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僵局被林逸以雷霆手段打破,沈家低头,王家倒戈,新政如同破开冰层的春水,开始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迅速蔓延。
水力纺纱机在克服了初期的技术难题后,开始小批量生产。
当第一匹由新式纺纱机织出的、质地均匀细密的棉布上市时,立刻引起了轰动!其低廉的价格和优良的品质,对传统丝绸和麻布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尝到甜头的商人们不再观望,纷纷挥舞着银票,想要购买新式纺纱机或入股相关产业。林逸顺势推出了“专利授权”和“技术入股”模式,既保护了发明权益,又快速汇聚了发展资金,更将越来越多的本地势力绑上了新政的战车。
水泥的应用也从漕运河道,扩展到了官道修缮和城墙加固。一条条平整坚固的水泥路开始连接起苏州府下属的各县,商贸流通效率大增。曾经被沈家把持、淤塞严重的河道被疏浚加固,漕运能力提升,运费下降,百姓负担减轻。
顾青舟等被林逸提拔起来的寒门官员,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能力。他们深入民间,丈量土地,清查隐户,推行新的农业税法和商税法案,虽然触动了部分既得利益者,但在林逸的强力支持和新产业带来的巨大利益面前,这些阻力都被一一化解。
江南的赋税,在改革后的第一个季度,就实现了惊人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是健康的,源于生产力的提升和商业的活跃,而非对百姓的盘剥。
消息传回京城,户部尚书捧着报表,老泪纵横:“陛下!江南……江南活过来了!此乃盛世之兆啊!”
皇帝看着那远超预期的税收数字,以及附带而来的、关于江南民生改善、市面繁荣的报告,心中豪情万丈!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盛富庶的大周王朝,正在冉冉升起!
而这一切,都源于他那“病中多思”的侄女——林逸!
“拟旨!”皇帝声音洪亮,“庆王世子林逸,督抚江南,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加封太子太保,赏双亲王俸!江南新政所有有功人员,论功行赏!”
圣旨抵达苏州时,林逸正在视察一座新建的水力织布作坊。听着太监宣读完那满是褒奖和厚赏的圣旨,她面色平静地谢恩,内心却并无太多波澜。
【太子太保?虚名而已。双亲王俸?我现在也不差钱。】她更在意的,是江南这片试验田的成功,证明了她所推动的变革方向是正确的。
【是时候回京了。】她看着眼前忙碌的作坊和远处初具规模的水泥码头,心中思忖,【江南模式需要总结推广,下一步全国性的改革也需要规划。而且……京城那边,恐怕也不会让我一直游离在外。】
太子虽然支持改革,但随着她功劳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高,难保不会心生忌惮。其他派系更是虎视眈眈。她必须回去,亲自坐镇,稳住朝堂大局。
她将江南的后续事宜,交给了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的顾青舟和王崇山等人,并留下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和应急方案。然后,她带着部分核心工匠和积累的经验数据,启程返京。
庆王世子、太子太保林逸,凯旋归京!
这一次的迎接场面,远比她南下时更为盛大。太子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在城外迎接。百姓夹道欢呼,争相一睹这位年仅十七岁,却已立下不世之功的“少年”英雄。
林逸端坐马上,一身亲王世子蟒袍,身姿挺拔,面容虽仍显稚嫩,但眉宇间已多了几分沉稳和威严。她微笑着向道路两旁的百姓挥手致意,引得欢呼声更甚。
【这阵仗……有点夸张了啊。】她内心其实有点不适应这种被万众瞩目的感觉,但表面上依旧维持着从容。
太子林承稷迎上前,笑容满面,亲自为她牵马,语气亲热无比:“逸弟!辛苦了!江南大捷,扬我国威,壮我社稷!孤与父皇,皆以你为荣!”
