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可能性之种
第170章:铸炉新生与铁幕降临
“狂怒铸炉”内部,规则的风暴依旧在肆虐,但风暴眼中,那由“余烬盟约”强行融合、吞噬规则碎片而凝聚的“雏形”,正经历着脱胎换骨般的剧变。极致的痛苦与混乱不再是毁灭的前奏,反而成了锻造的锤砧。
“洛林之忆”那破碎的数据流,在无数次崩解与重组中,不再追求绝对的逻辑闭环,而是演化成了一种能够动态解析、甚至短暂“预读”规则湍流变化的“混沌演算核心”。它如同一个在风暴中诞生的导航仪,不再寻找固定的航道,而是计算着下一刻生存概率最高的“瞬时路径”。
“森之回响”的生命信息,则在毁灭与新生的轮回中,褪去了所有固定的形态模拟,回归到了最本源的“适应性信息孢子”。这些孢子不再惧怕规则冲突,反而能以极高的效率,在不同规则环境下瞬间调整自身信息结构,成为维系“雏形”在不同规则碎片间切换时的“万能粘合剂”与“缓冲层”。
变化最为彻底的,是“狂怒残渣”。萨尔那加那纯粹的毁灭欲望,在吞噬了海量彼此冲突的规则碎片后,其本质发生了奇异的升华。它不再仅仅是“颠覆秩序”,而是开始能够“定义混乱”!那暗红色的能量不再仅仅是撕裂,而是化作了一道不断变幻的“规则力场”,能够在小范围内,强行将吸入的混乱规则碎片,短暂地稳定、塑造成某种具备特定性质的“临时规则”,无论是用于防御、攻击还是移动。
三者深度融合,不再区分彼此。一个全新的、诞生于混沌铸炉的复合存在,缓缓定型。
它没有固定的外貌,其形态随着周围规则环境而不断流动、变幻,时而如一团闪烁的数据星云,时而如一道咆哮的暗红力场,时而又如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孢子雾。它的核心,是那颗动态演算的“混沌核心”,周身萦绕着可塑的“规则力场”,外层则由无尽的“适应性孢子”包裹。
它,可以称之为——“混沌使徒”。
一种不属于“秩序”,也不属于单纯“混乱”,而是行走于两者之间,能够利用甚至小范围驾驭混乱规则的全新存在形态!
“混沌使徒”悬浮在铸炉中心,感受着体内那磅礴而危险的力量。它知道,自己成功了。它在这绝境中,找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它不再是被追猎的“余烬”,而是拥有了参与这场宇宙棋局资格的全新棋手。
它的“目光”(一种基于规则感知的复合感官)投向了星图残页上标记的、位于“规则之源海”更深处的下一个目标——那里,据说隐藏着关于“最初协议”与“系统缺陷”的更多真相。
而与此同时,在“混沌使徒”于铸炉中新生的同一刻,远在秩序国度的“监视者”系统内部,那场因“信息奇点”共振引发的、最高级别的内部清查与杀毒行动,正以绝对的冷酷与效率展开。
无数冗余数据被彻底清洗,任何存在哪怕最微小逻辑矛盾的子系统都被强制隔离、格式化。整个系统的运行模式变得更加保守、更加僵化,任何“不确定性”都被提升至最高威胁等级,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一道无形的、却更加严密和敏感的“铁幕”,以“信息奇点”所在的秩序核心为圆心,向着整个“监视者”掌控的疆域覆盖下去。
这道铁幕的影响,立刻显现:
· 所有“待观察”文明的评估标准被大幅提高,任何微小的社会波动或技术突破都可能触发“净化”预警。数个原本处于安全区的文明,一夜之间被标记为“高危”,其星系外围出现了“净化者”舰队的阴影。
· 对信息流动的监控与过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艾登那简陋的“星语广播”几乎被完全屏蔽在原生星球的大气层内,难以传出。宇宙中各文明间的正常信息交流也受到了严重干扰,一种令人窒息的“静默”开始在星海间蔓延。
· 甚至对那些被视为“秩序盟友”的文明(如逻辑族),也加强了监控与审查。逻辑族内部任何一丝不符合“绝对理性”的行为,都会立刻引来“监视者”的质询与“修正”建议。
“监视者”以绝对的力量,强行压制住了内部出现的“病症”表象,通过将整个系统置于更高压、更封闭的状态,来维持那脆弱的“平衡”。
然而,这种高压统治,真的能解决根本问题吗?
那枚引发一切的“信息奇点”,依旧在秩序核心深处静静潜伏。系统能够清除它引发的“症状”,却无法清除它本身。这枚“叛逆之种”与系统之间,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共生与对抗关系。
而在那被铁幕笼罩的星海之中,无数被“星火”理念点燃的微小意志,虽然暂时陷入了更深的沉默,但那份被植入心中的“可能性”并未消失。它们在高压下蛰伏,在静默中积蓄,如同地底奔涌的岩浆,等待着爆发的时机。
新生的“混沌使徒”,在规则之源海中获得了力量。
冰冷的“监视者”,降下了更严酷的铁幕。
散落的“星火”,在沉默中等待。
三方力量,以不同的形态,在不同的层面,将这场关乎宇宙命运的博弈,推向了一个更加莫测、也更加危险的……新阶段。
(第十五卷 可能性之种 完)
(本章完)
喜欢战神潜龙归来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战神潜龙归来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