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暗流涌动与“加担子”
楚晓雅离开书房后,那扇厚重的红木门轻轻合拢,将内外隔绝成两个世界。
书房里恢复了寂静,只有落地钟钟摆规律的“滴答”声,更衬得这份寂静深沉。台灯的光晕笼罩着书桌一角,楚明远独自坐在宽大的扶手椅里,身影在光与影的交界处显得格外凝重。
女儿最后那番坚定甚至带着倔强的话语,还在他耳边回响。
“我的事我自己处理……”
“我相信林风不是那样的人……”
“我会找机会问清楚……”
楚明远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轻轻敲击着,节奏缓慢而沉稳。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深邃的眼眸中却翻涌着复杂的思绪。作为父亲,他担忧女儿的单纯和执着会让她受到伤害;作为一方大员,他更警惕任何可能打破现有平衡、引入不可控变量的因素。林风这个年轻人,如同一颗突然投入湖面的石子,其与京城何家可能的牵扯,让他不得不慎重对待。
直接打压?那是下下之策,不仅显得气量狭小,更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关注。更何况,林风目前看来确实有能力,在基层也做出了成绩,无端压制一个能干事的年轻干部,于公于私都说不通。
放任不管?更不可能。女儿的态度已经表明她不会轻易放手,而林风与何家的关系暧昧不明,必须摸清底细,加以掌控。
沉思良久,楚明远眼中的犹疑渐渐被一种决断所取代。他需要一种更巧妙、更符合他身份和策略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既不能显得刻意,又要达到观察、试探甚至引导的目的。
他缓缓坐直身体,伸手拿起了书桌上那部红色的内部保密电话。听筒传来轻微的电流声。他熟练地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通。
楚明远没有寒暄,直接开口,声音平稳,带着一种居高临下、不容置疑的权威:
“关于安隆县那个县长,林风……”
他略微停顿,仿佛在回忆相关信息,语气客观,听不出任何个人情绪。
“嗯,我这边了解到的一些反馈显示,这个年轻干部,能力确实还是不错的。在基层历练了几年,经验也算扎实,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路比较清晰。”
他的话语像是上级领导在客观评价一个下属,充满了公事公办的意味。
“对于这样的年轻干部,”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带着培养后辈的考量,“我们不能总让他们待在舒适区。年轻人嘛,正是干事业的时候,还是得多压担子,多经历一些复杂局面,才能成长得更快,肩膀才能更硬嘛。”
他再次停顿,给对方消化和领会意图的时间,然后才抛出核心指令,语气随意却带着分量:
“你们那边看看,近期市里或者省里,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具有一定挑战性、能锻炼人的任务或者项目?”
他特别强调了几个关键词:
“可以考虑让他牵头负责一下。独当一面,才能更好地检验成色。”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表面上,是领导对有潜力干部的重视和培养,是正常的组织安排。但“压担子”、“复杂局面”、“检验成色”这些词语,却又暗藏机锋。这“担子”是机遇也是考验,这“复杂局面”需要能力更需要站队和智慧,这“检验”的结果,将决定林风未来的道路。
“嗯,好,你们先斟酌一下,拿个初步方案。” 楚明远最后说了一句,便挂断了电话。
他放下听筒,身体向后靠进椅背,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这一步棋已经落下,接下来,就是静观其变。他要看看,这个林风,到底能挑起多重的担子,又会在复杂的局面中,做出怎样的选择。
与此同时,远在数百公里外的安隆县。
县政府大楼里,林风刚刚结束与苏晓梅那通温馨的电话。敲定了周末的见面,让他连日来紧绷压抑的心情舒缓了不少,嘴角还带着一丝未散的笑意。办公室窗外,夜幕已经降临,县城零星亮起灯火,宁静而平凡。
然而,这份短暂的轻松并未持续多久。
办公桌上的那部红色内部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铃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林风收敛心神,深吸一口气,拿起听筒。
“喂,您好,我是林风。”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而略显公式化的男声,是市委办公厅的一位副秘书长。
“林风同志,你好。通知你一个事情。”
对方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根据省委关于深化省际交流、互学互鉴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市委研究决定,近期将组建一个乡村振兴工作交叉调研小组,赴邻省江州市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考察学习。”
林风凝神细听,心中微动。跨省调研,这通常是级别较高或者重点培养的干部才会参与的任务。
副秘书长继续说道:
“经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决定由你担任这个调研组的组长,全面负责此次考察活动。”
组长的身份,让林风心中又是一凛。这意味他不仅要参与,更要主导,承担责任。
“这次调研活动,规格较高,意义重大。要求调研组深入实地,认真学习借鉴江州市在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
对方的语气严肃起来:
“调研结束后,要形成一份高质量的、有深度、有见地的调研报告,直接报送市委、省委相关领导审阅。报告的质量,直接反映我们市的学习成果和工作水平,市委主要领导非常重视。”
“林风同志,希望你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圆满完成这次调研任务,拿出真正有分量的成果来。”
电话那头的指示清晰而明确,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请市委放心,我一定认真准备,全力以赴,保证完成任务!”林风立刻表态,声音坚定。
“好,具体安排和人员名单,办公厅后续会正式行文下发。你先有个准备。”
“咔哒”一声,电话挂断。
听筒里传来忙音,林风缓缓将听筒放回座机,眉头却不自觉地微微蹙起。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窗外漆黑的夜空,陷入了沉思。
这任务,来得太突然了。
跨省调研,组长,直接向市委甚至省委汇报的高规格报告……这一切,都超出了他一个普通县长常规的工作范畴。这显然不是一项普通的公务安排。
是机遇吗?无疑是。这等于给了他一个在更高层面展示能力的舞台,如果做得好,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为什么是他?
安隆县在乡村振兴方面虽有成效,但并非全市最拔尖的。市里、省里比他资历深、级别高、所在县区成绩更突出的干部大有人在。
这背后,有没有其他的意味?
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刚刚离开不久的北京,想起了卓枫那双深邃难测的眼睛,想起了那番关于“眼光放长远”的点拨,也想起了楚晓雅……以及她那位位高权重的父亲。
这道突如其来的、分量不轻的“担子”,是正常的培养锻炼,还是某种意味深长的试探?是福,还是祸?
一种微妙而复杂的预感,在他心中蔓延开来。他感觉自已仿佛站在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而发令枪,似乎并非完全由自己掌控。
窗外的夜色,愈发深沉了。
(第135章 完)
喜欢寒门政道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寒门政道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