“太子殿下过誉,此乃臣侄分内之事,仰仗陛下洪福,太子殿下支持,以及江南军民同心。”林逸客气地回应,滴水不漏。
两人并肩入城,一副兄友弟恭的和谐景象。但林逸能感觉到,太子那热情的笑容之下,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距离感。
【功高震主啊……】她在心里叹了口气,【哪怕这个‘主’是太子,也一样。今后的日子,得更加小心了。】
入宫面圣,又是一番褒奖和赏赐。皇帝看着眼前这个越发沉稳干练的“侄儿”,心中欣慰之余,也有一丝复杂的情绪。逸儿成长得太快了,快得让他这个皇帝都有些措手不及。
“逸儿,江南之事,你处置得极好。”皇帝勉励道,“如今回京,正好帮伯父参详一下,下一步,这新政该如何在全国推行?还有北疆,虽暂稳,但边患未除,军备不可松懈。”
林逸知道,皇帝这是又要给她加担子了。她早有准备,将自己对全国改革的初步构想和盘托出:
“陛下,江南模式,核心在于‘科技驱动’与‘利益共享’。臣侄以为,下一步,当在全国遴选合适州县,推广新式农具、兴修水利、鼓励工商。可设立‘格物院’,专司各类新技术研发与推广。
军备方面,连弩与震天雷需持续改进,并探索将其与骑兵、步兵结合的新战法。此外,臣侄在江南时,对造船之术略有‘心得’,或可设计更大、更坚固之战舰与商船,一则巩固海防,二则助力海外贸易……”
她侃侃而谈,从农业到工业,从军事到商业,思路清晰,规划长远。
皇帝听得连连点头,眼中异彩连连。他发现自己这个侄女,不仅有点石成金之能,更有统筹全局之才!
“好!就依你所奏!格物院之事,由你牵头筹建!全国新政推行,你亦需多多费心!”皇帝当场拍板。
接下来的日子,林逸变得更加忙碌。
她以太子太保的身份参与朝会,就各项国策发表意见。她筹建格物院,网罗天下能工巧匠和奇人异士,将系统兑换的和自己“琢磨”出的各类技术,分门别类进行研究、优化和推广。她参与军事改革,推动新式装备的列装和战术演练……
她就像一颗迅速崛起的政治新星,光芒万丈,无人能及。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尽管林逸尽量低调,尽量将功劳分润给太子和其他大臣,但她那无法掩盖的才华和皇帝毫不掩饰的信重,还是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嫉妒和敌视。
一些保守派的老臣,对她那些“奇技淫巧”和“与民争利”的政策颇有微词,只是碍于皇帝和太子的态度,暂时隐忍不发。
而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见她权势日盛,也开始心思活络,想要投靠,或者……暗中使绊子。
这一日,林逸在格物院与工匠们讨论一种新式望远镜的研磨技术时,太子身边的一个心腹太监悄悄来传话,说太子请她过府一叙。
林逸心中微动。太子私下找她,所为何事?
她安排好格物院的事务,来到了东宫。
太子林承稷在书房接待了她,屏退了左右。
“逸弟,坐。”太子神色似乎有些疲惫,亲自给她倒了杯茶。
“谢太子殿下。”林逸依言坐下,静待下文。
太子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逸弟,你可知,近日朝中,关于你的非议……颇多。”
林逸心中了然,面上却故作惊讶:“哦?不知臣弟做错了什么,惹得诸位大人不满?”
太子看着她那“无辜”的样子,叹了口气:“有人说你权柄过重,结交大臣,恐非国家之福。也有人说你兴起的那些工坊,挤占了良田,使得农夫弃耕从工,动摇国本。更有人……拿你的身世做文章。”
“身世?”林逸眼神一凝。
太子压低了声音:“有流言说……你并非皇叔亲子,而是……而是当年沙场遗孤,被皇叔抱养,混淆皇室血脉!”
此言一出,书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林逸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终于……来了吗?】她内心冷笑,【攻击我的政策不成,就开始人身攻击,甚至想动摇我的根基?这一招,可真够毒的!】
她放下茶杯,抬起头,迎向太子探究的目光,语气平静无波:“太子殿下相信吗?”
太子被她那清澈而坦荡的目光看得有些不适,移开视线,道:“孤自然不信此等无稽之谈!只是……人言可畏。逸弟,你如今树大招风,还需……谨慎些为好。”
他这话,看似关心,实则也是一种提醒和……警告。
林逸站起身,对着太子深深一揖:“臣弟多谢太子殿下提醒。臣行事,但求问心无愧,于国于民有利。至于那些流言蜚语……”她直起身,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清者自清。若有人想借此兴风作浪,臣……也绝非任人拿捏之辈!”
她身上陡然散发出的那股自信与锋芒,让太子都为之一怔。
看着林逸告辞离去的背影,太子林承稷坐在椅子上,眉头紧锁,心情复杂。
他这个“弟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也……越来越难以掌控了。
而离开东宫的林逸,坐在回府的马车上,脸色沉静。
【看来,京城这潭水,比江南更深。】她摩挲着袖中的袖箭,眼神锐利,【想玩?那我就陪你们好好玩玩!看看是你们的阴谋诡计厉害,还是我的‘心声’和‘科技’更胜一筹!】
喜欢渣男从良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渣男从良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