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府衙西侧的跨院,往日里总是静悄悄的,如今却骤然热闹起来。朱漆大门上新挂了块牌匾,黑漆鎏金的“打拐办”三个字,笔力遒劲,在秋日的晨光里泛着沉敛的光,像是无声宣告着这座城池对拐卖恶行的宣战。
跨院之内,原本闲置的房间被重新规整,正厅设为议事堂,两侧厢房分别辟为卷宗室与接待室。几张新制的梨木案几靠墙摆放,案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墙角的铜炉里燃着淡淡的檀香,驱散了往日的尘味,添了几分肃穆。谢浩楠负手立在正厅中央,目光扫过屋内忙碌的身影,眉宇间带着几分凝重,却又难掩一丝期许。
“大哥,”苏墨大步流星地走进来,一身藏青色劲装衬得他身形挺拔,脸上带着风尘,却眼神明亮,“最好是从府衙调拨二十名捕快,然后再从军营挑选一些侦查能力强的精锐,身家清白、身手过硬之人,随时能听候差遣。”
谢浩楠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旁正在整理文书的谢玥。她今日换了一身月白色的襦裙,长发挽成简单的发髻,仅用一支玉簪固定,褪去了往日的娇俏,多了几分沉静干练。案几上,她正将一叠空白的卷宗分类摆放,指尖纤细,动作有条不紊。
“此次成立打拐办,关乎无数家庭的安危,容不得半分懈怠。”谢浩楠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先前你二人追查人贩子团伙时,便已显露过人之处。谢玥心思缜密,过目不忘,最擅梳理信息、查漏补缺;苏墨处事果决,通晓官府流程,且与人打交道极有分寸,擅长协调各方。”
他顿了顿,目光在二人脸上依次掠过,语气郑重:“所以,我决定将打拐办的具体事宜托付给你们。谢玥,你负责后勤管理与寻亲信息登记,务必将每一位寻亲者的情况记录详实,整理成册,以便后续核查比对;苏墨,你负责与府衙各房、军营及周边州县对接,协调兵力调度,传递消息,确保信息畅通无阻,遇事能及时调配人手。”
谢玥闻言,放下手中的卷宗,抬眸看向谢浩楠,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兄长放心,玥儿定不辱使命。每一份信息,我都会仔细核对,绝不让任何一个细节遗漏。”她深知,寻亲者口中的每一个特征,都可能是找到亲人的关键,哪怕是一句模糊的描述、一个细微的胎记,都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容不得半点马虎。
苏墨亦拱手领命:“属下遵命!定当协调好各方关系,确保打拐办与府衙、军营无缝衔接,绝不耽误查案时机。”他因为父亲苏文渊与谢浩楠的关系,与苏州府各级官吏及周边军营将领多有交集,深知沟通顺畅的重要性,此事交给他,确实再合适不过。
谢浩楠看着二人胸有成竹的模样,心中稍定。他补充道:“除此之外,你二人对拐卖案的线索本就极为敏感,后续线索追查一事,也由你们主导。若发现可疑迹象,可直接调动院中人手,走访排查,无需事事向我报备,务必抓紧每一条线索,争取早日解救被拐之人。”
“是!”二人异口同声地应道,眼神中满是斗志。
分工既定,三人便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谢玥率先将接待室整理妥当,在案几上摆放好笔墨、印泥与厚厚的空白卷宗,又特意让人打了一盆清水,备好干净的布巾,方便寻亲者擦拭泪水、平复心绪。她深知,前来寻亲的人,大多历经煎熬,满心都是伤痛与期盼,多一分耐心与体贴,或许就能让他们多一分倾诉的勇气。
没过多久,接待室的门便被轻轻推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扶着门框,颤巍巍地走了进来。她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双眼红肿,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破旧的百家布,布上绣着一朵歪歪扭扭的莲花。
“姑娘,我……我来寻我的孙儿。”老妇人声音哽咽,话未说完,眼泪便滚落下来。
谢玥连忙起身,上前轻轻扶住老妇人,将她引到椅子上坐下,又倒了一杯温热的茶水递过去:“老人家,您别急,慢慢说。您孙儿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什么时候丢的?”
