼的土路。
但肖芷涵的心情,却和来时完全不同了。
她靠在顾言洲宽阔的后背上,看着两旁掠过的田野和村庄,心里很安宁踏实。
这里,有她最敬爱的亲人,有她最坚实的后盾。
这里,是她的根。
骑了近两个小时,他们终于远远看到了外婆家那个小小的村落。
村口的大槐树下,几个孩子正在玩耍,看到他们,立刻大声喊了起来。
“姑姥姥!姑姥爷!芷涵表姑回来啦!”
孩子们清脆的童声像信号弹一样,瞬间引爆了整个村子的热情。
还没等他们骑到家门口,外婆和舅舅、舅妈,就已经迎了出来。
“哎呦,我的乖外孙女,可算把你们给盼来了!”
外婆拉着肖芷涵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眼眶都有些湿润。
“快进屋,快进屋,外面冷。”
舅妈热情地接过他们手里的东西,嘴里埋怨着:“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太见外了。”
顾言洲被舅舅拉着,一个劲儿地夸他有出息,是顾家的骄傲。
屋子里早已烧得暖烘烘的。
桌子上摆满瓜子、花生和各种自家做的点心。
表弟表妹们围着肖芷涵,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小脸上满是崇拜和好奇。
肖芷涵拿出给他们准备的压岁钱和糖果,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
屋子里一片快活。
中午的饭菜,丰盛得像过节。
小笨鸡炖蘑菇,红烧鲤鱼,自家灌的香肠,还有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白菜猪肉馅饺子。
外婆不停地给肖芷涵和顾言洲夹菜,把他们的碗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多吃点,看你这孩子,在外面读书肯定吃了不少苦,都瘦了。”外婆心疼地说。
肖芷涵摸了摸自己的脸,笑着说:“外婆,我没瘦,还胖了呢。”
顾言洲在一旁,也难得放下了军官的架子。
他陪着舅舅,喝着自家酿的米酒,聊着村里的收成和国家的大事,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淳朴的家庭氛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肖芷涵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她清了清嗓子,对外婆和舅舅说:“外婆,舅舅,我这次回来,除了看望你们,还有一件正事想跟你们商量。”
她一开口,饭桌上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看着她,不知道她要说什么。
肖芷涵从随身的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本子。
“这是我放假前,在学校图书馆查的资料,还有我自己做的一些规划。”
她把本子递给了舅舅。
“我们村子,守着后山这么好的资源,每年就靠着地里那点收成过日子,太可惜了。”
“我查过了,我们后山那片林子里,长着好几种可以入药的草药,销路都很好。”
“还有山上的那股泉水,我带了样本回首都化验过,是难得的优质矿泉水,城里人最喜欢这个。”
“另外,我们这里的土质和气候,非常适合种植一种叫黑木耳的经济作物,投入小,见效快,而且有专门的收购商,不愁卖不出去。”
肖芷涵的话,像一颗颗重磅炸弹,在饭桌上炸响。
外婆和舅舅都听得目瞪口呆。
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却从来没有想过,那些在他们眼里不起眼的山山水水,竟然都是宝贝。
舅舅翻看着肖芷涵的本子,越看越心惊。
那上面,不仅有物种介绍、市场分析,甚至还有初步的成本核算和利润预估。
条理清晰,数据详实,一看就是下了大功夫的。
“芷涵,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舅舅有些颤抖地问。
“当然是真的。”肖芷涵肯定地点了点头。
“舅舅,我想,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合作社,把村里的人都组织起来。”
“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干。”
“赚了钱,按照股份分红,保证比大家辛辛苦苦种一年地,要强得多。”
肖芷涵目光自信。
这不是她一时兴起,而是她经过深思熟虑,规划了很久的蓝图。
她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更要带着这些真心爱护她的亲人,一起过上好日子。
外婆听着外孙女的这番话,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她只知道自己的外孙女有出息,考上了首都的大学,却没想到,她心里还时时刻刻惦记着这个家,惦记着村里的乡亲们。
舅舅沉默了。
他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让他种地,他是一把好手。
但让他搞这些新名堂,他心里没底。
“这个,能行吗?”他有些犹豫。
“万一要是赔了,那可咋办?”
“是啊,这可是要投钱进去的,风险太大了。”舅妈也在一旁担忧地说。
村里人,思想保守,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恐惧和不信任。
就在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顾言洲开口了。
“舅舅,舅妈,我觉得芷涵的这个计划,可行性很高。”
他的话语沉稳,让人信服。
“首先,她做的前期调研非常充分,这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其次,启动资金的问题,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
顾言洲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推到舅舅面前。
“这里面,是芷涵在厂里拿的奖金,还有我的一部分津贴。”
“我们把它作为第一笔启动资金,投进去。”
“我们相信这个计划,也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就算最后真的失败了,也亏的是我们自己的钱,绝不会让乡亲们吃亏。”
顾言洲的话,掷地有声。
他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妻子的支持,也打消了舅舅和舅妈最后的顾虑。
舅舅看着桌上的信封,又看了看眼前的外甥女和外甥女婿,眼眶一热。
他猛地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好!”
他大声说。
“就冲你们这份心,舅舅就陪你们疯一把!”
“干了!”
这个决定,就在这个小小的农家院里,就在这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桌上,被定了下来。
它像一粒种子,即将在这片贫瘠但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出灿烂的花。
接下来的几天,肖芷涵和顾言洲也没有闲着。
他们先是去拜访了赵秀莲和高健、周红一家。
家属院里的生活,依旧热闹。
赵秀莲的儿子已经会走路了,虎头虎脑的,非常可爱。
周红生了一对龙凤胎,高健每天抱着孩子,乐得像个傻子。
大家聚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生活中的喜悦和烦恼,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孩子们最高兴,因为肖芷涵和顾言洲给他们准备了丰厚的压岁钱和首都带来的新奇糖果。
在和朋友们的相聚中,肖芷涵也感受到了久违的放松和快乐。
但她的心里,始终牵挂着那个刚刚萌芽的致富计划。
她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
喜欢年代:穿书八零,军官老公动心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年代:穿书八零,军官老公动心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