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炮灰:苟住!别浪!活着万岁

有一口大锅

首页 >> 快穿炮灰:苟住!别浪!活着万岁 >> 快穿炮灰:苟住!别浪!活着万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兽世:一个仪式师的成神之旅贵女穿知青,我和退伍军官结婚了天之湮天机为道末劫将至:我为人皇镇压当世穿成农家子的漫漫科举路霸道总裁之夜总的小娇妻穿书后我的修炼之旅离婚后,我的绝世战神大老婆后悔了阑夜
快穿炮灰:苟住!别浪!活着万岁 有一口大锅 - 快穿炮灰:苟住!别浪!活着万岁全文阅读 - 快穿炮灰:苟住!别浪!活着万岁txt下载 - 快穿炮灰:苟住!别浪!活着万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92章 快穿之苟在六零9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9章 春回田垄春耕忙,新知青初来乍到趣事多

1962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要慷慨些。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干涸的土地吸饱了水分,变得松软湿润,田垄上冒出了嫩黄的草芽,柳枝抽出了新绿,整个红旗生产大队都浸在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里。

可这份生机并没有让村民们完全松口气——灾荒的余威还在,家里的粮缸依旧不算充盈,去年的收成只够勉强糊口,今年的春耕,是决定全年生计的关键。大家刚从冬闲中缓过劲,就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春耕里。

就在春耕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公社派来的新知青也到了。

这天上午,林依依正和罗卫东在地里翻土,就听到村口传来了拖拉机的轰鸣声——这在农村可是稀罕物,只有公社运输物资或者接送重要人员时才会用到。

“肯定是新知青来了!”罗卫东直起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咱们去看看?”

林依依点了点头,两人放下手里的锄头,跟着闻讯赶来的村民们一起,往村口走去。

拖拉机停在村口的大槐树下,车斗里下来了十个年轻人,五男五女,穿着统一的蓝色干部服,背着鼓鼓囊囊的行李,脸上带着混合着好奇、兴奋和不安的神色。他们大多十八九岁,皮肤白皙,眉眼间带着城里人的青涩,和常年劳作的村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公社的干部先跳下车,对迎上来的队长张铁柱说道:“张队长,这是分配到你们村的新知青,一共十个,都是城里来的学生,以后就交给你们照顾了。”

张铁柱连忙握住公社干部的手,笑着说道:“放心吧,领导!我们一定好好照顾知青同志们,让他们尽快适应农村生活!”

村民们都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新知青。张兰挤在人群前面,一边看一边跟身边的李秀莲说道:“你看这些知青,细皮嫩肉的,哪像是能干活的样子?怕是来遭罪的。”

李秀莲笑了笑:“刚下来都这样,慢慢磨练就好了,你看江浩他们,刚来的时候不也什么都不会,现在不也成了干活的好手?”

林依依的目光落在了新知青中间的一个姑娘身上。这姑娘长得眉清目秀,梳着两条麻花辫,眼神怯生生的,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布包,看起来格外文静。旁边还有一个小伙子,个子高高的,浓眉大眼,眼神里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正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公社干部简单介绍了一下知青的情况:带头的男知青叫顾北辰,是沪市来的,据说在学校里是学生会干部;那个文静的姑娘叫苏晚,是燕京来的,家里是书香门第;还有一个叫赵磊的小伙子,性格爽朗,力气看着不小;剩下的几个知青也各有特点,有活泼好动的,有沉默寡言的。

介绍完,张铁柱就说道:“知青同志们,一路辛苦了,先跟我去知青点休息,等休息好了,再给你们分配任务。”

老知青们也都赶来了,江浩和林晓雅走在最前面,笑着对新知青们说道:“欢迎你们来到红旗生产大队,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有什么不懂的、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们说。”

刘梅和赵红也说道:“是啊,我们刚来的时候也什么都不会,都是村民们和老知青们帮忙,慢慢就适应了。”

新知青们纷纷道谢,跟着张铁柱和老知青们,往村西头的知青点走去。村民们也跟着看热闹,一路说说笑笑,把知青点围得水泄不通。

知青点已经收拾好了,三间土坯房,每间房住两三个人,里面搭好了土炕,铺好了干草,虽然简陋,但干净整洁。顾北辰看着知青点的环境,眉头微微皱了皱,显然有点不太满意,但还是说道:“谢谢队长,谢谢村民们,给你们添麻烦了。”

