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如山,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个个面带严肃之色。熙皇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满朝文武。殿内,只有偶尔的风吹动着窗棂,发出轻微的声响,更添了几分肃穆。
“启禀陛下,寒国使者已在路上,其来者不善,北狄亦有蠢蠢欲动之势。”兵部尚书曹傲出列,声音沉稳而有力,却透着一丝忧虑,“如今边疆形势严峻,我朝需早做准备。”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众臣皆知,寒国与北狄素来与貊国不和,此次联合,必是图谋不轨。若战火燃起,百姓将遭涂炭,朝堂也将陷入动荡。
“陛下,臣以为当陈兵边界,以备不时之需。”李美曦身着一袭青色官袍,腰间玉带随风轻摆,她目光坚定,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北狄狼子野心,不可不防。我朝当先发制人,方能保边境安宁。”
熙皇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李美曦的进言正合他意,只是兵事虽急,粮草亦不可忽视。他目光一转,看向户部尚书:“卿家,我朝如今钱粮可足?”
户部尚面部色凝重,拱手道:“陛下,我朝连年征战,国库早已空虚。如今又要陈兵边界,钱粮补给实难维持长久。”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众臣皆知,兵无粮则散,若钱粮不足,即便陈兵边界,也难以持久。一时之间,朝堂之上议论声四起,众臣皆在思索对策。
李美曦心中亦是一沉,她深知钱粮之重,若无充足补给,即便有再强的兵力,也难以持久。她目光微转,突然想起昨日张杰所提之策,心中一动,连忙出列:“陛下,臣有一策,或可解钱粮之困。”
熙皇目光一亮,忙道:“长公主有何妙策,快快讲来。”
李美曦声音清朗而坚定:“臣以为,可采用屯田之策。寿县地处边境,土地肥沃,若能在此地屯田,既能解决军粮之需,又能安定百姓,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寂静。紧接着李美曦向众人解释了什么叫做屯田之策。众臣皆对屯田之策有了清晰的认知,一时之间却无人说话。屯田之策并非没有人能够想到,只是一旦实施这样的国策,势必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在场百官竟无一人愿意做这个得罪人的事情。
熙皇亦是心中一动,他深知钱粮之困,若能行屯田之策,实乃解燃眉之急之良方。他目光一转,看向李美曦:“长公主此策甚妙,只是不知何人可担此重任?”
李美曦心中暗自思忖。张杰虽无上朝资格,但其才学出众,且深谙农事,正是主持屯田的不二人选。她声音中透着一丝坚定:“陛下,臣举荐一人,此人虽无官职,但才学出众,且深谙农事,若能让他前往寿县主持屯田事宜,必能成事。”
熙皇微微一愣,随即问道:“此人是谁?”
李美曦声音中透着一丝自信:“此人名叫张杰,乃臣府中幕僚。他昨日曾向臣提及屯田之策,臣以为此人堪当大任。”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寂静。众臣皆知,李美曦素来谨慎,若她举荐之人,必有过人之处。一时之间,众人皆在思索张杰的身份和能力。
熙皇微微点头,心中亦是赞同。他深知李美曦素来谨慎,若她举荐之人,必有过人之处。他目光一转,看向李美曦:“长公主既如此说,朕便准了。张杰虽无官职,但既然是长公主举荐,朕自然放心。你便传朕旨意,让张杰前往寿县,亲自主持屯田事宜。若有需要,可随时向长公主请示。”
李美曦心中亦是一喜。她深知张杰才学出众,若能让他前往寿县主持屯田,必能成事。她拱手道:“臣领旨。”
熙皇微微点头,心中亦是欣慰。他深知李美曦素来谨慎,若她举荐之人,必有过人之处。他目光一转,看向众臣:“众卿家,寿县地处边境,形势复杂,还需多派些人手前往,以保屯田之事顺利进行。”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寂静。众臣皆知寿县地处边境,形势复杂,前往寿县,实乃险地。一时之间,无人应声。
熙皇见众臣的反应,心里不免失望。这些就是他需要倚仗的肱骨之臣!若都是这样的臣子,熙国怎样才能强大?
李美曦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视了一圈,她深知无人愿往寿县,屯田之事难以顺利进行。她目光一转,看向熙皇:“父皇,臣还想再举荐一人。”
熙皇没想到李美曦还有举荐,惊喜的问:“何人?”
李美曦语气恭敬的禀报道:“臣要举荐的是张杰的新婚妻子李颖。李颖自幼习武,性子也刚毅果敢,定能成为张杰的好帮手。”
此言一出,马上就受到某些大臣的反对,“区区一女子,何德何能受朝廷指派?”
李美曦最受不了那些看不起女人的人了,她语气冰冷的说:“本宫也是区区一个女子,不知道冯大人有何赐教?”
刚才说话的那位冯姓官员这次才想起来长公主也是女人,慌不择口的道:“公主岂是女子。”发现自己说错话了,他又连忙用言语找补,“我的意思是普通女子岂能与公主相提并论。”
熙皇不耐烦的打断他的话,当场宣布:“朕任命张杰为寿县屯田令,尝试屯田之策,若此策可行,将推行全国。李颖负责在寿县辅佐,册封为屯田都尉。”
熙皇金口玉言,朝堂之上再无异议,即使有人心存不满,现在也只能憋着。
李美曦心中亦是一喜。她深知李颖武艺高强,若能让她随张杰前往寿县,必能保张杰周全。
喜欢东璃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东璃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