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本该是张灯结彩、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在被大雪封了月余的王家村,却显得格外冷清。没有花灯,没有爆竹,只有一轮清冷的圆月,孤悬在依旧寒气逼人的夜空,将惨白的光辉洒在残雪斑驳的山峦和院落上。
然而,对王家而言,这个元宵节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墨尘的断腿,在草药的持续作用和内息的温养下,愈合速度快得惊人。虽然还不能完全承重,但他已经可以拄着双拐,在屋内和院子里较为自如地短距离行走了。这对于一个多月前还重伤垂死的人来说,简直是奇迹。
【状态:墨尘伤势显着好转,家庭氛围轻松不少。】
这天晚上,李秀云强撑着精神,用秋天晒干的野果和最后一点红糖,煮了一小锅稀薄的甜汤,算是应节。一家人围坐在灶膛边,分食着这难得的甜味。气氛比往日要轻松许多。
墨尘喝了一口甜汤,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对王大山和李秀云说道:“大山兄弟,秀云妹子,这些日子,多亏你们悉心照料,老朽这条命,才算是捡了回来。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王大山摆了摆手,声音依旧低沉:“墨老客气了,乡里乡亲,搭把手是应该的。”
李秀云也连忙道:“是啊,墨老,您千万别这么说。您教了书一那么多本事,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呢。”
墨尘笑了笑,目光转向坐在一旁、眼神亮晶晶的王书一,沉吟片刻,说道:“书一这孩子,天资聪颖,心性纯良,更难得的是有股子韧劲和钻劲。这个冬天,他的进步,老朽都看在眼里。”
王书一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墨尘继续道:“老朽漂泊半生,身无长物,唯有一些杂学心得,尚可拿得出手。若大山兄弟和秀云妹子不嫌弃,老朽想……正式收书一为徒,将我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此言一出,灶膛边瞬间安静下来。只有柴火燃烧发出的“噼啪”声,格外清晰。
王书一猛地抬起头,心脏狂跳,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拜师?正式成为墨老的徒弟?学习他那些神奇的知识和本领?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状态:极度震惊,狂喜,难以置信。】
王大山和李秀云也愣住了,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他们虽然感激墨尘,也知道他是有大本事的人,但“拜师”二字,意义非同小可。这意味着儿子将正式走上一条与祖辈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前途未卜,福祸难料。
沉默良久,王大山深吸一口气,看向墨尘,目光凝重:“墨老,您是有大学问的人,能看上我家这小子,是他的造化。只是……我们王家世代都是庄稼人,书一若是跟了您,将来……会怎样?”
这个问题,问出了王大山和李秀云心中最大的担忧。
墨尘的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他坦然迎上王大山的目光,缓缓说道:“大山兄弟,秀云妹子,老朽不敢妄言书一将来必定大富大贵。但老朽可以保证两点:其一,我所授之学,绝非歪门邪道,乃是经世致用、强国富民之实学。其二,书一若能学有所成,不敢说能封侯拜相,但至少,可凭自身本事安身立命,护佑家人,乃至……惠及一方乡邻。”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有力:“或许,他将来无法像那些科举士子一样,高坐庙堂,但他或许能造出更坚固的水利,让田地不再受旱涝之苦;或许能改良农具织机,让乡邻劳作更轻松;或许能精研医道,解除更多人的病痛……这条路,或许清贫,或许艰难,但每一步,都踏在实处,无愧于心。”
【领悟:对“实学”价值与人生意义的深度阐述,坚定了信念。】
王大山听着墨尘的话,目光闪烁,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他想起儿子这个冬天的变化,想起他眼中那种越来越亮的光彩,想起他摆弄那些小机关时专注的神情……他知道,儿子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在田里埋头苦干的孩子了。他的心,已经飞向了更广阔的天空。
李秀云也看着儿子,眼中含着泪光,有担忧,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看到希望的光芒。她轻轻拉了拉王大山的衣角,低声道:“他爹……书一喜欢学,就……就让他学吧。墨老是好人,有他教导,总比一辈子窝在这山沟里强……”
王大山再次沉默了片刻,终于,他重重地点了点头,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对墨尘说道:“墨老,既然您不嫌弃,那……书一这孩子,就拜托您了!”
【状态:父母的支持成为巨大动力,内心充满感激与责任感。】
王书一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墨尘,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徒儿王书一,拜见师父!”
