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已过,白日渐长。山坡上的梯田里,新播下的粟种和豆种,在春雨的滋润和日渐温暖的阳光下,悄然破土,探出鹅黄嫩绿的细芽。放眼望去,一层层梯田如同绿色的阶梯,镶嵌在山坡上,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王书一每日都要到田里巡视几遍,小心翼翼地拔除杂草,检查土壤的湿度,观察着幼苗的生长情况。看着这片由他和父亲亲手播种、并倾注了新心血的田地,他心中充满了期待。他期待着秋日金黄的收获,更期待着验证自己所学是否能真正带来改变。
【状态:对劳动成果的期待感强烈,实践验证理论的渴望。】
然而,这份期待中,却夹杂着越来越浓的离愁。墨尘的身体已基本康复,除了右腿在阴雨天还会有些酸胀外,日常行动已无大碍。他开始有意识地整理自己的物品,那几卷用油布包裹的书册,被他反复擦拭、摩挲;那些精巧的铜制工具,也被他重新打磨、上油。这些举动,无声地宣告着离别的临近。
【观察经验+3】 (对离别征兆的敏锐捕捉)
这一日傍晚,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王书一从田里回来,洗净手脚,走进屋里,发现墨尘正坐在灶膛边,手里拿着一张他近日练习算学时画的、满是数字和图形的草纸,看得入神。
“师父。”王书一轻声唤道。
墨尘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示意他坐下。“书一,你过来。”
王书一依言坐到师父身旁。
墨尘放下草纸,目光平静地看着他,缓缓开口道:“书一,春耕已毕,山路已通,为师……也该走了。”
尽管早有预料,但当这句话真的从师父口中说出时,王书一的心还是猛地一沉,鼻子瞬间酸涩起来。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挽留的话,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知道,师父这样的人,是不会永远留在这个小山村的。
【状态:离别情绪爆发,悲伤,不舍,强忍泪水。】
墨尘看着徒弟泛红的眼圈,心中也有些不忍,但他还是继续说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我师徒一场,是缘分。这个冬天,你学得很好,基础已经打得颇为扎实。为师能教你的入门之理,也已倾囊相授。剩下的路,需要你自己去走,去摸索,去实践。”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格外郑重:“临别之际,为师有几句话,你要牢记在心。”
王书一强忍住泪水,挺直腰板,用力点头:“师父请讲,徒儿一定牢记!”
【状态:强忍悲伤,专注聆听师父最后的教诲。】
墨尘沉声道:“第一,学无止境。为师所授,不过是沧海一粟,是引你入门之阶。天地之大,学问之深,远超你我想象。切不可因学到一点皮毛便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日后若有机会,当游学四方,博采众长,方能成大器。”
【领悟:对知识海洋的敬畏之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
“第二,学以致用。学问再高,若不能利国利民,造福乡梓,便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你要将所学,用于改善生计,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哪怕只是让田里多收一斗粮,让村里人少受一分病痛,也比空谈千百句大道理更有意义。”
【领悟:知识价值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实践与贡献。】
“第三,坚守本心。你走的这条路,或许会有人不解,有人嘲笑,甚至有人阻挠。但你要记住,你所学的是经世致用的实学,是强国富民的根基。只要心中装着百姓,脚下踏着实地,便无需在意他人的眼光。但也要懂得藏拙,懂得审时度势,锋芒太露,易招灾祸。”
【领悟:理想与现实平衡的重要性,坚韧与智慧并重。】
“最后,”墨尘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关于为师的来历,以及我们这一脉的渊源,眼下还不是告诉你的时候。你知道得越多,可能越危险。你只需记住,你是我墨尘的弟子,所学乃是‘墨学’一脉。他日若有人问起,或遇同道中人,可凭此物相认。”
说着,墨尘从怀中取出一个用红线系着的小小物件,递给王书一。那是一个非金非木、颜色黝黑的方形小牌,入手温润,正面刻着一个极其繁复、仿佛由无数齿轮和线条构成的图案,背面则是一个古朴的“墨”字。
【获得物品:墨家信物(未知品级)】
【技能:信息保密意识(入门 10\/100)】
【信息保密意识经验+3】 (师父郑重叮嘱,印象深刻)
王书一双手接过信物,紧紧攥在手心,感受着那上面残留的师父的体温,重重点头:“徒儿记住了!定不负师父教诲!”
墨尘欣慰地点点头,又从包袱里取出几卷书册,递给王书一:“这是为师手录的一些基础算学、格物图谱和机关入门心得,还有那‘石火之气’引导方案的初步构想。你且收好,日后勤加研习,若有不明之处,可自行揣摩,或待他日重逢再问。”
【获得物品:墨尘手札(基础篇)】
【状态:获得宝贵的学习资料,使命感与责任感更重。】
王书一珍而重之地接过书册,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第二天,天色蒙蒙亮,墨尘便准备动身了。他换上了一身浆洗干净的旧袍,虽然依旧朴素,却难掩那份渊渟岳峙的气质。王大山和李秀云早早起来,准备了干粮和清水,默默地为墨尘送行。
【状态:离别时刻到来,气氛凝重。】
院门口,墨尘向王大山和李秀云深深一揖:“大山兄弟,秀云妹子,救命之恩,收留之情,墨尘永世不忘。他日若有缘,定当回报。”
王大山连忙扶住他,声音有些哽咽:“墨老言重了,一路保重。”
李秀云也抹着眼泪道:“墨老,有空……记得回来看看。”
最后,墨尘的目光落在王书一身上。王书一强忍了许久的泪水,终于还是夺眶而出。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墨尘磕了三个头,声音哽咽:“师父……保重!徒儿……一定会努力用功,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墨尘弯腰将他扶起,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也闪过一丝水光:“好孩子,起来吧。记住为师的话,好好照顾你爹娘。我们……后会有期。”
说完,墨尘不再停留,毅然转身,拄着木杖,踏着晨露,沿着那条蜿蜒的山路,一步步向山外走去。他的背影在熹微的晨光中,显得挺拔而孤独,渐渐消失在弥漫的山岚之中。
【状态:师父离去,心中空落,悲伤与激励交织。】
王书一一直站在院门口,直到再也看不到师父的背影,泪水模糊了视线。他紧紧握着怀中那块温润的墨家信物,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嘱托。
春风拂过,带来泥土和青草的芬芳。田里的幼苗在风中轻轻摇曳。王书一擦干眼泪,转过身,看向那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看向身后默默注视着他的父母。
他知道,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师父走了,但他留下的知识和信念,已经深深扎根在他的心中。未来的路,要靠他自己去走了。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成长。春耕的辛劳,已然播下希望的种子;而离别的愁绪,则化为了前行路上最坚定的动力。王书一深吸一口春天的气息,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
山外的世界很大,他要去看看。师父未竟的事业,他要去探索。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他要用自己所学,去守护,去改变。
春山如笑,前程似海。少年王书一,正式启程。
喜欢成长之红颜助我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成长之红颜助我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