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夏风酿药与四海邮声
入夏的断星崖,药圃里的雪苏已长到齐肩高。紫绿相间的叶片层层叠叠,风过时掀起浪头般的绿涛,裹挟着蒸腾的药香漫过整个山崖。林婉儿站在药魂木下翻晒药材,竹匾里的紫苏梗、白苏花、雪苏叶错落摆放,像铺了片微型的药草星河。
“该酿今年的紫苏酒了。”阿芷拄着拐杖过来,手里提着个陶瓮,“你太爷爷当年酿的酒,埋在老槐树下,说是能治跌打损伤。今年咱多酿几瓮,给乡亲们备着。”
小石头扛着新劈的柴回来,额角挂着汗珠:“我在后山找到了股新泉,水质比溪里的软,酿酒正合适。”他放下柴捆,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这是南洋药商寄来的订单,要两百斤雪苏干叶,说是做香料用。”
林婉儿接过订单,上面的字迹带着南洋特有的湿热气息,末尾画着个小小的彩虹紫苏。“他们还说,要把雪苏的故事写进新的药书里,让我给配几幅图。”她看向正在药圃边写生的小芽儿,“正好让咱的小画师露一手。”
小芽儿的画册早已换了大本,此刻正趴在田埂上,对着株开花的雪苏细细描摹。花瓣是淡紫色的,像被晨露洗过的云霞,她特意调了点金粉涂在花蕊上,说要画出药魂木的光。“林姐姐,你看这花,”她举着画册跑过来,“比白苏花多了三瓣,是不是很特别?”
林婉儿凑近一看,果然,寻常紫苏花多是四瓣,这株雪苏却开了七瓣,花心的金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是很特别,”她笑着说,“这是断星崖给你的礼物,快记进画册里。”
酿紫苏酒那天,药铺的后院摆开了阵仗。十几个陶瓮排得整整齐齐,乡亲们提着新摘的雪苏叶、白苏花、彩虹紫苏果赶来,说要给酒里添点“自家的味道”。张婶带来了她腌的紫苏酱,说加一勺能让酒香更绵;李大叔扛来坛陈年老酒,说用这个当酒基才够醇厚。
林婉儿站在瓮边,一勺勺往酒里加药材,小石头负责搅拌,小芽儿则在每个瓮口贴上张写着日期的红纸条,上面画着不同的药草图案。墨羽蹲在旁边,时不时用爪子扒拉一下飘落在地的花瓣,惹得众人发笑。
“这酒得埋在药魂木旁边,”阿芷指挥着众人挖坑,“让木头的灵气渗进去,明年开封时,保管十里外都能闻到香。”
酒瓮入土那天,古力的驼队带来了个惊喜——南洋药商联合会派来了个考察团,为首的是位白胡子老药师,据说研究紫苏三十年了。“林姑娘,”老药师握着她的手,眼睛里闪着光,“我从《彩虹紫苏传奇》里看到断星崖的故事,特意来拜师!”
考察团里的年轻人扛着相机,对着雪苏圃、药魂木、酿酒的陶瓮拍个不停。有个穿洋装的姑娘拿着本子记录,时不时停下来问小芽儿画册里的插图是什么意思,两人比划着交流,倒也聊得投机。
“他们说要把断星崖的药圃拍成电影,”古力笑着翻译,“让全世界都看看,中国的草药有多神奇。”
林婉儿看着忙碌的人群,忽然觉得太爷爷当年的梦想,正在以一种他从未想过的方式实现。那些藏在药魂木里的坚守,那些写在医书残页上的期盼,终究化作了漫山的紫苏,乘着风,越过海,去到了更远的地方。
傍晚,考察团的人要走了。老药师捧着一小包雪苏种子,像捧着稀世珍宝:“我要把它们带回南洋,种在我的药圃里,告诉那里的人,这是来自断星崖的礼物。”
小芽儿跑过去,把自己画的雪苏花送给那个洋装姑娘,姑娘回赠了支钢笔,说让她把更多的故事写下来。
送走客人,林婉儿坐在老槐树下,看着夕阳给药圃镀上金边。药魂木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秘密与希望。她想起今天酿的紫苏酒,想起那些将要远行的种子,想起小芽儿画册里越来越丰富的故事,忽然觉得,断星崖的夏天,才刚刚开始。
而那些随风飘散的药香,会带着这里的温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悄悄生根发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喜欢迷案追缉:灵踪异事簿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迷案追缉:灵踪异事簿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