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谷县东街,薄雾还未散尽,乔郓已在粮铺后院忙开了。他挽着袖子,将昨日从刘老汉家运来的粮食按种类分囤,动作虽显生疏,却条理分明。王大牛扛着半袋精米走来,见他额角冒汗,递过一个水囊:“郓哥,歇会儿吧,这活计不急。”
乔郓接过水囊灌了两口,抹了把汗笑道:“早弄完早省心,免得等会儿主顾多了忙不过来。”自昨日化解捕头查抄的危机后,赵掌柜彻底放权,不仅让他管账,连后院的粮囤整理、货源清点也交给他负责。乔郓知道,这是信任,更是考验——粮铺的根基在粮源,稍有差池,便是灭顶之灾。
他激活系统面板,扫过“基础算术(入门)”的技能栏,昨日化解危机后,技能熟练度又涨了些,如今记账时不仅速度更快,还能敏锐察觉账目中的异常波动。比如昨日盘点时,他发现上月从东平府进的糙米,价钱比前几个月高了两文,显然是张粮商受西门庆施压,开始变相提价了。
“郓哥,赵掌柜叫你前堂说话。”柜台伙计的声音传来。
乔郓擦了擦手,快步走到前堂。赵掌柜正对着一张纸条皱眉,见他进来,把纸条推了过来:“你看看,这是今早周铁托人送来的,城西的刘老汉说,不敢再给咱们供粮了。”
乔郓拿起纸条,上面是周铁潦草的字迹:“刘老汉被孙奎威胁,说再给赵记粮铺供粮,就拆了他的粮囤。”他心里一沉,激活信息探查扫过赵掌柜——【当前状态:焦虑(担忧粮源断裂)】,【潜在应对:想去找张粮商求情,哪怕接受高价】。
“掌柜的,不能去找张粮商。”乔郓立刻开口,“他既然敢提价,就是受了西门庆的授意,咱们服软了,他只会得寸进尺,到最后不仅粮价高得离谱,还可能被他掐断供货。”
赵掌柜叹了口气:“我也知道,可城西就刘老汉一个肯给咱们供粮的小农户,他要是停了,咱们就只能全靠东平府的粮源,到时候西门庆想怎么拿捏咱们,就怎么拿捏咱们。”
“刘老汉不是唯一的。”乔郓沉吟道,“昨日和周铁聊天时,他说城西、城北还有七八个小粮农,都和刘老汉一样,被西门庆的粮栈压价收购,心里早有怨气。只是他们势单力薄,不敢反抗罢了。”
赵掌柜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去联系这些粮农?可他们敢得罪西门庆吗?孙奎刚威胁了刘老汉,其他人肯定更怕。”
“硬来不行,得给他们吃定心丸。”乔郓说道,“第一,咱们提高收购价,比西门庆给的五文一斤多一文,给六文,让他们有利可图;第二,咱们找个有分量的人出面担保,让他们相信西门庆不敢真的动他们;第三,让周铁的脚夫队负责运粮,路上避开西门庆的眼线,减少他们的顾虑。”
“提高收购价没问题,可找谁担保?”赵掌柜犯了难,“县衙里的人要么和西门庆有关系,要么怕他,没人敢出面。”
乔郓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昨日系统奖励的人脉线索——私塾先生陈先生。他说道:“掌柜的,您不是认识城西私塾的陈先生吗?听说他为人正直,在乡邻中声望很高,西门庆虽然跋扈,也不敢轻易得罪读书人。要是陈先生肯出面,给粮农们说句公道话,他们肯定会放心不少。”
赵掌柜愣了一下,随即拍了下大腿:“对啊!陈先生是前朝的秀才,虽没做官,可县里的乡绅、甚至县太爷都要给几分面子。只是我和陈先生多年没联系了,不知道他肯不肯帮忙。”
“试试才知道。”乔郓说道,“咱们备些薄礼,我随您一起去拜访陈先生。我年轻,嘴甜,或许能帮着说上几句话。”
赵掌柜点头:“好!就这么办。你去账房取二两银子,买些点心、茶叶,咱们下午就去。”
上午的生意依旧忙碌,乔郓一边记账,一边留意着街上的动静。拐子刘派了个小乞丐来传话,说孙奎一早就去了西门庆的绸缎庄,进去后就没出来,估计是在商量下一步的对策。乔郓让小乞丐转告拐子刘,继续盯着孙奎和刘吏员的动向,晚上给他带两个梨过去。
午后,乔郓跟着赵掌柜,提着点心匣子和茶叶罐,往城西的私塾走去。陈先生的私塾在一条僻静的巷子里,院子不大,门口挂着一块“启蒙堂”的木匾,里面传来孩童朗朗的读书声。
敲了敲门,一个穿着青布长衫、须发皆白的老者开了门,正是陈先生。他看到赵掌柜,愣了一下,随即拱手笑道:“赵贤弟?多年不见,你怎么有空来我这穷酸地方?”