老妇人接过茶杯,双手微微颤抖,喝了一口热茶,情绪才稍稍平复了些。“我孙儿叫小石头,丢的时候才三岁,今年该五岁了。”她哽咽着说道,指腹摩挲着手中的百家布,“他左眼角下面有颗小小的红痣,笑起来的时候特别明显。那天我带着他在巷口玩,转身买个糖的功夫,孩子就不见了……我找了两年,找遍了苏州城,都没有消息……”
谢玥一边认真倾听,一边飞快地在卷宗上记录:姓名,李小石(小名小石头);年龄,五岁;失踪时间,两年前;外貌特征,左眼角下方有一颗小红痣;失踪地点,苏州城西南巷口……她不仅记录下老妇人所说的关键信息,还细细询问了小石头失踪时穿的衣物、喜欢的玩具、说话的语气等细节,生怕有任何遗漏。
“老人家,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力帮您寻找小石头。”谢玥将卷宗仔细收好,起身安慰道,“您留下一个联系方式,若是有消息,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您。”
老妇人连忙报出自己的住址,又对着谢玥深深鞠了一躬:“姑娘,拜托你们了,求求你们一定要帮我找到孙儿,我老头子临死前都念叨着孩子……”
送走老妇人,谢玥看着卷宗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心中泛起一阵酸楚。她定了定神,将这份卷宗归入“待核查”类别,又继续等待下一位寻亲者。
与此同时,苏墨正在府衙与刑房对接。刑房主事李大人看着手中的公文,眉头微蹙:“苏小公子,不是我不配合,只是近期府衙积案颇多,捕快人手本就紧张,你这一下子调走二十人,后续其他案件怕是难以推进啊。”
苏墨早有准备,从容道:“李大人,打拐之事关乎民生安定,若是任由人贩子猖獗,不仅会有更多家庭破碎,还可能引发民怨,影响苏州城的稳定。”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大人放心,打拐办办案讲究精准高效,不会无故占用捕快太久。若是府衙有紧急案件,打拐办的人手亦可临时调配协助,绝不会耽误大人办案。”
李大人闻言,思索片刻,缓缓点头:“你说得有道理。行,我这就签字,让捕快们即刻到打拐办报到。”
解决了府衙的人手问题,苏墨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军营。军营将领赵将军已经总兵谢浩楠授意,听闻打拐办需要精锐人手,当即拍板:“苏公子,你尽管放心,我这就挑选十名最得力的手下,随你前往打拐办。这些人不仅身手好,还懂追踪侦查,定能帮上大忙。”
苏墨拱手致谢:“多谢赵将军!”
往返奔波一日,苏墨回到打拐办时,天已擦黑。跨院内灯火通明,谢玥仍在卷宗室忙碌,案几上已经堆满了厚厚的卷宗,每一本都记录得密密麻麻。
“回来了?”谢玥听到脚步声,抬头看向苏墨,眼中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明亮,“今日一共接待了八位寻亲者,我都已经记录成册,你看看。”
苏墨走过去,拿起一本卷宗翻看,只见上面字迹工整,信息详实,连寻亲者无意中提到的细节都被一一记录在内。“你做得很好。”他由衷地赞叹道,“府衙与军营的人手已经全部到位,明日我们便可开始对这些寻亲信息进行梳理,排查线索。”
谢玥点点头,将最后一本卷宗收好:“我已经将所有寻亲者的信息按失踪时间、地点进行了分类,明日我们可以先从失踪时间较近、地点集中的案件入手,或许能更快找到突破口。”
第二日一早,谢玥与苏墨便召集了打拐办的所有人手,在议事堂召开会议。苏墨将众人分成五个小组,每组六人,分别负责苏州城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的排查工作。“各组务必仔细走访辖区内的客栈、当铺、码头、偏僻小巷等人员流动大或容易藏匿的地方,留意可疑人员,尤其是那些行踪诡秘、带着不明孩童的人。”
他顿了顿,继续强调:“若发现线索,切勿轻举妄动,立刻派人回禀,我们再商议抓捕方案,务必确保被拐孩童的安全。”
谢玥则将整理好的寻亲信息分发给各组:“这是近期的寻亲名单,上面有失踪孩童的外貌特征、失踪地点等信息,大家随身携带,排查时留意比对,一旦发现相符的孩童,立刻上报。”
各组人员领命后,即刻分散前往各个区域开展排查工作。谢玥与苏墨则坐镇打拐办,随时接收各组传回的消息,同时继续接待前来寻亲的民众。
日子一天天过去,打拐办的工作渐渐步入正轨。谢玥每日埋首于卷宗之中,将不断新增的寻亲信息分类整理,与旧卷宗进行比对,试图从中找到关联。她发现,有三起失踪案的失踪地点都集中在城西的码头附近,失踪时间均在每月的十五前后,这一发现让她心中一动,立刻将情况告知了苏墨。
