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启二年的春风吹过帝国疆土,带来了不同于往年的气息。首批经由科举选拔、并在太学“昭启阁”经过云曦与谢知玄数月亲自熏陶的新科进士们,如同饱含生机的种子,被撒向了州郡县乡。他们怀揣着新政的理想与陛下的期许,奔赴各自岗位,其中尤以状元陆明远最为引人注目,他被任命为京畿要地“河间府”的通判,佐理政务,明察秋毫,地位关键。
与此同时,由赫连铮主导的军制改革与岩刚推行的新律,在经过初期的震荡后,也逐渐显现成效。军队更加精干,号令统一;《昭启律》的简明与公正,开始在民间建立起初步的信任。然而,深植于地方肌理中的痼疾——豪强兼并、胥吏盘剥、信息闭塞——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根除。新官上任的“星火”,面对着的是积累了数百年的、盘根错节的“坚冰”。
河间府,地处南北漕运要冲,商贸繁盛,土地肥沃,也因此成为豪强望族盘踞之地。新任通判陆明远到任不久,便雷厉风行地开始推行“清丈田亩”与“核定税基”的新政。他手持《昭泽律》,身着簇新官袍,试图以律法与一腔热血,撕开这厚重的帷幕。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他沉重一击。府衙内的老胥吏们表面恭顺,背后却阳奉阴违,籍册混乱不清,丈量土地时故意错漏,甚至暗中向地方豪强通风报信。以本地大族“陈氏”为首的豪强们,或软硬兼施,试图拉拢贿赂;或联合起来,鼓动不明真相的佃户,以“新官夺民田”为由,阻挠丈量,冲击府衙。陆明远空有满腔抱负与律法条文,却发现自己举步维艰,政令几乎不出府衙大门,反倒因“操切扰民”而饱受诟病,连之前支持他的一些寒窗苦读的同年,也开始写信劝他“和光同尘”。
一封封充满挫败与困惑的密报,被加急送往帝都,摆在了云曦的案头。
“果然……还是太难了。”御书房内,云曦放下陆明远的奏报,轻轻叹了口气。她并未动怒,眼中只有深沉的了然与决断。“仅凭一纸文书与几个年轻官员,想要撼动这积年的冻土,确实力有未逮。”
她看向一旁的谢知玄:“知玄,看来需要你我再走一趟了。”
谢知玄微微颔首,他指尖一枚由星辉凝聚的符文正在缓缓旋转,映照出河间府地脉与人心的混乱气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陆明远遇到的,并非孤例。新政之推行,需以雷霆手段,破开坚冰,更需以星火之温,慢慢融化。”
三日后,皇帝仪仗并未大张旗鼓,云曦与谢知玄仅带着一队精锐的星火卫与部分精通律法的刑律司干员,悄然抵达河间府。他们没有惊动地方官员,而是直接入驻了由讯察堂提前安排好的隐秘据点。
当夜,谢知玄再次引动“星陨之心”的力量,这一次,目标并非具体的某个人,而是整个河间府区域的“秩序”与“信息”流。在他的感知中,那些被刻意隐藏的田产、那些暗中输送的利益链条、那些扭曲真相的流言节点,如同地图上闪烁的污点,清晰可见。他将这些信息,直接同步给了随行的刑律司干员。
次日,河间府天翻地覆!
星火卫与刑律司干员如同神兵天降,依据精准到令人发指的情报,直扑陈氏庄园及其党羽所在!不仅查抄出大量隐匿田产的铁证、与胥吏往来的账册,更在其密室内,搜出了私造的弓弩甲胄与僭越的礼器!与此同时,云曦亲自坐镇府衙,以雷霆之势,将那些阳奉阴违、贪赃枉法的胥吏头目全部捉拿,并当场宣布,依据《昭启律》,严惩不贷!
没有冗长的审讯扯皮,没有给任何反应时间。在绝对的力量与精准的信息面前,一切阴谋与抵抗都显得苍白无力。陈氏家主试图煽动佃户冲击府衙,却被云曦亲自现身,以威严与承诺(宣布清丈后,佃户租额依新律保障,不得随意加租夺佃)瞬间瓦解。真相与律法,在皇权的强力支撑下,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河间百姓面前。
河间府一案,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帝国上空。陈氏被连根拔起,主要成员依律问斩,家产抄没,除补偿被侵吞的佃户外,大量田地收归官有,准备重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涉案胥吏或被流放,或被革职。陆明远在新政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被一举清除。
更重要的是,此案的处理方式,被云曦刻意昭告天下。它传递出一个无比清晰的信号:新朝并非只有怀柔,更有铁腕!皇帝与星辰阁主,拥有洞察一切的眼睛与扫荡一切障碍的决心!任何试图阻挠新政、盘剥百姓者,无论根基多深,都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河间府之后,云曦与谢知玄并未停歇,他们的身影又出现在其他几个新政推行受阻、问题突出的州郡。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对当地豪强与贪腐吏治的雷霆清扫,以及对忠于新政官员的强力支持。他们不再仅仅依赖于地方官员的自觉,而是以绝对的权威与力量,为新政的推行,强行开辟出一条道路。
《山河为药》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山河为药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山河为药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