“陈先生客气了。”赵掌柜连忙拱手回礼,“今日来,是有件事想求先生帮忙,顺便给先生带了点薄礼。”
陈先生将他们让进院子,摆手道:“礼我不能收,有事你直说,若是合乎情理,我自会帮忙。”他目光扫过乔郓,眼中带着几分审视。
乔郓立刻上前拱手:“晚辈郓哥,是赵掌柜粮铺的伙计,久闻陈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幸甚。”他激活信息探查:
【目标:陈先生】
【身份:阳谷县私塾先生,前朝秀才】
【性格:正直清高,重视气节,同情底层百姓,厌恶豪强劣绅】
【当前状态:平和(对赵掌柜有旧情,对乔郓好奇)】
【好感度:30(对赵掌柜的旧识之情)】
【关联信息:曾因西门庆强占邻村土地,当众斥责过西门庆的帮闲,有“硬骨头”之称】
看到“厌恶豪强劣绅”和“硬骨头”的关联信息,乔郓心里有底了。
进了堂屋,陈先生沏了茶,赵掌柜便将西门庆打压粮铺、威胁小粮农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最后恳请道:“先生,那些小粮农本就生活不易,被西门庆压价剥削,如今连给我这小粮铺供货都不敢。恳请先生出面,给他们说句公道话,让他们知道,不是西门庆一手遮天。”
陈先生听完,眉头皱了起来,手中的茶杯重重一顿:“西门庆这厮,仗着有几个臭钱勾结官府,欺压百姓,真是岂有此理!”他看向赵掌柜,“你这粮铺我知道,多年来童叟无欺,给街坊邻居行方便,我自然该帮。只是我一个穷秀才,没权没势,怎么帮?”
“不用先生做别的。”乔郓适时开口,“只需先生抽空去城西的粮农家走一趟,告诉他们,西门庆的威胁只是纸老虎,有您在,他不敢真的拆粮囤、毁庄稼。先生在乡邻中的声望高,您的话,比我们说十句都管用。另外,我们给粮农的收购价比西门庆高,只要他们肯供货,既能多赚钱,也不用再受欺压,这是两全其美的事。”
陈先生看着乔郓,眼中的好奇更甚:“你这少年,年纪不大,说话倒有条理。你就不怕西门庆报复你?”
“怕,但更怕看着大家被欺压而不作为。”乔郓语气诚恳,“晚辈只是个小伙计,无牵无挂,就算西门庆要报复,也只会找我,不会连累先生和粮农。”
这话既显担当,又给陈先生吃了定心丸。陈先生点了点头,眼中露出赞许:“好小子,有骨气。这事我应了!明日我就去城西,给那些粮农们说清楚利害。西门庆要是敢动他们,我就去县衙击鼓鸣冤,就算告不倒他,也要让他名声扫地!”
赵掌柜大喜,连忙起身道谢:“多谢陈先生!您这份恩情,我记在心里了。”
“谢就不必了。”陈先生摆手,“我只是看不惯西门庆的所作所为。对了,你这伙计机灵,算术又好,不如让他来我这私塾旁听?我看他是个可塑之才,识些字、读些书,总比在粮铺里打杂强。”
乔郓愣了一下,随即心中狂喜——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在古代,识字读书是提升阶层的关键,陈先生主动提出让他旁听,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赵掌柜也连忙应道:“多谢先生提拔!郓哥,还不快谢过陈先生?”
