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未名湖畔的银杏叶开始泛黄,如同撒了一地的金币。
在这片金色中,“默默书屋”的生意却比秋天还要火热,成了燕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书屋设在陈默宿舍一角,原本只是个临时想法,如今却发展得有声有色。
几个简易书架塞得满满当当,不仅有二手教材、参考书,还有从各处搜集来的文学名着、流行杂志,甚至还有几盘热门磁带——beyond的《继续革命》、张学友的《真情流露》,以及正当红的林志颖《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
但最抢手的,还是陈默亲自整理的各科笔记和重点提纲。
“默哥!宏观经济学的笔记还有没有?哥们儿就差这个救命了!”一个男生气喘吁吁地跑进406,手里攥着钞票,“多少钱都行!”
赵国强一边清点着订单,一边头也不抬:“最后三本,五块一本,要的赶紧!默哥的亲笔笔记,考试保过神器!”
“我要!我要!”后来者急忙递钱,如获至宝地捧着那本手写复印的笔记走了。
李振坐在书桌前,正认真核对账本:“本周净利润87元5角,比上周增长23%。特别是陈默的《法学导论重点梳理》,已经加印两次了。”
陈默刚从图书馆回来,放下沉重的书包,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内心oS:“好家伙,前世996做牛做马,这辈子居然靠卖笔记发家?果然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啊...不过这场景怎么越看越像传销窝点?”
他清了清嗓子:“强哥,注意点影响,别喊得太大声。”
“好嘞老三!”赵国强压低嗓门,但脸上的兴奋藏不住,“俺们这生意比学校小卖部还火!要不咱扩大规模?整个北大连锁?”
陈默笑着摇头:“循序渐进,树大招风。”
内心oS:“前世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业务扩张太快容易死得更快,何况这还是在90年代的北大,太张扬了不好。”
他的担心很快成了现实。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孙伟提前回到宿舍,正好撞见赵国强在分发最新一批笔记,几个外系同学正排队交钱,场面好不热闹。
孙伟站在门口,脸色阴晴不定。
他刚刚从上海同乡会回来,听说了陈默在课堂上的风光,本就一肚子不快,现在看到这“非法经营”场面,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等最后一位顾客离开,孙伟冷冷开口:“生意不错啊,一天能赚多少?”
赵国强没听出话里的刺,乐呵呵道:“还行还行!多亏了老三的笔记好!孙伟你要不要也来一本?自家兄弟,打八折!”
孙伟嗤笑一声,走到自己的书桌前,故意摆弄那台索尼随身听:“不必了,我还不靠这个通过考试。”
当晚,孙伟罕见地没有出去社交,而是在宿舍观察了很久。
他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看着赵国强数钱时咧开的大嘴,看着李振一丝不苟地记账,看着陈默淡定地一边写新笔记一边接待同学...
第二天,孙伟开始行动了。
先是找到李振,故作随意地问:“李振,你法律系的,帮陈默做这个,不怕惹麻烦吗?学校好像不允许在宿舍经商吧?”
李振推了推眼镜,面无表情:“这是勤工助学项目,有备案的。”说完就继续看他的《法理学导论》,不再搭理。
孙伟吃了个软钉子,转而找到赵国强,试图用利益诱惑:“国强,你说你一个东北大汉,整天窝在宿舍卖书多没劲?跟我混,带你去见识真正的上海商圈!我爸认识不少企业家,随便介绍个兼职都比这个强。”
赵国强挠挠头,一脸憨厚:“孙伟,你的好意俺心领了,但老三对俺有恩,上学期微观要不是他帮忙,俺就挂科了,人不能忘本,是吧?”
孙伟脸色难看地走开了,内心oS:“两个蠢货!跟着个农村穷小子能有什么前途!”
又观察了两天,孙伟终于决定来硬的。
周四下午,估摸着陈默正在经济中心上课,孙伟带着宿舍管理员老王和学生会纪检部的干部来到了406宿舍。
“王老师,就是这里。”孙伟一脸正气凛然,“我们宿舍有人长期无证经营,严重影响宿舍秩序和安全!您看这一堆书,都是易燃品,万一着火怎么办?”
老王是个五十多岁的严肃老头,看着满屋子的书籍和排队的学生,皱起眉头:“这确实不像话!谁负责的?”
赵国强赶紧站起来解释:“王老师,俺们这是勤工助学,不是无证经营...”
孙伟打断他:“什么勤工助学?就是倒卖书籍笔记赚钱!还影响其他同学休息!我作为宿舍一份子,实在看不下去了!”
纪检部的学生干部拿出本子记录:“这种情况确实违反宿舍管理规定,负责人是谁?这些书籍我们要暂扣处理。”
就在这紧张时刻,陈默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怎么了这是?开宿舍会议怎么不叫我?”
