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燕园,金桂飘香,却也弥漫着一股学术竞争的硝烟味。
北大一年一度的“五四杯”跨学科论文大赛拉开了帷幕,这个以校庆日命名的赛事堪称校园学术界的奥斯卡——不仅奖金丰厚(特等奖高达1000元,相当于普通学生半年生活费),更重要的是荣誉极高,获奖者往往能够获得保研推荐、名师青睐甚至部委实习的宝贵机会。
海报栏前围得水泄不通,同学们热烈讨论着今年的主题:“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底金字的宣传海报上,还印着几位学术泰斗的题词,彰显着比赛的分量。
“老三!咱必须参加啊!”赵国强挤进人群,又奋力挤出来,兴奋地挥舞着宣传单,“特等奖一千块!够咱书屋干小半年的!”
李振推推眼镜,冷静分析:“根据历年数据,本科生获特等奖概率低于3.7%,大部分获奖者为研究生,但考虑到陈默的学术能力,这个概率可以修正到25%左右。”
陈默看着宣传单,内心oS:“这题目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啊!前世网上做研究的经验,加上重生者的上帝视角,不拿奖都对不起我被996虐出来的黑眼圈...”
他当即决定:“参加!我正好有个想法,把经济学、法学和政治学的视角结合起来,分析国企改革中的制度创新问题。”
说干就干。
陈默连夜赶出选题申报表,题目定为《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与创新:基于国企改革试点的多学科分析》,准备申报在“经济与法律交叉”类别。
然而就在申报截止那天,学生会学术部部长周瑞正微笑着坐在接收台后,看到陈默的申报表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陈默同学这个选题很有意思啊,”周瑞故作认真地翻阅着,“不过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法律,还有政治学视角...放在哪个单一类别都不太合适。”
他转头与几位工作人员“商议”后,一脸为难地说:“这样吧,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把你的论文放在‘概念模糊类’,由评审委员会特别审核,这样既能体现跨学科特色,也不会影响正常类别的评审。”
陈默挑眉:“概念模糊类?往届有这个类别吗?”
周瑞笑容不变:“今年新设立的,就是为了鼓励创新嘛!你放心,评审标准是一样的。”
内心oS:“一样才怪,这类论文都会分配给那个‘杀手王’初审,看你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所谓“杀手王”,是经济系的王守仁副教授,以严格古板、厌恶“花哨创新”着称,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学术就要有学术的样子!”不少学生的创新论文都折在他手上。
消息很快传开。赵国强气得直跳脚:“周瑞这龟孙子使阴招!啥‘概念模糊类’,明明就是穿小鞋!”
李振皱眉查阅规则:“章程中确实没有明确规定这个类别,但组委会确有分类裁量权。这种做法虽然不违规,但显然缺乏公平性。”
就连孙伟都难得地说了句公道话:“周瑞这事做得不漂亮。”不过说完就后悔了,赶紧补了一句,“但陈默那个选题也确实太哗众取宠。”
沈清急匆匆找到陈默,担忧地说:“我打听过了,那个王守仁教授特别严格,去年他初审的论文通过率不到10%!而且他最讨厌学生搞‘大杂烩’研究...”
陈默却笑了,而且笑得格外开心。
众人面面相觑,赵国强小心翼翼地问:“老三,气糊涂了?”
陈默摇头,眼中闪着兴奋的光:“不,我是高兴,周瑞这是送给我一个天大的机会啊!”
内心oS:“正愁怎么让论文脱颖而出呢,这就来了个神助攻!‘概念模糊类’?这不就是前世那些互联网黑话里的‘颠覆式创新’、‘跨界融合’吗?太对我胃口了!至于那个‘杀手王’...前世我遇到的甲方比这难搞多了!”
他立即调整策略,通宵达旦地完善论文。
不仅理论部分做得扎扎实实,还加入了详实的数据模拟和模型推演。
更绝的是,他连夜给老家县城的李伟父亲打了个长途电话。
“叔,厂子里最近是不是接了省机械厂的那批精密零件订单?对,我想把这个作为案例写进论文...放心,厂名和人名都会用化名...叫‘建国厂’是吧?好名字!”