“多谢陈先生!”乔郓深深鞠了一躬,态度恭敬。
【叮!成功建立与陈先生的联系,获得“私塾旁听”资格。触发支线任务:半月内掌握基础古文读写。任务奖励:精神+2,信息探查功能升级(可探查人物深层需求)。】
从陈先生家出来,赵掌柜的心情好了许多,拍着乔郓的肩膀笑道:“今日多亏了你,不仅解决了粮源的事,还让陈先生看中了你。以后你可得好好跟着陈先生读书,别辜负了他的心意。”
“我知道了,掌柜的。”乔郓笑着应道,心里却在盘算着——有了陈先生的支持,粮源的问题基本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巩固和粮农的关系,同时利用旁听的机会,多学习古代知识,拓展人脉。
回到粮铺,乔郓立刻去找周铁,让他给每个小粮农带话,说陈先生会出面担保,让他们放心供货,收购价六文一斤,当天结账,绝不拖欠。周铁拍着胸脯保证:“郓哥放心,我今晚就挨个去说,保证让他们都动心!”
果然,第二天下午,周铁就带来了好消息:城西的五个粮农答应供货,城北的三个粮农也表示愿意试试,算下来,每月能供粮八百斤,加上东平府的一千斤,粮铺的货源彻底稳定了,而且成本比之前还低了不少。
陈先生也派人传来消息,说他去城西后,粮农们都信了他的话,西门庆的帮闲去威胁时,粮农们拿出陈先生的名头,那些帮闲果然不敢放肆。
乔郓将这些情况整理成账目,交给赵掌柜。赵掌柜看着账上稳定的粮源和降低的成本,笑得合不拢嘴:“郓哥,你真是我的福星!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咱们粮铺就能超过西门庆的粮栈了。”
“掌柜的过奖了。”乔郓谦虚道,“西门庆不会善罢甘休,咱们还得小心。”
话音刚落,门口传来一阵喧哗,一个脚夫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赵掌柜,郓哥,不好了!码头那边出事了!周铁哥被西门庆的人打了,粮也被抢了!”
乔郓和赵掌柜脸色一变,连忙跟着脚夫往码头跑。到了码头西侧的空地上,只见周铁被打得鼻青脸肿,躺在地上,几个脚夫正护着他,旁边散落着几个破粮袋,粮食撒了一地,孙奎带着十几个打手站在一旁,得意洋洋地看着。
“孙奎!你敢打人抢粮?”赵掌柜气得浑身发抖。
孙奎冷笑一声:“赵掌柜,这是码头,不是你的粮铺。我听说有人在这里私运粮食,扰乱市场,特意来清理一下。周铁这小子不识好歹,敢反抗,挨顿打也是活该!”
乔郓快步走到周铁身边,查看他的伤势,还好都是皮外伤,没有伤到骨头。他激活信息探查扫过孙奎:
【目标:孙奎】
【当前状态:得意(报复成功)+ 警惕(怕闹大)】
【深层需求:向西门庆邀功,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时震慑其他想给粮铺供货的人】
【潜在顾虑:怕陈先生介入,事情闹到县衙】
信息探查升级后,果然能看到深层需求了。乔郓心里有了数,站起身,冷冷地看着孙奎:“孙管事,你说我们私运粮食,有什么证据?这些粮都是从本地粮农手里收的,有凭有据,怎么就成了私运?你带人打人抢粮,这是抢劫罪,要是报官,你担得起责任吗?”
“报官?”孙奎嗤笑,“我告诉你们,码头的管事是我表兄,这里我说了算!你们要是敢报官,我就让你们在阳谷县待不下去!”
乔郓转头看向围观的人群,提高声音道:“大家都看看!西门庆的管事光天化日之下打人抢粮,还说码头是他家的!这阳谷县是大宋的阳谷县,不是他西门庆的!今日这事,我们必须报官,让县太爷评评理!”
他特意提到“大宋”和“县太爷”,就是要提醒围观的人,西门庆再横,也不能凌驾于律法之上。果然,人群中响起议论声,不少人对孙奎的做法表示不满。
孙奎脸色变了变,他没想到乔郓这么能煽动人心。他虽然有码头管事撑腰,但真闹到县衙,陈先生再出面作证,他肯定讨不到好。而且西门庆只是让他打压粮铺,没让他把事情闹大,要是真惹了麻烦,西门庆也不会保他。
“算你们狠!”孙奎撂下一句狠话,瞪了乔郓一眼,“咱们走着瞧!”带着打手悻悻地走了。
乔郓松了口气,连忙让人扶周铁去药铺疗伤,又让王大牛收拾散落的粮食。赵掌柜拿出十两银子,递给周铁:“周兄弟,委屈你了,这点银子你拿去疗伤,不够再跟我说。”
周铁感激道:“赵掌柜、郓哥,谢谢你们。西门庆这口气,我咽不下,以后你们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周铁万死不辞!”