苏晚则小声说道:“这里挺好的,谢谢大家。”

张铁柱笑着说道:“不用客气,知青同志们,你们先收拾一下,中午就到我家吃饭,尝尝我们农村的饭菜。”

说完,他又安排了几个村民帮忙搬行李,林依依和罗卫东也上前搭了把手,帮苏晚把行李搬到了屋里。

“谢谢你,同志。”苏晚抬起头,对林依依笑了笑,露出了两个浅浅的酒窝。

“不用客气,”林依依也笑了笑,“我叫林依依,是村里的村民,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可以找我。”

“我叫苏晚,”苏晚说道,“以后麻烦你了。”

林依依帮着苏晚整理了一下行李,又跟她聊了几句,告诉她村里的一些情况,比如哪里有水井、哪里能洗衣服、上工的时间等等,苏晚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点头。

中午,张铁柱家摆了两桌饭菜,招待新知青和公社干部。饭菜虽然简单,却是村里能拿出的最好的:炖土豆、炒鸡蛋、凉拌野菜、玉米糊糊和馒头,还有一小碟咸菜。

新知青们大多没吃过农村的饭菜,看着粗粝的馒头和陌生的野菜,有些犹豫。顾北辰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皱了皱眉,显然不太习惯粗粮的口感;苏晚则小口小口地吃着炒鸡蛋,眼神里带着点拘谨;赵磊倒是不挑食,拿起馒头就着炒鸡蛋,吃得津津有味。

“知青同志们,别客气,多吃点,”张铁柱热情地说道,“农村条件有限,委屈你们了,等以后日子好了,再给你们改善伙食。”

江浩说道:“顾北辰,苏晚,你们慢慢就习惯了,粗粮虽然口感不好,但顶饿,干活有力气。”

林晓雅也说道:“是啊,这些野菜也很好吃,营养丰富,我们刚来的时候也吃不惯,现在觉得比肉还香。”

顾北辰点了点头,勉强又吃了一口馒头。他从小在城里长大,吃惯了细粮,哪里吃过这么粗糙的馒头,只觉得喉咙发紧,难以下咽。

林依依看在眼里,心里暗暗想着:看来这些新知青,尤其是顾北辰,还需要好好磨练一番。

吃完饭,公社干部就回去了。张铁柱给新知青们分配了任务:顾北辰、赵磊和另外两个男知青,跟着罗卫东、二柱他们一起,负责犁地、翻土;苏晚和另外三个女知青,跟着林依依、李秀莲、张兰她们一起,负责播种、浇水;剩下的两个男知青,跟着江浩一起,负责修整农具、运送种子。

分配完任务,张铁柱说道:“明天一早,大家就跟着村民们一起上工,好好干活,争取早日适应农村生活。”

新知青们都点了点头,虽然心里有些忐忑,但也都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村里的上工哨声就响了。林依依和罗卫东吃过早饭,就往地里走去,刚走到村口,就看到新知青们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顾北辰穿着一身新衣服,手里拿着锄头,姿势很不标准;苏晚则穿着一件碎花衬衫,手里提着一个小篮子,里面装着种子,看起来有些紧张;赵磊则精神抖擞,手里的锄头握得紧紧的,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知青同志们,早啊!”林依依笑着打招呼。

“林同志,早!”苏晚连忙回应,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顾北辰也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眼神里却带着点疏离。

到了地里,张铁柱给大家分配了地块,就开始干活了。罗卫东拿起锄头,熟练地翻着土,动作又快又稳;二柱则赶着一头老牛,在地里犁地,老牛慢悠悠地走着,身后留下一道道整齐的犁沟。

新知青们也开始干活了。顾北辰学着罗卫东的样子,举起锄头往下挖,可他没掌握好力度,锄头挖得太深,拔出来的时候费了好大的劲,还差点摔倒,引得旁边的村民们哈哈大笑。

“顾知青,不是这么挖的,”罗卫东连忙停下来,教他,“锄头要举得适中,挖下去的时候要借力,这样既省力又快。”

