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军营,柳树抽芽,营区里的氛围格外暖意融融。自从军属座谈会后,苏青的名字在军属群体里传开了——既能独自撑起家庭与工厂,又能在关键时刻帮配偶洗清冤屈,还能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不少军属都悄悄把她当成了学习的榜样。
这天周末,部队组织军属开放日,家属们带着孩子来营区探望配偶,活动结束后,几位军属特意找到了苏青。带头的是通信分队张参谋的妻子王丽,她脸上带着几分腼腆,语气恳切:“苏青姐,我们早就想找你聊聊了。你看你又能照顾好家,又能支持陆哥工作,还能把事业做得这么好,我们都特别佩服你。”
旁边的李干事(与之前涉案李干事同名不同人)的妻子陈静也连忙附和:“是啊苏青姐,我家那位最近任务忙,经常加班,我一个人带孩子、照顾老人,有时候真觉得撑不下去,还总跟他闹矛盾。你能不能教教我们,怎么平衡家里的事,还能不拖配偶后腿?”
苏青正陪着孩子们在操场边玩耍,见大家一脸真诚,便笑着点点头:“姐妹们别客气,咱们都是军属,互帮互助是应该的。其实我也没什么特别的办法,都是在生活里慢慢摸索出来的。”
她拉着几位军属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孩子们在不远处结伴玩耍,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苏青先从最实际的“处理家庭矛盾”说起:“咱们军属最常遇到的矛盾,无非是配偶陪伴少、家务压力大、沟通不及时。我刚跟庭州结婚的时候也一样,他三个月不回家是常事,孩子半夜发烧我一个人往医院跑,心里也委屈,忍不住跟他发脾气。”
这话瞬间戳中了军属们的心声,王丽叹了口气:“可不是嘛!我家张参谋上个月连续加班半个月,孩子生日他都没回来,我气得好几天没理他,他还觉得我不理解他。”
“你看,这就是沟通的问题。”苏青温和地说,“后来我发现,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他在部队扛着任务压力,我在家憋着委屈,越闹越生分。后来我换了个方式,等他打电话回来,先不抱怨,先听他说工作上的难处,再慢慢跟他说家里的事——比如‘孩子今天念叨你好几遍’‘妈今天身体好多了,你别担心’,反而比指责管用多了。”
她分享了自己的小技巧:“咱们军属要学会‘找对沟通时机’。配偶执行任务回来肯定累,别忙着翻旧账;等他休息好了,心平气和的时候,把自己的辛苦和思念好好说,他们其实都记在心里。还有就是‘分工不分心’,比如我会跟庭州约定,他在部队安心工作,家里的老人孩子我多操心,但遇到重大决策,比如老人看病、孩子择校,我一定会跟他商量,让他知道自己是家里的主心骨,而不是旁观者。”
陈静眼睛一亮:“原来是这样!我以前总觉得他不管家,就知道抱怨,其实是没找对方式。那苏青姐,你一个人又带孩子又管工厂,怎么做到不慌不乱的?我连家里的事都觉得手忙脚乱。”
“关键是‘提前规划’和‘学会借力’。”苏青笑着说,“家里的事,我会提前列个清单,比如每周买一次菜、每月带老人做一次体检,把固定的事安排好,就不会手忙脚乱。遇到搞不定的,比如换水管、搬重物,别硬扛,找邻居、找其他军属帮忙,咱们军属之间就是最亲的亲人。”
她举了个例子:“上次我工厂赶订单,孩子又突然感冒,我实在抽不开身,就是隔壁王嫂帮我接了孩子放学,还带孩子去了社区医院。后来我也帮她照顾过生病的老人,互相搭把手,日子就轻松多了。”
旁边的赵班长妻子林慧补充道:“苏青姐说得对!上次你教我们的‘互相帮忙群’,我建起来了,现在谁家有事,在群里说一声,大家都愿意搭把手,比以前一个人硬扛强多了。”
苏青点点头,又说起支持配偶工作的心得:“支持配偶工作,不是让我们事事迁就,而是要做他们最踏实的后盾。他们在部队担心家里,我们把家里打理好,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比如我会定期给庭州寄家乡的特产和补品,在包裹里写几句鼓励的话,让他知道家里一切都好,他才能安心工作。”
“还有就是要‘懂他的工作’。”苏青继续说,“我虽然不懂部队的具体业务,但我会听庭州说他的工作内容,了解他的压力点。他遇到难题跟我倾诉时,我不一定能帮他解决,但我会认真听,给他加油打气。有时候他跟我聊工作中的流程问题,我也会从工厂管理的角度给点小建议,没想到还真能帮上忙。”
王丽感慨道:“苏青姐,你说得太有道理了!我以前总觉得他的工作跟我没关系,他跟我说我也不爱听,现在才知道,多了解一点他的工作,才能真正理解他的辛苦。”
苏青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处理家庭矛盾,核心是‘理解与包容’;支持配偶工作,关键是‘信任与担当’。咱们军属不容易,但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她还特意提到:“如果遇到实在解不开的矛盾,别自己钻牛角尖,可以找部队的心理辅导员,或者跟其他军属聊聊,旁观者清,有时候别人一句话就能点醒你。”
几位军属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记下,还主动分享起自己的困惑,苏青都一一耐心解答。陈静说:“苏青姐,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亮堂多了。以后我再也不跟他乱发脾气了,试着跟他好好沟通,也学着找大家帮忙。”
“是啊苏青姐,你真是我们的主心骨!”王丽笑着说,“以后我们有不懂的,可还要经常麻烦你呢!”