处理完码头的事,回到粮铺时,天已经黑了。乔郓拖着疲惫的身子,却毫无睡意。今日的冲突让他明白,西门庆的打压会越来越狠,只有自己的势力足够强,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他想起陈先生的私塾,决定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先去私塾旁听,下午再回粮铺做事。同时,他还要利用陈先生的人脉,多认识些乡绅和文人,建立更广泛的关系网。
第二天一早,乔郓换上一身干净的粗布衣服,提前来到私塾。陈先生已经在堂屋里备课了,见他来早了,点了点头:“来得正好,我先教你《三字经》,再教你认些常用的字。”
乔郓学得很认真。他有现代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比私塾里的孩童强得多,陈先生教的内容,他一学就会,甚至能举一反三。陈先生看在眼里,越发觉得他是个可塑之才,不仅教他识字,还给他讲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和阳谷县的历史典故。
“阳谷县虽然不大,但卧虎藏龙。”陈先生一边批改作业,一边说道,“比如新任的都头,姓武名松,听说武艺高强,为人正直,是个难得的好官。只是他刚到任,根基未稳,暂时还不敢和西门庆硬碰硬。”
乔郓心里一动:“先生,您说的武松,是不是景阳冈打死老虎的那个?”
“正是他。”陈先生点头,“他打死老虎后,被县太爷赏识,提拔为都头,负责阳谷县的治安。昨日他还来我这私塾问过情况,想了解县里的豪强势力。”
武松已经到阳谷县了!乔郓的心脏猛地一跳——主线剧情的关键人物终于登场了。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装作不经意地问道:“那武都头有没有说要对付西门庆?”
“没有明说,但他眼神里的正气,不是西门庆能糊弄的。”陈先生说道,“只是他初来乍到,身边没什么人手,又不清楚县里的情况,暂时不会轻举妄动。”
乔郓点点头,心里有了盘算——武松是他必须争取的力量,但不能急于求成。现在武松需要了解阳谷县的情况,而他手里正好有西门庆勾结官府、欺压百姓的证据(比如和刘吏员勾结改税单、威胁粮农、打人抢粮等)。等时机成熟,他可以将这些证据匿名透露给武松,既帮武松了解情况,又能借武松的手打压西门庆,同时还能隐藏自己。
接下来的几天,乔郓一边在私塾学习,一边打理粮铺的事。在陈先生的教导下,他的古文读写能力进步飞快,半个月后,顺利完成了系统的支线任务,精神提升到14,信息探查功能也彻底稳定。
粮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因为粮价公道、粮食质量好,不少之前在西门庆粮栈买粮的主顾,都转来赵记粮铺。孙奎几次想找事,都被乔郓用计化解——要么让陈先生出面施压,要么让周铁的脚夫队在暗处盯着,只要孙奎敢动手,就立刻报官。
西门庆那边似乎也沉寂了些,没再派孙奎来捣乱。乔郓知道,这不是西门庆怕了,而是在憋大招。他通过拐子刘和周铁,收集了更多西门庆的罪证:比如他私下放高利贷,逼得不少百姓家破人亡;比如他勾结盐铁司的官员,走私盐铁;甚至还有他和潘金莲私通的间接证据(比如给潘金莲送的首饰、衣物的账单)。
这些证据,乔郓都小心翼翼地收在一个木盒里,藏在粮铺后院的柴房里。他知道,这些都是将来对付西门庆的利器,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拿出来。
这天下午,乔郓正在账房记账,周铁匆匆跑进来,脸上带着兴奋:“郓哥,好消息!武都头今日在南街巡查,正好撞见孙奎欺负一个卖菜的老太太,当场把孙奎打了一顿,还把他带回县衙问话了!”
乔郓眼睛一亮:“真的?武都头有没有治他的罪?”
