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二年,隋朝的江山已经是风雨飘摇,各地的起义军跟烧开的水似的,咕嘟咕嘟往外冒。可咱们这位隋炀帝杨广,压根没把这些当回事,满脑子想的还是怎么吃喝玩乐。这不,江都那边传来消息,新造的龙舟完工了,那叫一个华丽气派,杨广一听,眼睛都直了,立马就动了去江都“度假”的心思。
要说这杨广,也是个被宠坏的主儿,一辈子就喜欢穷奢极欲。想当年,他为了下江南,动用了几百万民力开凿大运河,造了无数艘华丽的龙舟,沿途州县被折腾得民不聊生。如今天下大乱,他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一门心思就想往江都跑,去享受那纸醉金迷的生活。
这时,有个识时务的大臣站了出来,他就是宇文述。宇文述深知杨广的脾气,知道他想去江都想得发疯,于是就顺水推舟,一个劲儿地劝说杨广:“陛下,江都乃江南胜地,如今新龙舟完工,正好可以去巡游一番,一来可以体察民情,二来也能彰显我大隋的威风,何乐而不为呢?”这番话说得杨广心花怒放,当即拍板:“准了!朕这就收拾行装,前往江都!”
可并不是所有大臣都像宇文述那样溜须拍马,右候卫大将军赵才就是个直肠子。他一看杨广都这时候了还想着出去玩,急得不行,连忙上书劝谏:“陛下,如今盗贼蜂起,天下大乱,朝廷正是需要您坐镇京城,稳定局势的时候,您怎么能轻易离开呢?还请陛下以天下为重,取消江都之行!”
杨广本来正美滋滋地想象着在江都的美好生活,一看赵才的奏折,顿时火冒三丈,心想:“好你个赵才,竟敢扫朕的兴!”当即下令,把赵才扔进了大牢,交给司法官吏处置,算是给了他一个教训。
可赵才的遭遇并没有吓退那些忠心耿耿的大臣。建节尉任宗一看赵才被抓,也豁出去了,上书竭力劝谏,言辞恳切地希望杨广能以大局为重,不要沉迷于享乐。杨广这次是真的被惹毛了,他觉得这些大臣就是故意跟自己作对,于是二话不说,下令将任宗拖到朝堂上,用棍杖活活打死。可怜任宗,一片忠心,却落得个如此下场,朝堂上的大臣们吓得噤若寒蝉,再也没人敢轻易开口劝谏了。
但杨广的“作死”之路还没结束。奉信郎崔民象实在看不下去,又冒死上表劝阻,称如今盗贼充斥全国,各地烽火连天,陛下此时前往江都,实在是太危险了。杨广一看,竟然还有人敢跟自己对着干,怒不可遏,下令将崔民象抓了过来。他觉得仅仅杀死崔民象还不解气,竟然残忍地先摘掉了崔民象的下巴,然后才将他处死。这等残暴行径,简直令人发指。
就这样,杨广不顾群臣的反对,不顾天下百姓的安危,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踏上了前往江都的旅程。可他没想到,就连普通百姓也看不下去了。当他的车驾经过梁郡时,一个大胆的百姓拦住了车驾,对着杨广的龙舟大喊:“陛下,如今天下大乱,您要是执意去江都,这天下可就不再是您的了!”
杨广一听,肺都要气炸了,他没想到一个普通百姓也敢教训自己,当即下令,将这个百姓拖下去处死。可怜这个百姓,只是想唤醒沉迷享乐的皇帝,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一路上,杨广全然不顾沿途的破败景象,不顾百姓的流离失所,依旧我行我素,在龙舟上饮酒作乐,欣赏着江南的美景。他乘坐的新龙舟,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宫殿,里面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宫女们穿着华丽的衣服,端茶倒水,歌舞助兴,杨广则沉浸在这虚假的繁华之中,早已忘记了自己身为帝王的责任。
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彻底激怒了天下百姓,各地的起义军越来越壮大,隋朝的江山已经摇摇欲坠。他这趟江都之行,不是什么度假之旅,而是一条不折不扣的“作死”之旅,一步步将大隋王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司马光说
炀帝荒淫无道,天下大乱之际,仍执意游江都,不听忠言,滥杀劝谏之臣与百姓,失尽民心。宇文述阿谀奉承,助纣为虐,实乃奸佞之辈。帝王当以天下为己任,励精图治,方能长治久安,炀帝此举,无异于自掘坟墓,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作者说
杨广的江都之行,堪称一场“极致自私”的荒诞剧。他把帝王的权力当成了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把大臣的忠心当成了耳旁风,把百姓的生命当成了草芥。宇文述的谄媚,看似是为了迎合皇帝,实则是在为隋朝的灭亡添柴加火。那些冒死劝谏的大臣和百姓,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和良知,却终究没能唤醒这个沉迷享乐的皇帝。其实,一个王朝的灭亡,从来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源于统治者一次次的任性和自私,当民心尽失,再强大的王朝也会土崩瓦解。
喜欢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