苏青笑着摆手:“别这么说,咱们互相学习。我也有遇到难处的时候,多亏了大家帮忙。”
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军属来找苏青请教。有的是刚结婚的年轻军嫂,不知道怎么适应军属生活;有的是孩子面临升学的母亲,纠结于择校问题;还有的是与公婆相处有矛盾的,不知道怎么化解。苏青总是热情接待,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她还提议建立了“军属互助群”,把大家拉到一起,平时在群里分享育儿经验、交流家务技巧,谁家有困难在群里说一声,大家都主动伸出援手。有一次,家属李姐的爱人在外地集训,她婆婆突然生病住院,苏青在群里发起号召,几位军属轮流帮忙照顾老人、接送孩子,让李姐能安心在医院陪护。
李姐感动得在群里说:“多亏了苏青姐和姐妹们,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咱们军属群就是一个大家庭,有你们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除了日常互助,苏青还定期组织小型交流会,让军属们聚在一起,互相分享心得、倾诉烦恼。交流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有的分享成功化解家庭矛盾的经验,有的吐槽生活中的难处,苏青则在一旁引导大家换位思考,给出实用的建议。
有一位年轻军嫂抱怨:“我家那位总不记得纪念日,我觉得他不在乎我。”苏青笑着说:“军人的工作性质特殊,他们可能记不住纪念日,但心里一定记着你。你可以提前提醒他,或者把纪念日过成简单的家庭聚餐,不用追求形式,重要的是心意。我和庭州的结婚纪念日,有时候他在部队,就给我打个长长的电话,聊聊心里话,我也觉得很幸福。”
在苏青的带动下,军属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很多家庭的矛盾也得到了化解。不少配偶反馈,家里的氛围变好了,自己在部队工作也更安心了。部队领导得知后,特意表扬了苏青:“苏青同志不仅自己是优秀军属,还带动其他军属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为部队稳定作出了很大贡献,真是军属们的主心骨!”
这天,苏青又在群里组织大家分享“如何给配偶减压”的经验,群里热闹非凡。王丽说:“我现在每周都会给我家那位寄点他爱吃的零食,在包裹里写几句鼓励的话,他说收到包裹就觉得心里暖暖的。”陈静说:“我学会了不跟他聊工作上的烦心事,他回来就跟他说孩子的趣事、家里的好事,让他能放松心情。”
苏青看着群里的消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知道,作为军属,她们每个人都在默默付出,但只要互相扶持、彼此信任,就能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她愿意做这个“主心骨”,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让每一位军属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力量,让每一位军人都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在部队建功立业。
夕阳西下,营区里响起了归队的号角,军属们陆续告别,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容。苏青牵着孩子们的手,看着远处训练归来的陆庭州,心中满是踏实与幸福。她知道,这份来自军属们的信任,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是温暖的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会继续和姐妹们一起,互相扶持、共同成长,做军人最坚实的后盾,做彼此最亲的家人。
喜欢八零辣妈:穿成恶毒后妈后我带娃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八零辣妈:穿成恶毒后妈后我带娃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