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首页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女帝太监最风流三岁无敌小皇孙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铁血宏图调教大宋大宋少年志之传说中的零斋古玉穿越公子崛起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神级英雄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1章 米脂县赋税改制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沈砚秋将那卷新誊抄的《米脂县赋税改制疏》轻轻搁在案几上,墨迹未干,隐约映出窗外灰蒙蒙的天光。他指尖还残留着连夜书写的微颤,王书吏垂手立在堂下,花白的须发在穿堂风中轻抖,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欲言又止。

“贴出去吧。”沈砚秋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定夺,“就贴在县衙外墙,着两名识字的衙役轮值诵读,务必让往来百姓都听得明白。”

王书吏应了声“是”,双手捧起那卷决定米脂未来钱粮流向的文书,脚步略显滞重地退了出去。他跟随过多任县令,深知这薄薄几页纸一旦公之于众,无异于在本地乡绅赖以肥己的命脉上横切一刀。昨日沈大人与那位致仕的李之藻御史闭门商议至深夜,他就在外间整理旧档,听着里头时而激昂、时而低沉的言语,掌心捏了一把又一把的冷汗。

告示很快吸引了人群。起初只是几个胆大的农户凑近,待那衙役扯开嗓子,一条条念出“废止‘鞋袜税’、‘笔墨税’等苛捐杂项”、“严查田亩‘诡寄’、‘投献’之弊”、“三日内,凡有田产者,无论官绅民籍,均需至户房如实申报田亩数目,逾期不报或虚报者,依律究办”时,人群如同滚水般躁动起来。

“沈青天!这是真要替咱小民做主了!”一个黝黑干瘦的老农激动地挥着粗糙的手掌,眼眶泛红。他身旁的妇人连连点头,扯着身边人的衣袖,“听见没?以后不用再交那没名目的‘修路钱’了!”

然而,这阵混杂着希望与难以置信的喧哗并未持续太久。人群外围,几个穿着体面绸衫、戴着瓜皮小帽的男子相互递了个眼色,其中一人冷哼一声,转身疾步离去。那方向,正是城中乡绅首领王老爷府邸所在。

不过半个时辰,王书吏去而复返,脸色比方才更加难看。“大人,”他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贴着沈砚秋的耳根,“王老爷府上的管家……刚派人递了话。”

沈砚秋正提笔在一本旧粮册上勾画,闻言笔尖一顿,一滴浓墨坠在宣纸上,迅速泅开一小片阴影。他未抬头,只淡淡道:“说了什么?”

“说……说咱们这新法,‘专损官绅体面,断士大夫根基’。”王书吏喉头又是一紧,“他们还放话,若大人一意孤行,米脂全县的乡绅,从明日起,便集体罢缴今岁赋税。更……更甚者,他们已派人去煽动各家庄子上的佃户,扬言若官府敢按新法强征,便鼓动佃户集体弃田逃亡,让大人……无税可收,无人可使。”

堂内一时静极,只听得见窗外隐约传来的市井嘈杂。沈砚秋缓缓放下笔,将那污了的纸页团起,丢入一旁的废纸篓。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目光越过县衙低矮的院墙,落在远处几缕袅袅升起的炊烟上。那是寻常百姓家生火做饭的迹象,也是这米脂县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赖以喘息的气息。

“李主簿何在?”他忽然问。

王书吏一愣,忙答:“李主簿……一早就称病,未曾来衙署应卯。”

沈砚秋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不含笑意,倒像冰棱划过的痕迹。“他倒是病得巧。”这位李主簿,与本地乡绅往来密切,前次清查县库旧账便多有掣肘,此刻称病,无非是坐观风向,甚至可能已与王老爷等人通了声气。

“大人,”王书吏忧心忡忡,“若乡绅真个联合罢缴,县衙粮库本就不丰,再加上流民安置、乡勇营每日嚼用,只怕……支撑不了一月。届时,无需上头问罪,光是缺粮这一项,米脂就要先乱起来啊!”