他刚下课回来,书包里还装着新借的《制度经济学》专着。
孙伟像是找到了正主,立即指向陈默:“王老师,就是他主导的!陈默,你自己说,是不是在宿舍无证经营?”
陈默不急不躁地放下书包,看了看面色严肃的管理员和纪检干部,内心oS:“果然来了。孙伟啊孙伟,你这点小把戏,比我前世那个只会打小报告的同事还低级...”
他从书包内袋缓缓取出一份文件,递给管理员:“王老师,这是上学期获批的‘学生勤工助学试点’批复文件,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合规的。”
老王接过文件,戴上老花镜仔细查看,孙伟凑过去想看个究竟,脸色逐渐变得难看。
那确实是一份正式批复,盖着学生处和后勤处的红章,批准406宿舍作为勤工助学试点,开展图书借阅和学习资料交流服务,有效期一年。
陈默补充道:“我们所有收入都有详细账目,20%上交作为宿舍楼活动经费,30%作为勤工助学基金帮助困难同学,剩余50%才是参与同学的努力报酬。”
他看向李振,“账本给王老师看看。”
李振立即递上记录的账本,每一笔收支清晰可查。
老王的表情缓和下来,甚至露出一丝赞许:“嗯,做得不错嘛!既帮助了同学,又有规范管理。比某些小打小闹的强多了!”说着有意无意地瞥了孙伟一眼。
纪检干部也点头:“原来是这样,那没问题了,我们还担心是违规经营呢。”
孙伟脸色由红转白,支支吾吾道:“可是...这么多书,消防安全...”
陈微笑道:“这个我们也考虑了。”
他从书桌下拿出两个崭新的灭火器,“这是用盈利购买的,每个月底还会进行安全自查,孙伟同学关心宿舍安全是好事,下次可以直接跟我们沟通,不必劳烦王老师跑一趟。”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展示了准备充分,又暗示了孙伟小题大做。
老王满意地点头:“好!有准备、有规划、有担当!这才是北大学生该有的样子!”
他转向孙伟,语气严厉,“孙伟同学,关心集体是好的,但也要搞清楚情况再反映问题!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
孙伟被说得无地自容,只能连连点头:“是,是,王老师说得对,是我没了解清楚...”
一行人离开后,宿舍里安静下来。
赵国强长舒一口气:“妈呀,吓死俺了!老三,你啥时候搞的那个批复文件?俺咋不知道?”
陈默笑笑:“上学期末就申请了,预防万一。”
内心oS:“前世被合规部门折腾出条件反射了,干什么不先拿许可证?”
李振推推眼镜:“合规经营是长久之道,孙伟这次失算了。”
当晚,孙伟很晚才回宿舍,显然是在外头躲风头。
当他轻手轻脚进门时,发现陈默还在台灯下整理笔记。
“回来了?”陈默头也不抬。
孙伟嗯了一声,快速走向自己的床铺。
“孙伟。”陈默叫住他,放下笔,转身面对这位室友,“我知道你看不惯我,没关系,人各有志。”
孙伟僵在原地,没有回头。
陈默语气平静:“但我想说一句:心思用在正道上,比什么都强,你有资源、有能力,完全可以做出一番成绩,没必要搞这些小动作。”
赵国强在上铺假装打呼噜,实际上竖着耳朵听,李振的翻书声也停了下来。
孙伟背影僵硬,许久才憋出一句:“用不着你教训我。”
但声音里已经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陈默不再多言,回头继续写笔记。
内心oS:“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不过话说回来,前世我要是有这心态,也不至于被同事坑得那么惨...重生果然让人成长啊。”
第二天,“默默书屋”照常营业,甚至因为前一天的风波更加名声大噪——许多同学听说连宿舍管理员都认可了这个“勤工助学试点”,更加放心地前来光顾。
而孙伟明显收敛了许多,虽然还是那副高傲样子,但不再公然冷嘲热讽,回宿舍的时间也越来越晚。
一周后,陈默意外地发现书桌上多了一盒精致的上海点心,旁边有张纸条:“家里寄多了,分你们尝尝。——孙”
赵国强盯着那盒从未见过的精美点心,咽了咽口水:“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孙伟居然会给俺们带东西?”
李振谨慎地检查了包装:“应该是安全的,没有开封痕迹。”
陈默笑了笑,打开盒子分给两人:“吃吧,好歹是室友的心意。”
内心oS:“这就是进步,前世职场斗争你死我活,这辈子校园摩擦还能有转机...年轻真好。”
窗外,秋风吹落一树金黄,而406宿舍内的气氛,似乎也随着季节悄然发生着改变。
喜欢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