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轻工局那栋压抑的大楼里出来,李卫国感觉肩头的千斤重担仿佛卸去了一半。阳光洒在身上,带着初冬难得的暖意。他并非天真地认为郑处长态度的缓和就意味着万事大吉,官场上的较量从来都是暗流汹涌,但他成功地将最凶猛的一波攻势挡了回去,并且为青山联合社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和发展空间。
与县政府的小王干事分开后,李卫国立刻赶往展览馆。洽谈会已近尾声,不少展商开始撤展,现场显得有些凌乱。他找到自家那个不起眼的展位时,小张和那名年轻社员正在小心翼翼地收拾着皮样和那几枚承载着最初梦想的钥匙扣。
“李总!”看到李卫国回来,两人都松了口气,小张连忙汇报,“上午又有几个客商来问,都留了联系方式,主要是对皮料感兴趣。那个意大利客商又来了次,拿了枚钥匙扣走,说做个纪念。”
李卫国点点头,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通过此次洽谈会,青山联合社虽然没能立刻拿下大额订单,但成功地在一些目标客户心中留下了“独特、天然、高品质皮料供应商”的印象,这本身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收拾一下,我们下午就去买回去的车票。”李卫国果断下令。省城之事已了,他归心似箭。联合社内部改革方兴未艾,与陈嘉佑的合资意向也需要尽快回去落实细节,启动报批程序,他必须坐镇中枢。
“这么急?”小张有些意外。
“家里一堆事等着。”李卫国言简意赅,“这里的局面已经打开,后续的跟进,可以通过信件和电话联系。重要的是把我们自己的内功练好。”
几人迅速收拾好展品,办理完撤展手续。走出展览馆,李卫国最后回望了一眼这座几天来承载了无数机遇、交锋与压力的建筑,心中并无留恋,只有更加清晰的目标。
就在他准备前往车站时,脚步却不由自主地顿住了。他想起苏晚晴。此次省城之行,若非她数次关键信息相助,他绝无可能如此顺利地破局。于公于私,离开前,都应该去当面道个别。
他让小王干事和小张先去车站买票,自己则再次来到了苏晚晴工作的涉外宾馆。这一次,他没有打电话,而是请前台传话,说古塬县的李卫国来访。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苏晚晴很快从楼上下来。她似乎刚忙完工作,脸上带着一丝倦意,但看到李卫国时,那双沉静的眼眸还是亮了一下。
“要走了?”她走到近前,轻声问道,语气里没有太多意外。
“嗯,下午的车。”李卫国看着她,“省城的事,基本办完了。这次,多亏有你。”
苏晚晴微微摇头:“我也没做什么,只是传递了些消息。关键还是你自己应对得当。”她顿了顿,看向他,“合资的事情,有把握吗?”
“意向达成了,算是开了个好头。但后面具体的协议、报批、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恐怕也不会太平静。”李卫国没有隐瞒,“回去后,得抓紧把联合社内部理顺,把根基打得更牢。”
“根基确实最重要。”苏晚晴表示赞同,她沉默片刻,像是下了某种决心,从随身带着的挎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递给李卫国,“这个,你带回去看。”
李卫国接过信封,入手微沉,里面似乎装的不止是信纸。“这是?”
“一些我整理的,关于合资企业法律法规、合同注意事项的资料,还有几份国外皮具品牌的画册和产品介绍。”苏晚晴语气平静,“或许对你接下来的工作有点参考价值。画册是我托人从外面带回来的,小心保管。”
这份礼物,远比任何言语都更显珍贵和用心。李卫国能想象到,在信息闭塞的年代,收集这些东西需要花费多少心力。他紧紧握着信封,心中暖流涌动,千言万语哽在喉头,最终只化作一句:“谢谢!这份心意,我记下了。”
苏晚晴浅浅一笑,目光掠过他略显疲惫却更加坚毅的脸庞:“路上小心。以后……常通信。”
没有缠绵的告别,没有逾越的承诺,只有一句“常通信”,却仿佛包含了无尽的信任与期盼。
“好。”李卫国重重点头,“你也多保重。在省城……一切顺利。”
目光交汇,彼此都能读懂对方眼中的欣赏、关切与那份无需言说的默契。片刻后,李卫国毅然转身,大步离去,没有再回头。他知道,儿女情长并非当下主旋律,他们都有各自的道路要去拼搏,而这份在困境中萌发、于并肩中滋长的心意,唯有在各自变得更好的未来,才能有更坚实的着落。
赶到车站与小王、小张汇合,登上北归的绿皮火车。随着汽笛长鸣,车轮滚动,省城的高楼广厦渐渐被抛在身后,窗外的景色重新变得空旷而熟悉。
李卫国靠窗坐着,打开苏晚晴给的那个信封。里面果然是厚厚一叠整理得条理清晰的中文资料,涉及合资企业的政策红线、合同关键条款解析、以及常见的谈判陷阱。还有几本印刷精美的外文画册,虽然看不懂文字,但那些皮具产品的设计、色彩搭配和拍摄风格,都让他眼前一亮,仿佛推开了一扇窥见外部世界的窗户。
他仔细地收好这些资料,如同收藏起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望。然后,他闭上眼,开始在脑海中梳理回到古塬县后急需处理的各项事宜:合资意向的细节完善与正式协议起草、联合社内部计件制的全面推行与问题总结、新工坊的扩建进度、钥匙扣等小产品的改进与试生产、与德国、意大利等潜在客户的后续联系……
千头万绪,却条理分明。他不再是那个刚刚穿越过来、面对烂摊子一筹莫展的李卫国了。如今的他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并肩作战的伙伴、以及虽然微小却充满希望的未来。
火车呼啸,承载着归心似箭的游子,也承载着一个正在徐徐展开的、名为“锦绣”的宏大画卷。前路或许仍有坎坷,暗处或许仍有冷箭,但李卫国的心中,已充满了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开创未来的决心。
锦绣未央,路在脚下。
他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喜欢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