顾北辰红着脸,按照罗卫东教的方法试了试,果然轻松了不少,但没挖几下,就觉得胳膊酸痛,汗流浃背。他看着罗卫东和村民们毫不费力地挖着土,心里有些不服气,咬着牙坚持着。

苏晚和林依依、李秀莲一起播种。林依依教她怎么挖坑、怎么放种子、怎么盖土,苏晚学得很认真,虽然动作有些生疏,但做得很仔细,没有撒错一颗种子。

“苏晚,你学得真快,”林依依笑着说道,“比我刚学的时候强多了。”

苏晚脸一红,说道:“都是你教得好,我以前从来没干过农活,什么都不会。”

“慢慢就会了,”林依依说道,“农活不难,只要肯学、肯吃苦,就能做好。”

赵磊则跟着二柱学犁地。他力气大,很快就掌握了要领,虽然赶牛的技术还不太熟练,老牛有时候会不听话地往旁边走,但总体来说,做得还不错。

“赵磊,你真是块干活的料!”二柱笑着说道,“比我刚学的时候强多了。”

赵磊挠了挠头,笑着说道:“谢谢柱哥,我就是力气大点,还得多向你学习。”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坐在地里,拿出自己带来的干粮和水。林依依给罗卫东带了两个玉米馒头和一小碟咸菜,还偷偷从系统空间里拿了一个鸡蛋,塞给了他:“快吃,补充点营养,下午还要干重活。”

罗卫东接过鸡蛋,心里暖暖的:“你也吃,别光给我吃。”

“我吃过了,”林依依笑着说道,“你快吃吧。”

新知青们也拿出了自己带来的干粮,大多是面包、饼干和细粮馒头,还有的带了罐头。顾北辰拿出一个面包,慢慢吃着,看着村民们吃的粗粮馒头,眼神里带着点优越感。

赵磊则好奇地看着罗卫东手里的鸡蛋,说道:“罗大哥,你这鸡蛋是哪里来的?现在鸡蛋可金贵了。”

“是家里养的鸡下的,”罗卫东说道,“偶尔给依依补补身子。”

林依依笑了笑,从自己的篮子里拿出两个玉米馒头,递给苏晚和赵磊:“你们尝尝我们家的玉米馒头,虽然粗糙,但顶饿。”

苏晚犹豫了一下,接过馒头:“谢谢你,林同志,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不麻烦,”林依依说道,“我们家还有很多,你要是想吃,以后我每天给你带。”

赵磊也接过馒头,咬了一口:“嗯,挺香的,比面包顶饿多了。”

顾北辰看着他们,心里有些不屑,却也有些羡慕——他带来的面包虽然好吃,但根本不顶饿,才上午就已经饿了,而村民们吃的粗粮馒头,看起来虽然不好吃,却能让人吃饱。

下午干活的时候,顾北辰明显体力不支了,挖了没几下就气喘吁吁,胳膊酸痛得抬不起来。他看着身边的村民们和其他知青都在埋头干活,心里有些着急,却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只能坐在田埂上休息。

林依依看到了,走过去递给她一瓶水:“顾知青,喝点水歇会儿吧,干活不能硬拼,要劳逸结合。”

顾北辰接过水,说了声“谢谢”,心里有些复杂。他以前在城里,是众人追捧的学生会干部,哪里受过这种苦?现在却连农活都干不好,心里既羞愧又委屈。

“刚开始都这样,”林依依坐在他身边,说道,“我刚嫁过来的时候,也什么都不会,干一点活就累得不行,慢慢习惯了就好了。你要是觉得锄头太重,可以先从小活干起,比如播种、浇水,等体力跟上了,再干重活。”

顾北辰点了点头:“谢谢你,林同志,我知道了。”

“不用客气,”林依依说道,“我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你要是有什么困难,或者想学习什么农活,都可以跟我说,我教你。”

顾北辰看着林依依真诚的眼神,心里的疏离感少了几分,点了点头:“好。”

接下来的日子,新知青们渐渐适应了农村的生活。顾北辰虽然还是有些娇气,但也努力学着干活,从一开始的体力不支,到后来能坚持干完整天的活,进步很大;苏晚则越来越开朗,和林依依、林晓雅她们成了好朋友,每天一起干活、一起聊天,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赵磊则完全融入了村里的生活,和罗卫东、二柱他们打成一片,每天一起干活、一起打猎,成了村里的壮劳力。

