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怀道踏入玄甲坊庭院时,暮色愈发浓重。他身披玄色软甲,腰间悬挂的鎏金佩刀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冷光,脚步沉稳却带着一丝急迫。李长安望着这位故人,心中涌起一丝不安,却也生出几分笃定 —— 这或许是破局的关键。
“李兄,事急矣!” 秦怀道一把握住李长安的手臂,压低声音道,“石堡城守将被紧急召回长安,听说是崔氏在朝中施压,要以‘守备不力’之罪治他。一旦此人定罪,青海湖畔之事便再难查清!”
李长安瞳孔微缩,脑海中迅速闪过魏征那卷密信上的线索。他深知,石堡城守将是知晓粮队失踪真相的关键人物,绝不能让五姓七望得逞。“走!我们现在就去大理寺,务必抢在崔氏之前见到守将!” 李长安当机立断,转身取下墙上的软剑,与秦怀道一同消失在夜色中。
大理寺监牢内,潮湿发霉的气息令人作呕。李长安和秦怀道手持刑部令牌,在狱卒的带领下,终于见到了被关押的石堡城守将王猛。这位久经沙场的将领此刻蓬头垢面,身上的锁子甲沾满泥土,但眼神依旧坚毅。
“李掌柜,秦将军,你们终于来了。” 王猛挣扎着起身,锁链哗啦作响,“崔氏派人逼我认罪,说只要我担下‘勾结马贼’的罪名,便保我家人平安。可我王某人岂会做这等卖国之事!”
李长安蹲下身,目光灼灼:“王将军,当日究竟发生何事?还请如实相告。”
王猛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那日,我接到急报,说有吐蕃商队偏离官道,往石堡城方向而来。我率人前去查看,却发现商队早已被劫,现场只留下印着崔氏商徽的粮袋。正当我要派人追查时,崔氏的家奴却带着刑部公文赶到,说我‘擅自干预通商事务’,要将我押解回京……”
就在此时,监牢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不好!崔氏的人来了!” 秦怀道握紧刀柄,警惕地望向门外。李长安迅速掏出笔墨,让王猛将证词写成文书,按上血手印。
“李长安!你竟敢私自提审钦犯!” 崔氏家主带着一群侍卫闯了进来,眼神阴鸷,“来人,将他们一并拿下!”
千钧一发之际,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圣旨到 ——” 尖锐的嗓音划破夜空,一名内侍手持黄绫,大步走来,“陛下有令,石堡城一案由刑部、大理寺与李长安共同彻查,任何人不得阻拦!”
崔氏家主脸色骤变,却也只能恨恨离去。李长安望着手中的证词,心中燃起一丝希望。然而,还未等他松口气,又一封加急军报传来 —— 吐蕃大军在松州边境集结,战火一触即发!
长安城中,太极殿内灯火通明。李世民手持军报,神色严峻:“诸位爱卿,吐蕃来势汹汹,这仗,打还是不打?”
崔氏家主立刻出列:“陛下,皆因李长安通敌卖国,才引得吐蕃进犯!臣请罢黜其官职,以谢天下!”
李长安挺身而出,呈上王猛的证词和魏征的密信:“陛下,这一切皆是五姓七望与吐蕃勾结的阴谋!他们妄图挑起战火,借此打压玄甲粮,动摇国本!”
朝堂之上,争论不休。李世民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魏征身上:“魏卿,你意如何?”
魏征咳嗽着上前,声音虽弱却字字有力:“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先稳住吐蕃,查清真相。可派使臣前往松州,与禄东赞谈判,同时调集军队,以防不测。”
最终,李世民下令:“李长安,朕命你为钦差,即刻前往松州,查清吐蕃异动真相。若有异动,可便宜行事!”
当李长安骑上快马,离开长安城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前方等待他的,是松州边境的烽火,是五姓七望的阴谋,更是一场关乎大唐安危的生死博弈。
喜欢大唐长安秘物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唐长安秘物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