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大捷、捣毁邪教总坛、文安伯林砚力挽狂澜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先于凯旋的队伍,传遍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当林砚一行在靖南侯派出的精锐骑兵护送下,风尘仆仆抵达帝都天启城外时,看到的是一场远超规格的盛大欢迎仪式。
旌旗招展,锣鼓喧天。文武百官出城相迎,百姓夹道欢呼,少年学子们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崇拜。皇帝陛下虽未亲至,但派出了太子赵桓与太傅云逸代表自己,在十里长亭设下御酒,为功臣接风洗尘。
“恭迎林学士凯旋!”
“文安伯千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林砚一身常服,端坐马上,面容平静,并未因这滔天的荣耀而有丝毫得意。他身后,是同样疲惫却目光坚定的墨渊大师、赵锋等人。相较于离京时的低调,此刻的他们,如同浴火重生的利剑,虽锋芒内敛,却自带一股令人心折的凛然之气。
太子赵桓亲自斟满御酒,双手奉上,言辞恳切:“林师傅南疆之行,扬我国威,扫荡妖氛,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孤代父皇,代天下百姓,敬师傅一杯!”
“殿下言重了,此乃臣之本分。”林砚下马,躬身接过,一饮而尽,举止从容,气度沉凝。
太傅云逸抚须微笑,眼中满是欣慰与深意:“林学士辛苦了。陛下已在宫中设宴,为学士及诸位功臣庆功。”
盛大的入城仪式后,便是宫中的庆功宴。金銮殿上,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皇帝赵昊亲自为林砚等人赐酒,大加封赏。林砚晋封为“文安侯”,食邑千户,赐丹书铁券,太子少师衔不变,另加“参知政事”,可参与中枢机要!墨渊、赵锋等人亦各有重赏,阵亡将士追封厚恤。
荣耀至极,恩宠无双。
然而,在这满堂喜庆之下,林砚却能敏锐地感觉到几道复杂难明的目光。一些勋贵老臣的笑容背后,藏着审视与忌惮;部分文官同僚的恭贺声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远与酸意;甚至龙椅上的皇帝,在嘉许之余,那深邃的眼眸深处,也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
功高震主,自古皆然。更何况,林砚此次立下的,并非寻常战功,而是涉及神秘力量、关乎国本安危的“奇功”。他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手握“星核”秘辛,深得帝心,又隐隐与军方(靖南侯)、文坛(自身学派)、乃至超然势力(观星阁、天工院)关系密切。这棵骤然崛起的参天大树,难免会引来风雨,甚至……雷霆。
林砚心中明镜似的。 他谢恩领赏,言辞谦卑,将功劳归于陛下圣明、将士用命、同僚协力,自己只是略尽绵力,绝口不提“星核”、“古魔”等敏感字眼,只以“破邪教、安民心”概之。这份不居功自傲的态度,让皇帝的脸色缓和了不少,也让一些有心人暂时收起了锋芒。
宴会之后,真正的交锋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林砚府前车水马龙,道贺者、攀附者、探听消息者络绎不绝。他谨守“闭门谢客、静心养性”的原则,大部分拜访由管家代为回绝,只接待了太傅云逸、墨渊大师、南宫瑶等寥寥数位真正的知交。
在与太傅云逸的密谈中,老人屏退左右,神色凝重:
“砚儿,你此次归来,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已立于风口浪尖。”云逸太傅低声道,“朝中已有暗流涌动。有人弹劾你‘擅用妖法、结交方外、恐非人臣之相’;亦有勋贵质疑南疆之功,言你‘一介文人,焉能阵前斩将?’其中虚实,陛下圣心独断,暂压了下去。但,你需心中有数。”
林砚平静地为太傅斟茶:“学生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学生只求问心无愧,为帝国、为苍生尽一份力,于个人荣辱,并无挂怀。”
“你能如此想,甚好。”云逸点头,“然,树欲静而风不止。陛下虽信重你,然帝王心术,深不可测。你手握‘星核’之秘,此物关乎重大,陛下必欲牢牢掌控。你如今位高权重,更需谨言慎行,尤其要把握好与各方势力的距离,切莫结党,亦不可独善其身,招致孤立的危险。”
“学生受教。”林砚深知太傅所言乃是金玉良言。他现在就像捧着一块烫手的山芋,既是护身符,也是催命符。
与此同时,另一股暗流也在悄然涌动。
数日后,林砚接到一份没有署名的请柬,邀他至城西一处僻静的茶楼“清心斋”一叙。请柬材质普通,字迹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古韵,更奇特的是,柬上附着一缕极淡的、与星核同源,却又更加晦涩古老的气息。
林砚心中一动,与墨渊大师商议后,决定赴约。
清心斋雅间内,茶香袅袅。一位身着灰色布袍、面容清癯、眼神仿佛能洞悉世事的老人,早已等候在此。见到林砚,他微微一笑,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气息如同深渊,令人难以看透。
“老朽‘守拙’,见过文安侯。”老人开口,声音平和,却直抵人心。
“守拙先生?”林砚心中凛然,他从未听过此名号,但对方给他的感觉,竟似不在天机子道长之下!