春耕的日子里,村里处处都是热闹的劳动场景。田埂上,村民们和知青们一起犁地、翻土、播种、浇水,欢声笑语不断。林依依则利用系统,偷偷给地里的种子浇上灵泉水,还兑换了一些优质的玉米、高粱种子,假装是娘家带来的,分给村民们和知青们播种。

“三弟妹,你这种子真好,”张兰看着刚发芽的玉米苗,笑着说道,“比我们家的种子发芽率高多了,长得也壮实。”

李秀莲也说道:“是啊,三弟妹,你这种子是哪里来的?明年我也想换点这种种子。”

林依依笑着说道:“是我娘给我的,说是她托人从外地买来的优质种子,我也不知道在哪里能买到,等明年我问问我娘,要是能买到,就给你们留着。”

其实这些种子都是她用生存点兑换的,产量高、抗灾能力强,她就是想让大家的收成能好一些,早日摆脱灾荒的困扰。

牛棚里的陈景明、周医生和苏老师,也没闲着。陈景明经常来地里看看,指导村民们和知青们怎么合理密植、怎么施肥,还教大家制作简易的肥料——用秸秆、杂草和粪便混合发酵,既环保又有效;周医生则每天都带着药箱,在地里巡逻,谁要是不小心受伤了,他就立刻上前处理,这段时间,他已经帮好几个村民和知青处理过划伤、扭伤了;苏老师则在晚上开办了扫盲班,不仅教村民们认字、算数,还教知青们和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村里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

这天傍晚,林依依和罗卫东收工回家,刚走到院子门口,就看到苏晚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个布包。

“苏晚,你怎么来了?”林依依惊讶地问道。

苏晚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林同志,我……我来谢谢你。这段时间,你教会了我很多农活,还经常给我带吃的,这是我给你带的一点东西,希望你能收下。”

说着,她打开布包,里面是一个手工缝制的小钱包,上面绣着一朵小小的梅花,非常精致。

“这是你做的?真好看!”林依依惊喜地说道。

“是啊,”苏晚红着脸说道,“我也没什么好东西,就给你做了个小钱包,希望你能喜欢。”

“我很喜欢,谢谢你,苏晚,”林依依接过钱包,心里暖暖的,“你太客气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罗卫东也说道:“苏知青,不用这么客气,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可以找我们。”

苏晚点了点头,又聊了几句,才转身回知青点了。

林依依拿着小钱包,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没想到,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竟然能得到这么真诚的回报。

接下来的日子,春耕工作顺利进行着。地里的种子都发了芽,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让人心里充满了希望。村民们和知青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大家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互相帮助、互相扶持,整个村庄都充满了团结友爱的氛围。

张兰的变化最大,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占小便宜、爱嚼舌根了,每天都勤勤恳恳地干活,还经常给知青们送点自己做的红薯干、野菜饼,和知青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有一次,苏晚不小心崴了脚,张兰还主动去知青点照顾她,给她煮红糖鸡蛋、敷草药,让苏晚非常感动。

李秀莲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她和罗卫国一起,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蔬菜和粮食,还养了几只鸡,每天都能捡到鸡蛋,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她还经常把自己种的蔬菜分给邻居们,和大家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罗招娣的婚事也有了苗头。村里的小伙子李建国(和大队支书同名不同人)对罗招娣有意思,李建国是村里的会计,识文断字,为人正直,罗招娣对他也有好感。王秀兰和罗老实都很满意,打算等秋收之后,就给他们办婚礼。

林依依和罗卫东的小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甜蜜。他们的院子里种满了蔬菜和粮食,系统空间里的物资也越来越丰富,罗卫东每天上工挣工分,林依依则在家打理家务、照顾院子里的蔬菜,偶尔还会去山上挖点野菜、摘点野果,改善伙食。晚上,两人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繁星,聊着天,规划着未来的生活,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这天,林依依正在院子里给蔬菜浇水,就看到张铁柱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依依,卫东,好消息!公社来了通知,说今年会给咱们村调拨一批化肥,帮助咱们提高粮食产量!”

