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在苍松翠柏间蜿蜒向上,石阶被岁月磨得光滑。
李先生虽年长,脚步却稳健有力,他回头看了眼落在后方的周辰,朗声笑道:“小同志,加把劲儿啊!我这把老骨头尚且健步如飞,你这年轻人怎么反倒落后了?”
周辰扶着膝盖喘了口气,额上已见汗珠,闻言苦笑道:“李先生,您在山林里转战多年,这登山越岭的本事,我自然是甘拜下风。不过嘛,等到了平地上,咱们再比试比试?”
李先生闻言,停下脚步,手叉着腰,风趣地回应:“嘿,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都赶不上我这双脚板,你就能追得上?”
周辰跟上几步,与李先生并肩站在一处稍微平坦的平台上,眺望着远处层峦叠嶂的山景。
忽然灵光一闪,狡黠地说:“真可惜呀,论爬山我确实不如您。不过,南京的那位蒋先生,听说倒是此中高手。我倒真希望能看看您二位在这泰山上比试一番,定然精彩。”
“哦?”李先生挑起眉梢,脸上露出些许意外和好奇,“没听说过呀,他爬山很厉害吗?我只知他常去庐山避暑,却不知他还有这般本领。”
他掏出水壶喝了一口,显然对这个话题产生了兴趣。
周辰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李公,这事外界自然不知。我手下的情报人员曾偶然探查到一个消息,说那位蒋先生有个怪癖,尤其喜欢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去爬山。
有一回,不知是心血来潮还是心中烦闷难以排解,竟只穿着一身睡衣,就趁着月色出门登山去了。您说,这算不算是别有一番‘雅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要有这样的癖好,我能不知道吗?你手下探查到的,多半是些谣言。年轻人,不要老是喜欢聊这些八卦,咱们应该多关注点国家大事才对。”
周辰看到李先生脸上复杂的表情,感觉这回爬泰山真是不虚此行,反正他们两口子都准备出国了,还不是自己说啥就是啥。
“我只是想说点玩笑话,逗个乐子,您却觉得我轻浮,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聊点沉重的话题,国土。”
李先生脸上表情复杂,他沉默了片刻,望着山间缭绕的云雾,缓缓吐出一口气,声音低沉了几分:
“国土……这个话题确实有够沉重的,但我们不得不面对。”
山风掠过,带着凉意,仿佛也认同着这句话的分量。
周辰神色转冷,“哼,满清无能,不光丢失大片国土,还毁掉了我华夏千百年来建立起来的朝贡体系,这损失简直比山高,比海深。”
“哦,朝贡体系这么重要吗?”
“李先生,你想过没有,西方那些国家也是由封建社会快速转型到现代社会,他们能把国内那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直接给吞并掉,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同样的事情呢?
凭什么他们可以将附庸国吞并,而我们的国土就只能局限于实际控制的区域,说到底,大炮才是丈量疆界的第一准则。”
李先生面露惊讶,“小同志,你这野心可不小啊!”
“这算什么,周天子都曾说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们堂堂共和国,连一些封建王朝都比不过,还有什么脸说自己是华夏正朔。”
看着周辰脸上的神采飞扬,李先生既是欣慰,也有些担忧,诚恳的劝诫道:“国土嘛,当然是越多越好,但也须知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咱们就说说眼下,东北、台湾还未收复,西藏外蒙问题悬而未决。
就算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要做的也是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国家元气还未恢复,就想着对外扩张,这实非智者所为。”
“李先生,我和你想的恰恰相反,则内政治理与对外扩张,并非无法兼得。遥想大唐盛世,李世民治国二十载,便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他一边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一边平定突厥、经略西域,将大唐的疆域向西拓展万里。内修文治,外展武功,二者相辅相成,何来冲突之说?”
他目光灼灼,声音愈发清朗:“更何况,今日之世界格局与古时大不相同。列强环伺,弱肉强食。
我们若一味埋头内政,待到元气恢复之时,只怕周边要冲之地早已尽入他人之手。届时再想有所作为,恐怕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
山风拂过,松涛阵阵,仿佛在应和着这番豪情壮志。
两人沿着石阶继续向上,脚步因话题的沉重而略显迟缓。李先生沉吟片刻,终于将心中思虑最深的两大难题和盘托出:
“我有两问,还望周先生不吝赐教。一则是,若依你之言大肆扩张,必然引起周边势力反弹,更会引发列强警觉与不安,此局该如何应对?
二来,扩张必寻一个战略主向,须坚定不移,最忌三心二意,四处出击。以华夏今日之境,当以何处为要?”
周辰似乎早已料到这些问题,他伸手拂开挡在径前的垂枝,从容应答:
“英法殖民体系已是日薄西山,一场新的欧洲大战迫在眉睫。对列强之忌惮,关键在于‘拉一派,打一派’。
昔日一战时,日本不正是趁欧战正酣,迅速出兵抢占了德国在山东及南洋的殖民地么?
固然引来一些非议,然列强无暇东顾,其扩张成果终究是实实在在落入了口袋。此等机遇,稍纵即逝。”
他稍作停顿,让李先生消化这层意思,随后语气转为坚定:
“至于战略方向,我的主张十分明确——向北收复失地,政治为主,军事为辅;同时,当以举国之力,全力向南扩张。”
“向南?”李先生眉峰微蹙。
“正是向南。”周辰的目光仿佛已越过层峦,投向遥远的南方,“东南亚的橡胶、石油、锡矿,以及那条维系东西方命脉的南海航道,乃是我华夏大国崛起不可或缺的资粮与血脉。
北方故土自然要收,但那更多是雪耻与巩固;而真正的未来,在于南方那片广阔天地。
得南洋,则得资源通道之利,得战略纵深之广,华夏复兴之基,方能坚不可摧。”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