“侯爷不必疑虑。”守拙老人仿佛看穿他的心思,淡然道,“老朽乃一山野闲人,与天机子算是故交。今日邀侯爷前来,是为‘星火’之事。”
星火?林砚瞳孔微缩,这是指星核?
“先生请明示。”
“侯爷南疆之行,封印古魔,获取‘星火’,功德无量。”守拙老人缓缓道,“然,福兮祸之所伏。‘星火’现世,意味着‘大劫’之期愈近。‘蚀魂之眼’不过疥癣之疾,真正的大敌,仍在星海之外,沉睡苏醒。”
林砚神色凝重:“先生所言‘大敌’,可是‘虚空行者’?”
守拙老人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侯爷果然知晓。不错。‘星火’乃钥匙,亦是诱饵。如今两枚‘星火’皆现于帝国,恐已引起某些存在的注意。帝都之内,暗影蠢动,恐不止‘蚀魂之眼’一伙。陛下身边,朝堂之上,或有……‘观星人’。”
林砚心中一沉,这与天机子之前的警示不谋而合!“先生可知‘观星人’是谁?”
守拙老人摇头:“天机混沌,难以尽窥。只知此人位高权重,深谙隐匿之道,且其目标,恐非仅仅颠覆帝国,而是欲引‘虚空’降临,行‘净化’之事。侯爷身负‘星火’,又得文明气运所钟,已成其眼中钉,肉中刺。”
“此外,”守拙老人语气转沉,“‘星陨之盟’的线索,侯爷可曾留意?”
林砚点头,将“天辅星”的指引与血狼山所得信息告知。
守拙老人沉吟道:“盟约的关键,在于集齐‘星火’,并于特定时机,在‘星门’之地,以正确仪式重启。然,‘星门’所在,乃绝密。老朽仅知,其与帝国龙脉息息相关。欲寻‘星门’,或需从皇室秘辛、山河地理入手。此事急不得,需从长计议。当务之急,是稳住朝局,清除内患,提升实力,以应对大变。”
一番密谈,信息量巨大。守拙老人并未表明具体身份,但其展现出的渊博与超然,让林砚意识到,帝国水面之下,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守护力量。这既是助力,也意味着局势比他想象的更复杂。
带着新的警示与使命,林砚回到府中。 他深知,眼前的荣耀与平静只是表象。朝堂的猜忌、暗处的“观星人”、以及那遥不可及的“星门”与“虚空”威胁,如同层层阴云,笼罩在帝国上空。
他不能沉醉于功劳簿,也不能畏惧于暗箭。必须利用现在的地位与资源,更快地布局。
首先,是巩固文道根本。 他加大了对文道总院的投入,将其作为培养人才、传播理念、积蓄力量的基地。同时,开始着手整理南疆见闻与修行心得,准备着书立说,将“经世致用”、“文武合一”的理念系统化,扩大影响。
其次,是深化实力。 他闭关数日,仔细体悟与星核碎片融合后的变化,摸索文气与星力结合的新运用法门,修为更加精进。同时,与墨渊大师、天机子(伤势渐愈)加强联系,共同研究星核碎片,并借助皇室资源,暗中查探“星门”与龙脉的线索。
再者,是谨慎应对朝局。 对各方势力的拉拢示好,保持距离,不轻易表态。对皇帝的恩宠,恭敬有加,但涉及星核等核心机密,则谨守分寸,及时禀报,以示坦荡。对潜在的敌人,外松内紧,暗中留意。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一日,林砚突然接到宫中急召:陛下染恙,卧床不起,召文安侯即刻入宫觐见!
林砚心中一惊。皇帝正值盛年,此前并无大病征兆,此次病得突然!是积劳成疾?还是……有人暗中作祟?联想到守拙老人的警告,他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没有犹豫,林砚即刻更衣入宫。他知道,一场新的、或许更加凶险的风波,即将来临。而这帝都的棋局,也因皇帝突如其来的病恙,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喜欢我在高武世界当文豪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在高武世界当文豪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