林依依和罗卫东都愣住了:“化肥?真的?”

在1962年,化肥可是稀罕物,比粮食还金贵,有了化肥,地里的庄稼产量肯定能提高不少。

“真的!”张铁柱激动地说道,“公社领导说,咱们村去年挖井救庄稼,今年春耕又搞得好,给其他村树立了榜样,所以特意给咱们村调拨了五十斤化肥!”

“太好了!”林依依和罗卫东都兴奋不已。有了化肥,再加上她兑换的优质种子和灵泉水,今年的收成肯定会很好,村民们也不用再担心饿肚子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庄,村民们都兴奋不已,纷纷说道:“太好了!有了化肥,今年的庄稼肯定能大丰收!”

“是啊,咱们的日子终于要好过了!”

“多亏了三弟妹,要是没有她提议挖井,咱们也得不到公社的奖励!”

知青们也很兴奋,江浩说道:“有了化肥,咱们种的庄稼就能长得更好了,今年的收成肯定会比去年好很多!”

顾北辰也说道:“真是太好了,没想到农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看来我来这里是来对了。”

看着村民们和知青们兴奋的样子,林依依心里也充满了希望。她知道,1962年的收成肯定会很好,灾荒的阴影即将散去,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但她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比如牛棚里的陈景明、周医生和苏老师,还需要在村里待很长时间;知青们也还需要在村里磨练,才能真正成长起来;村里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还需要慢慢解决。

但她并不害怕,只要和罗卫东一起努力,和村民们、知青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有系统的暗中支持,她相信,他们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春耕结束的那天,村里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庆祝活动。大家杀了一头猪,煮了一大锅猪肉炖粉条,还蒸了很多馒头和红薯,一起在大队部的院子里吃饭、聊天,庆祝春耕顺利结束。

村民们和知青们都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顾北辰举起手里的玉米糊糊,对大家说道:“谢谢大家这段时间的照顾,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今年的收成一定会很好,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

大家都纷纷鼓掌,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林依依和罗卫东坐在角落里,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她知道,这个六零年代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也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喜欢快穿炮灰:苟住!别浪!活着万岁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快穿炮灰:苟住!别浪!活着万岁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我家娘子在修仙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浴火焚神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神剑无敌系统气御千年二次元日常物语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离婚女人图鉴恶鬼训练营重生90:辣妻要翻天平行世界之重塑人生宋成祖太子妃必须骄养我的神通有技术洪荒之我不是哪吒
经典收藏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逆天改命了天灵谷仙缘腹黑大佬家的小祖宗甜化啦!闪婚亿万总裁,首富马甲藏不住了震惊!主神老婆竟是我自己和反派狼王贴贴,我假孕成真了!从雨之国开始改造火影世界你对我的喜欢是例外凡人修仙:我有扇能穿越的青铜门快乐系球王,愁苦瓜迪奥拉哄骗反派后,我被强制爱超能勇士2四合院之开局让傻柱识破绝户计偏执大佬的小奶包重生了回七零!嫁最强军官,生最乖小崽复仇!假千金血洗全家绝不原谅被家暴致死后,重生八零虐渣鉴宝玄学老祖宗被迫下山成顶流与僧同行人在港综,一路狂飙
最近更新这个阎王有点贱影视囤货:从任务中攒够生存底气被全校嫌弃的废材竟是满级大佬诡庭从玩家开始上交系统后我和统子混上了铁饭碗崩铁:以奇迹之名窃窃私语你听见了吗诸天纪陨性转穿越修仙界后的那些事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明艳知青遇上偏执痞汉影踪魂穿两界求长生兄坑:炮灰NPC苟活之旅家夫善妒读档三次后,我屠了仙门阿胶糕里的光阴末世丧尸:兵哥不要抛下我红楼林姐护黛玉,开局三气贾老太沉梦攻略:反派救赎计划Fate:兄控不会遇见哥哥女友
快穿炮灰:苟住!别浪!活着万岁 有一口大锅 - 快穿炮灰:苟住!别浪!活着万岁txt下载 - 快穿炮灰:苟住!别浪!活着万岁最新章节 - 快穿炮灰:苟住!别浪!活着万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