“暂时还没有,听说孙奎找了刘吏员求情,刘吏员给武都头施压,让他放了孙奎。”周铁说道,“但武都头没同意,说要查清楚孙奎的所作所为再做决定。”
机会来了!乔郓心里念头一闪。武松刚正不阿,又和孙奎结了怨,现在正是给他提供证据的好时机。但不能直接出面,必须匿名,而且证据要精准,不能牵扯到自己和粮铺。
他立刻从木盒里找出孙奎威胁粮农、打人抢粮的证据(都是周铁和粮农的证词,没有提到他和赵掌柜),用毛笔抄了一份,然后找了张油纸包好,趁没人注意,悄悄送到了县衙门口的鸣冤鼓旁——他知道,武松作为都头,每天都会路过那里。
做完这一切,乔郓回到粮铺,心里既紧张又期待。他不知道武松看到证据后会怎么做,但他知道,这是他接近武松、获取信任的第一步。
傍晚时分,拐子刘派小乞丐送来消息:“郓哥,县衙里传来消息,武都头拿着一份证词,逼着县太爷重审孙奎,刘吏员想拦,被武都头怼回去了!现在孙奎被关在县衙大牢里,据说要判他个‘寻衅滋事’,打三十大板,流放三千里!”
乔郓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激动——成了!武松果然没让他失望。孙奎被除掉,西门庆就少了一条臂膀,粮铺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叮!成功借武松之手打压西门庆势力,主线任务“活过三个月”进度更新:40%。获得阶段性奖励:体质+1(当前体质6,达到普通少年均值),“人脉拓展”技能(入门)。】
体质提升后,乔郓感觉浑身充满了力气,之前挑粮时的疲惫感一扫而空。“人脉拓展”技能更是有用,能让他更容易获得陌生人的好感,拓展人脉时事半功倍。
赵掌柜也听到了消息,高兴得合不拢嘴:“郓哥,你真是神了!孙奎这小子,终于遭报应了!”
“这都是武都头公正执法。”乔郓笑着说道,没有居功。
就在这时,粮铺的门被推开,一个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汉子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都头的制服,腰挎长刀,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粮铺里的一切。
乔郓的心脏猛地一缩——来人正是武松!
他下意识地激活信息探查:
【目标:武松】
【身份:阳谷县都头】
【性格:正直刚烈,嫉恶如仇,重情重义,但容易冲动】
【当前状态:警惕(在调查孙奎的后台,怀疑粮铺与孙奎的冲突有隐情)】
【好感度:0(不认识,但对粮铺有印象)】
【深层需求:找到西门庆的罪证,打击豪强势力,维护阳谷县治安】
武松的目光落在乔郓身上,眉头微微蹙起:“你就是赵记粮铺的记账伙计?叫郓哥?”
乔郓心里一紧,连忙拱手:“正是晚辈。见过武都头。”他不知道武松为什么会来找他,是因为那份匿名证词,还是因为孙奎的事牵扯到了粮铺?
武松走到柜台前,双手抱胸,盯着乔郓:“孙奎多次找你粮铺的麻烦,你为什么不早报官?”
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赵掌柜想上前解释,却被乔郓拦住了。乔郓知道,武松是在试探他,他的回答,将直接影响武松对他的印象。
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上武松的视线:“回武都头,不是不报,是没机会。孙奎背后有西门庆撑腰,县衙里不少人都和他们有关系,之前我们报过一次官,反而被刁难。若不是武都头今日公正执法,我们就算报官,也只会自讨苦吃。”
这话既说了实话,又捧了武松一句,同时点出了西门庆与县衙的勾结,正好契合武松的深层需求。
武松的眼神缓和了些,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西门庆在阳谷县作恶多端,我不会放过他。以后要是再有人找你们粮铺的麻烦,直接来找我。”
说完,他转身就走,留下乔郓和赵掌柜面面相觑。
【叮!获得武松初步关注,好感度提升至10(中立偏友善)。触发支线任务:协助武松收集西门庆的罪证。任务奖励:武松好感度+20,“基础武艺”技能(入门)。】
乔郓松了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虽然只是初步关注,但至少让武松知道了粮铺的立场,也为后续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夕阳透过窗棂,照在账房的算盘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乔郓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知道阳谷县的格局,因为武松的到来,开始悄然改变。而他这个来自现代的“郓哥”,也在这场暗流涌动的博弈中,一步步站稳了脚跟。
西门庆失去了孙奎,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但乔郓不再畏惧——他有粮铺的根基,有陈先生的支持,有周铁和拐子刘的助力,现在又引起了武松的关注。
潜龙已动,只待风起。属于他的崛起之路,才刚刚开始。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