沈砚秋转过身,窗外的天光在他身后投下一道修长的影子,恰好笼罩住案几上那本摊开的《大明律》。“王书吏,你怕了?”

王书吏身子一颤,低下头去:“老朽……老朽只是担心大人初来乍到,根基未稳,若与阖县乡绅硬碰,恐……”

“我不是来与他们碰的。”沈砚秋打断他,声音依旧平稳,却透出一股斩钉截铁的力道,“我是来替朝廷收税,替百姓活命的。”他走回案后,重新坐下,指尖在《赋税改制疏》上轻轻一点,“他们罢缴,是他们抗法。佃户若因胁迫而弃田,罪在煽动之人,不在佃户本身。你即刻去拟一份告示,就写:凡有佃户能指证主家胁迫弃田、并能自报承佃田亩数目者,官府不仅保其佃权,更可免其今岁半数田租。”

王书吏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被更大的忧虑覆盖:“此法虽能暂安佃户之心,可……终究是彻底得罪了乡绅。况且,延安府那边……知府大人若闻讯,只怕……”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担忧,一名衙役快步跑入堂内,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大人,府城来的急递!”

沈砚秋拆开信,目光快速扫过。信是延安知府亲笔,措辞严厉,直斥他“擅改祖制,更张税法,扰乱地方,激起民怨”,责令他“即刻收回成命,妥善安抚乡绅,以保地方靖宁”,字里行间透着不容置疑的官威。信的末尾,更是隐含威胁地提及“若执迷不悟,引发事端,本府定当据实参奏,勿谓言之不预”。

王书吏虽未看到信的内容,但观察沈砚秋渐冷的脸色,心中已猜到大半,后背不禁沁出冷汗。

沈砚秋将信纸慢慢折好,放在案几一角,与那卷《赋税改制疏》并排。他抬眼看向王书吏,脸上看不出喜怒,只问:“之前让你整理的,近三年乡绅‘诡寄’田亩、逃漏税赋的明细,以及……知府大人历年寿辰、三节两寿,本地乡绅‘孝敬’往来的礼单记录,可都妥当了?”

王书吏心头巨震,这才明白沈砚秋早已料到知府会施压,甚至可能连应对之策都已想好。那些东西,一旦递上去,就是鱼死网破之局。他咽了口唾沫,声音干涩:“都……都按大人的吩咐,整理妥当了,只是……”

“妥当就好。”沈砚秋不再多言,挥了挥手,“你先去张罗告示之事。府尊大人的信,我自有道理。”

待王书吏惴惴不安地退下,沈砚秋独自坐在渐暗的堂内,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封知府来信粗糙的封皮。窗外,暮色四合,将县衙的青砖灰瓦染上一层沉郁的色调。远处,似乎传来几声零星的犬吠,旋即又被更深的寂静吞没。

他知道,这赋税改革的第一道惊雷,已然劈下。接下来,是甘霖还是燎原烈火,就看这米脂县的地底下,究竟埋着多少引线,又攥在哪些人手里了。他微微侧首,目光掠过墙角书架底层一个不起眼的木匣,那里面,不仅有王书吏整理的那些要命的东西,还有苏清鸢昨日悄然送来的一幅简图,上面勾勒着王府高墙内,某处跨院的大致布局。

夜风从敞开的窗棂灌入,带着晚秋的寒意,吹得案头灯烛一阵摇曳。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丹道仙途无上真身小鲜肉从军记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我靠穿书拯救世界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重生90:辣妻要翻天一世之尊斗破后宫,废后凶猛亲亲总裁,先上后爱覆手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极品妖孽兵王生子当如孙仲谋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离婚女人图鉴二次元日常物语最强农女之首辅夫人小时候救的校花,长大后她倒追我
经典收藏初唐峥嵘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战国野心家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大宋说书人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南唐晚来风终极潜伏老子就是要战争歃血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我于历史中长生湛湛露斯卿三国之极品富二代镇国二公子白话历史兴衰演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最近更新司马老贼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血色白银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穿越当死侍大明首辅:杨士奇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