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月用许墨给她买的毛巾擦了脸,又把店长递来的另一条新毛巾给许墨,俩人揣着毛巾,“新人换手巾”的环节算是完成了。
许墨眯着眼睛盯向店长:“姐,您这不会还有结婚用的搪瓷盆子吧?”
许墨本来是想开个玩笑,谁能想到她真有啊:“哈哈,老弟,你算是猜对了,有!”
“咱们这一带,结婚可不能少搪瓷盆啊,看老弟这样子,好像还没买呢吧,来一个?”
“嗯,麻烦姐拿来看看吧!”
店长走到里面,很快就拿出几个搪瓷盆。
这些搪瓷盆,全是盆身白釉,盆边红釉,经典老式搪瓷盆!
在盆身一圈,用红釉上着精美的花纹,底部有三种图案,一种是龙凤呈祥,一种是大朵牡丹,还有一种,就是典型喜字。红色的“喜”字占据了整个盆底,外面是一圈红色釉子圆圈。
店长特意拿出来六个盆子,每样图案两个,方便许墨挑选。
“老弟,搪瓷盆两块钱一个,要哪种?”
许墨看向李清月,眼神示意:“清月,你选一个!”
李清月还是第一次被人带出来又买新衣服,又梳头,又洗脸,感觉见了不少世面,心情开朗了,以前的不愉快,顾虑,似乎都忘掉了。
“这个吧!”
白嫩的小手,指向了那个带着红色“喜”字的盆子。
“嘿嘿,清月,咱俩太默契了,跟我想的一样!”
今天是他们结婚登记的日子,这“喜”字搪瓷盆,是最经典的代表婚姻的脸盆,许墨本就想选这一款。
这一款,年代感最为充足,让许墨看了也更加安心。
“老弟,两块钱一个!”
许墨翻了翻口袋,他带的还有零钱,就付给店长两块八。
刚要拿着搪瓷盆走,许墨又被店长叫住:“等等老弟,今天大婚,搪瓷盘,痰盂儿,茶杯啥的,都买了没?没买不如直接在我这呗!”
许墨有点头皮发麻,心里直道:“丫这剃头店确定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干脆改成结婚用品一条龙店就是了呗?”
“姐,那些东西,您这店都有?”
店长笑颜如花:“哈哈,有,全都有。老弟若是还没买,不如一下在这儿买全,免得受累跑别处了嘛!”
“得,搪瓷盘两个,痰盂一个,茶杯两个吧。”
搪瓷盘一个是四毛,痰盂六毛,茶杯一个是三毛,加起来,刚好又是两块钱。
许墨没有零钱了,抽出一张大团结:“姐,您这有竹篓子没?”
这话问得店长有点尴尬:“咳咳,老弟,咱这儿结婚的家里寻常用具是有,但不是啥都有哈!竹篓子没有。”
“那喜被呢?被子也有的话,也省得我别处买了。”
店长终于又摇摇头:“被子属于布类,我这……没有经营资格,哈哈!”
“行,这些东西都给我吧!”
许墨抱着这一堆东西,心里想着赶快出去买个竹篓,一下子全装进去。
真是想啥来啥,刚一出门,旁边就是卖竹篓的。
卖竹篓的是个老篾匠,见许墨抱着东西出来,连忙停下手里正在编的一个竹篓,笑嘻嘻道:“小伙子,买了这么多东西啊,拿个竹篓来装吧。竹篓一块钱一个!”
许墨不禁有点傻眼:“呵呵,大爷,这种情况,您是没少见吧!”
“哈哈,买了我闺女的喜事用具,少不得买我的竹篓,早就习惯了!”
许墨:“……”
谁能想到,这特么还是父女俩?
关键,刚刚那大姐,还不给自己老爹做推荐,连“旁边买竹篓”这话都没说。
这是真自信顾客肯定会买她爹的竹篓啊!
“好,来一个!”
许墨付一块钱,买了竹篓,将所有东西都装了进去。
“媳妇,你背着来试试不?”
许墨笑着对李清月使了个眼色。
李清月家也有个竹篓,经常出门都会背上,是她“合作伙伴”,也是她最喜欢的东西。
主要是装啥都方便,装赶海得的海货,从海边捡来哄妹妹的贝壳,要的饭等等……
但她家的竹篓,早就烂的不成样子了,她做梦都想拥有一个新的竹篓!
这么新的竹篓,李清月还没有背过,她立刻就来了兴致:“嗯嗯,我背一下!”
许墨帮她背上竹篓,手触摸到她的肩膀,帮她调整了一下背起来的高度。
这个过程,许墨跟她有一点亲密接触,这也是从那晚之后,他第一次跟她有肌肤上的接触。
李清月沉浸在喜悦里,并没有排斥!
“嗯,真漂亮!”
背竹篓的李清月,更显出不同的韵味,让许墨忍不住想起了一个角色。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箩筐……”
许墨侵略性的目光注视在她的身上,让李清月有点不好意思,顿时红了脸:“我们快走吧!”
“对对,赶紧照相去,照完相,登了记,就妥了!”许墨顺势拉起李清月的小手,呼吸也跟着有点紧张,“然后,咱们就去买肉买菜,好准备晚宴!”
“对了,咱们还得买一床喜被!”
李清月没有拒绝许墨的牵手,但她还是下意识哆嗦了一下。
许墨感觉到,连忙松开了手。
有些事情,还是不能太着急,一切都需要水到渠成才好!
想到这,许墨又找那大爷买了一个背篓,自己背上:“清月,背篓里的东西不重,你先背着。等再买了东西,我背,那会重些!”
说着,二人就来到了白沙镇民政局的门口。
民政局的办公室是三间大瓦房,走进去之后,里面摆放着整齐的桌椅。
民政局分三个办公区域,一个是信息审查处,在最外面,一个是照相区域,在正中间,最里面则是结婚证认领处。
许墨拿出证明信,审查过双方的信息之后,审查处就将信件交给了最里面的工作人员,由他们拿出空白的结婚证本根据信息填证,等待贴照片,加钢印。
这期间,就有工作人员引着二人拍结婚照片。
拍照区域用架子固定着一架胶片相机,许墨特意留意了一下,是海鸥205型号相机。
这款相机是七十年代生产的,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还比较流行,前身是上海205,后身是83年的凤凰205,此时还没有出现!
“好,凑近一点,脑袋稍微贴一贴。”
“对,就这个姿势,不错!”这工作人员貌似也挺会说话,“郎才女貌!”
随着快门键按下,结婚照就拍好了。
二人等了半个小时,结婚照洗了出来,黑白的照片,两个清纯的男女青年,少女漂亮,男人帅气,非常般配。
工作人员确认了姓名,贴上照片,钢印啪啪两声盖上,许墨也随之松了一口气:“妥了,尘埃落定。”
“交工本费哈,八毛。”工作人员慵懒道。
喜欢重生1980:我赶海打渔成首富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1980:我赶海打渔成首富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