【状态:人生重要仪式完成,身份转变,使命感空前强烈。】
墨尘受了这一礼,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又复杂的笑容。他伸手将王书一扶起,郑重地说道:“好,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墨尘的关门弟子。入我门下,需谨记三点:一,不得恃强凌弱,需以所学济世助人;二,不得固步自封,需博采众长,精益求精;三,不得轻言放弃,需坚韧不拔,勇攀高峰。你可能做到?”
“能!徒儿一定能做到!”王书一挺直了小小的胸膛,声音响亮地答道,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特性:尊师重道(初级)激活:对师命高度重视,学习专注度与执行力提升。】
简单的拜师仪式,就在这简陋的灶膛边完成了。没有观礼的宾客,没有丰盛的宴席,只有一轮冷月,一灶炉火,和一颗从此被点燃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少年之心。
这一夜,王书一辗转反侧,久久无法入睡。他的人生,从这一刻起,被彻底改变了。他不再是王家村里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他成了神秘墨老的弟子,肩负着一种全新的使命。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更多的,是汹涌澎湃的动力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窗外的月光,似乎也变得更加明亮,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翌日清晨,王书一醒来时,感觉整个世界都焕然一新。他按照惯例,在院中站桩吐纳,感觉内息比以往更加顺畅浑厚。练习导引术时,对身体的控制也似乎更精妙了一丝。
早饭后,墨尘将王书一叫到身边,神色比往日更加严肃。“书一,你既已入我门下,有些事,需得让你知晓了。”他示意王书一坐下,缓缓说道,“为师所学,并非单一门类,而是博采众长,自成一体。其根基,在于‘格物致知’四字。具体而言,可分为数科。”
【状态:正式开启系统化学习,心情肃穆而专注。】
“其一,为‘算学’。此乃一切学问之基石,天地万物,莫不有数。小至柴米油盐,大至天文历法、工程建造,皆离不开算学。从今日起,你需勤加练习。”
【技能:算学(未入门 0\/100)】
【技能解锁:算学】
“其二,为‘格物学’。探究万物之理,如力、热、声、光、电、磁等,明其性,方可致其用。你之前所学的杠杆、浮力,皆属此列。”
【技能:格物学(入门 10\/1000)】 (基于前期积累,直接入门)
【格物学经验+2】
“其三,为‘机关学’。此乃格物学之应用,将原理化为实物,制作器械,以替人力,或达人力所不及之事。你摆弄的那些小玩意,便是机关学之雏形。”
【技能:机关学(未入门 20\/1000)】 (基于前期积累,直接进入未入门高阶)
【机关学经验+2】
“其四,为‘地相学’。观山川地势,察风水流转,辨矿藏物产,乃兴水利、筑城郭、开矿脉之先导。”
【技能:地相学(未入门 0\/100)】
【技能解锁:地相学】
“其五,为师亦通些许医道药理、天文历法,虽不精深,但可为你启蒙,日后你若对哪一门有缘,可再寻名师深造。”
墨尘看着听得入神的王书一,沉声道:“此数科,看似繁杂,实则相辅相成,犹如人之四肢百骸,缺一不可。你需循序渐进,不可偏废。此外,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是承载一切学问的根本,故武艺修炼,亦不可懈怠。”
【领悟:系统化知识框架的建立,明确了未来学习的方向和路径。】
王书一将师父的每一句话都牢牢刻在心里。他感到一扇宏伟的知识殿堂大门,正向他缓缓敞开。前方的道路虽然漫长而艰辛,但他心中充满了无穷的勇气和渴望。
“徒儿明白!定不负师父教诲!”王书一郑重地应道。
从这一天起,王书一的学习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墨尘开始系统地为他讲授基础知识。从最简单的计数、加减开始,到测量、图形;从力的三要素,到简单的机械原理;从如何观察土壤岩石,到初步判断地下水源……每一天,王书一都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知识的甘霖。
【算学经验+3】
【格物学经验+3】
【地相学经验+2】
【整体学习效率提升 20%】 (拜师后专注度与指导质量双提升)
冬雪,终于在春风的催促下,加速消融。山涧传来了潺潺的流水声,冻土开始变得松软,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解冻后特有的清新气息。王家小院屋顶的积雪化尽,露出了深褐色的茅草。一切都预示着,漫长的冬天即将过去,充满生机的春天,马上就要来了。
王书一站在院子里,看着远处山峦上日益扩大的绿色,感受着拂面而来的、带着暖意的春风,心中豪情万丈。这个冬天,他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师父,更收获了一条全新的人生道路。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而他王书一,也如同蛰伏了一冬的种子,即将破土而出,迎接属于他的、广阔的天地。
喜欢成长之红颜助我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成长之红颜助我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