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招待所薄薄的窗帘,唤醒了几乎彻夜未眠的李卫国。他用冷水狠狠洗了把脸,驱散了些许疲惫,眼神却锐利如初。桌上那份墨迹已干的合资意向书初稿,便是他应对当前危局的利剑。
上午九点,古塬县计委副主任老周和县政府办公室一名精通政策的干事,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省城,与李卫国在招待所碰头。李卫国将情况再次做了简明扼要的汇报,并将那份意向书初稿递了过去。
老周仔细翻阅着意向书,当看到注册地、生产基地、品牌使用、原料采购、技术权益等关键条款都明确倾向于维护古塬县和青山联合社的利益时,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甚至露出一丝激赏。
“卫国同志,干得漂亮!”老周放下意向书,用力一拍大腿,“这份意向书,简直就是对那些暗地里使绊子的人最有力的回击!合资我们欢迎,但前提是必须有利于我们地方发展,有利于集体和社员!你这几条,句句都钉在了点子上!”
“周主任,现在的问题是,省轻工局那边的报告可能随时会出来。我们必须抢在前面,把这份意向书的内容,尤其是这些维护集体利益的条款,主动向上级汇报,争取支持,堵住他们的嘴!”李卫国沉声道。
“没错!”老周深以为然,“来之前杨书记已经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你们,保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局面!我看,我们分头行动!我立刻带着意向书去找省计委的熟人,先从计划口子把情况汇报上去,争取支持。你和县政府的小王,带着意向书,直接去省轻工局!”
“去省轻工局?”李卫国目光一凝。
“对!就去轻工局!”老周语气坚决,“不能等他们打上门来,我们要主动上门,把事情摆到桌面上!用这份意向书,告诉他们,我们古塬县引进外资,是有原则、有底线、有章法的!看他们还能说出什么话来!”
这是要主动出击,直捣黄龙!李卫国瞬间明白了老周的意图,心中豪气顿生:“好!就按周主任说的办!”
事不宜迟,三人立刻分头行动。老周前往省计委,李卫国则和县政府的小王干事,拿着意向书和相关材料,直奔省轻工局。
省轻工局的大门,比县委大院更加气派,也更多了几分衙门的威严。通报、登记、等待……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漫长。李卫国面色平静地坐在接待室的长椅上,心中却已绷紧。他知道,即将面对的,很可能就是那份不利报告的起草者,是隐藏在幕后的对手。
终于,他们被请进了一间办公室。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姓郑的处长,正是之前去古塬县调研的吴处长的下属,也是传闻中那份报告的主要执笔人之一。郑处长四十多岁年纪,戴着黑框眼镜,面色严肃,带着一股知识分子的清高和机关干部的刻板。
“古塬县的同志?有什么事吗?”郑处长语气平淡,带着疏离。
“郑处长,您好。”李卫国不卑不亢,开门见山,“我们是古塬县青山皮革工贸联合社和县政府的代表。这次来,主要是向省局汇报我们联合社在省城洽谈会上,与外商洽谈合资的最新进展。”
“合资?”郑处长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似乎对这个词有些敏感。
“是的。”李卫国将那份意向书初稿双手递上,“这是我们与新加坡陈氏企业集团初步达成的合资意向书。请郑处长过目。”
郑处长接过意向书,慢条斯理地翻看起来。起初他的表情还带着审视和不以为然,但看着看着,他的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翻阅的速度也慢了下来。他的目光在“注册地古塬县”、“生产基地设在联合社”、“品牌包含‘青山’字样”、“原料优先从联合社采购”、“技术专利共享”等条款上停留了许久。
李卫国清晰地看到,郑处长的眉头越皱越紧,手指甚至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
“这份意向书……”郑处长终于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李卫国,“条款……很具体啊。看来,你们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引进外资是大事,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和集体利益,不敢不慎重。”李卫国坦然迎着他的目光,“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合作可以,但必须互利共赢,必须确保核心技术不流失,集体资产不损失,地方经济能真正受益。这份意向书里的每一条,都是基于这个原则 negotiated 出来的。”
他特意用了“negotiated”这个英文词,既显示了专业性,也暗示了谈判的艰难与己方的据理力争。
郑处长沉默了片刻,似乎在重新评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他原本接到某些“暗示”,要敲打一下这个不守“规矩”的基层联合社和那个过于突出的个体背景的负责人。他酝酿的报告里,也确实准备了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的论述。然而,眼前这份意向书,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将他报告里那些基于揣测的风险,打得粉碎!
人家白纸黑字,把维护地方和集体利益的条款写得明明白白,你还能说什么?说他们可能损害集体利益?证据呢?难道要指责他们“过分”维护了集体利益?
“嗯……看来,你们的工作做得还是很扎实的。”郑处长的语气缓和了不少,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引进外资,探索合作新模式,是好事。省局的态度一直是,既要鼓励探索,也要加强引导,规范管理。你们这份意向书,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考虑得比较周全,这个方向是对的。”
他话锋一转,又恢复了官方口吻:“不过,合资涉及方方面面,具体协议还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按程序报批。后续的工作,还是要细致,不能出纰漏。”
“请郑处长放心,我们一定依法依规,按程序办事。”李卫国知道,对方这是找台阶下了,攻势已经被瓦解。他趁热打铁道:“我们也希望省局领导能多关心指导我们这个基层试点,帮助我们把合资工作做得更好,真正成为带动地方发展的典范。”
郑处长点了点头,脸色好看了许多:“好的,意向书我们先留下研究。你们回去后,按程序抓紧推进吧。”
从省轻工局出来,外面的阳光格外明媚。小王干事长舒一口气,抹了把额头的汗:“李总,刚才可真是……我都捏了一把汗!不过,您真是太厉害了!那份意向书往那一放,郑处长都没话说了!”
李卫国笑了笑,没有多言。他知道,这只是暂时击退了对方的攻势,远未到高枕无忧的时候。但经此一役,他更加确信,在改革的浪潮中,唯有自身立得正、行得端,手里握有实实在在的成果和于理于法都站得住脚的依据,才能抵御来自各方的明枪暗箭。
利剑已然出鞘,以正视听。
接下来,便是要按照既定路线,稳步推进合资事宜,将这来之不易的局面,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
他抬头望向古塬县的方向,心中已然归心似箭。省城之行,目的已基本达到,是时候回去,将这里的收获与突破,转化为李家沟青山联合社下一个飞跃的起点了!
喜欢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