于是,一篇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论文诞生了。
既有高深的经济学模型和法学分析,又有来自真实企业的第一手数据和案例支撑,甚至还大胆预测了国企改革的未来走向——当然是基于陈默的前世记忆。
论文提交截止日,陈默亲自将厚厚一摞打印稿送到组委会。
周瑞恰好也在,看到那本堪比专着的论文厚度,眼角抽搐了一下。
“陈默同学很认真嘛,”他勉强笑着,“不过王教授最讨厌堆砌篇幅的论文...”
陈默微笑回应:“都是必要的分析和数据,我相信王教授会认可的。”
内心oS:“认可不认可无所谓,关键是让所有人看到我的实力,前世给老板做汇报ppt,早就练就了用数据砸死人的本事!”
论文被送到了王守仁教授的办公室。
这位以严厉着称的老教授看到“概念模糊类”的论文,本能地皱起眉头:“又是学生搞的哗众取宠的东西!”
他漫不经心地翻开封面,准备随便看几眼就写拒稿意见。
然而十分钟后,他的坐姿变得端正;半小时后,他拿出了老花镜;一小时后,他开始做笔记...
“不可思议!”王教授拍案而起,吓了门口经过的研究生一跳,“一个本科生居然能写出这种水平的论文!”
他尤其被其中的“建国厂”案例所吸引:“这个案例数据详实,分析透彻,完全印证了理论推演!这是哪个企业?为什么我没听说过?”
第二天,王守仁教授亲自找到了组委会,激动地挥舞着陈默的论文:“这是谁指导的?哪个教授的学生?这篇论文必须进入终审!不,应该直接作为特等奖候选!”
组委会的工作人员都惊呆了——从来只见王教授毙论文,没见过他如此推崇一篇学生论文!
消息很快传遍院系。周瑞听到时,正在学生会办公室喝茶,当场呛得满脸通红:“什么?王教授极力推荐?还要做特等奖候选?”
他的心腹低声道:“主席,现在情况反而更糟了...因为是我们把论文分到‘概念模糊类’的,现在所有评委都好奇是什么样的论文能让‘杀手王’如此推崇,争相传阅呢...”
“啪!”周瑞手中的茶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弄巧成拙!完全是弄巧成拙!
果然,在接下来的评审中,陈默的论文成为了最大黑马。
几乎所有评委都惊讶于一个本科生能有如此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洞察力。
经济系的评委称赞其模型构建严谨;法学院的评委欣赏其对制度变迁的法学分析;甚至连政治学的老师都认为其中的权力-利益分析框架相当成熟。
终审名单公布那天,宣传栏前再次人山人海。
陈默的论文标题高居榜首,后面特别标注了“评审委员会特别推荐”字样。
赵国强兴奋地抱起陈默转了一圈:“默哥牛逼!我就知道你能行!”
李振认真地看着名单:“根据往届惯例,特别推荐的论文获奖概率高达79.3%。”
沈清站在人群外,看着被同学们围住的陈默,眼中满是钦佩和骄傲。
孙伟也来了,表情复杂地看着那个名字,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
而人群的另一端,周瑞勉强维持着风度,向陈默表示祝贺:“恭喜啊陈默同学,看来我们的分类决策是正确的,给了优秀论文脱颖而出的机会。”
陈默笑得人畜无害:“还要感谢周主席的特别关照。要不是被分到‘概念模糊类’,我也不会遇到王教授这样的知音。”
两人目光相交,空中仿佛有电光火石。
内心oS:“周公子,就你这点道行,放在前世连我们公司的宫斗剧第一集都活不过。不过谢谢你啊,省了我不少营销推广的功夫!”
当晚,陈默被王守仁教授请到办公室长谈两小时。
老教授一改“杀手王”的严厉,变得如同发现珍宝的收藏家,恨不得立刻收陈默为徒。
走出办公室,秋夜的凉风拂面,陈默深吸一口气,内心oS:“第一步走得不错,接下来就是拿下这个奖,然后...”
他望向南方,那里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更大的舞台还在等着呢。”
不知何时,校园广播站开始播放毛阿敏的《渴望》,悠扬的旋律飘荡在燕园的夜空:“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
喜欢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