苏墨得知后,当即调派两组人手,重点排查城西码头及周边区域,尤其留意每月十五前后往来的可疑人员。与此同时,他还与码头的管事取得联系,了解过往船只的情况,希望能找到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个月后,一组排查人员在城西码头附近的一间破旧民房外,发现了可疑情况。民房内时常传来孩童的哭声,门口有两名男子轮流看守,行踪诡秘。排查人员不敢贸然行动,立刻派人回打拐办禀报。
苏墨接到消息后,当即召集人手,亲自带队前往城西码头。他让人先悄悄包围了破旧民房,自己则与几名身手矫健的捕快潜伏在附近,观察情况。待摸清看守人员的作息规律后,苏墨一声令下,众人迅速行动,一举制服了两名看守的男子,成功闯入民房。
民房内,昏暗潮湿,三名衣衫褴褛的孩童蜷缩在角落,脸上满是恐惧。苏墨见状,心中一紧,连忙让人上前安抚孩童,同时仔细核对他们的特征。
除了这起案件,另一组人手在城南的一处偏僻村落排查时,也发现了线索。村里一户人家两年前突然多了两个来路不明的孩童,平日里从不允许孩童出门。排查人员察觉异常后,立刻上报。苏墨与谢玥商议后,决定亲自带队前往村落核查。
经过一番细致的询问与核实,确认这两个孩童都是以前失踪的两名孩童。原来,这户人家因自身没有子嗣,便通过人贩子买了这两个孩子。苏墨当即依法将人贩子及买主抓获,解救了两名孩子。
其中一名男孩左眼角下方的小红痣,与老妇人描述的小石头一模一样。
“孩子,别怕,我们是来救你们的。”苏墨放缓语气,轻声说道。
与此同时,谢玥接到苏墨传回的消息,立刻找出相关卷宗进行核对。当确认其中一名孩童便是小石头时,她第一时间派人前往老妇人的住处报信。
当老妇人赶到打拐办,看到那个熟悉的小小身影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飞奔过去将孩子紧紧搂在怀里,放声痛哭:“小石头,我的孙儿,奶奶终于找到你了!”
小石头起初还有些胆怯,待看清老妇人的面容,渐渐回忆起什么,稚嫩的声音带着哭腔:“奶奶……”
一旁的谢玥看着这感人的一幕,眼眶微微泛红。这些日子的辛苦与疲惫,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满的成就感。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打拐办便接到了数十起寻亲求助,成功破获两起小型拐卖案,解救了五名被拐儿童。消息传开后,苏州城内的百姓纷纷称赞,不少人专程来到打拐办,送上锦旗与感谢信。
这一日,谢浩楠来到打拐办视察,看到院内整齐排列的卷宗,听到各组人员有条不紊地汇报工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们做得很好,短短一个月便取得了这样的成效,实属不易。”
谢玥递上整理好的工作总结,语气谦逊:“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梳理线索,加大排查力度,争取解救更多被拐的孩子。”
苏墨也说道:“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人贩子的活动规律,接下来会重点针对这些线索展开追查,希望能端掉更多拐卖团伙。”
谢浩楠点点头,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锦旗,上面“为民除害,功德无量”八个字格外醒目。“打拐之路任重道远,切不可掉以轻心。”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但我相信,只要你们各司其职,默契配合,定能守护好苏州城的安宁,让更多家庭团聚。”
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打拐办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案几上厚厚的卷宗,也照亮了众人眼中坚定的光芒。前方的路或许充满荆棘,但他们必将义无反顾,为每一个被拐的孩子,寻到回家的路。
喜欢被偷的人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被偷的人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