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一问出口,孙有志、华子和大迷糊都愣住了,齐刷刷地看向他。
孙有志迟疑了一下:“大概……就在新伐木点那边往深里走的沟塘子附近。那条瘸腿很好认,它左前腿几乎不着地。大宝,你问这个干啥?”
赵大宝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好奇和跃跃欲试的神情,慢悠悠地说:“没啥,就是想着……一张狼皮褥子,冬天铺着应该挺暖和吧?”
他的话音落下,屋里顿时一片寂静,只剩下灶膛里柴火燃烧的噼啪轻响。
孙有志立刻打断赵大宝的疯狂想法:“石头,别瞎闹,这是林子,不小心就迷路了,还有狼。”
赵大宝语气肯定,“叔,我们哥仨来了,正好,明儿个咱就去那片转转,看能不能找到点线索,就算打不着它,也得摸摸情况,让大家安心不是?总不能天天提心吊胆地下工吧?摸着线索,到时候通知林场保卫科。”
孙有志一愣:“这……太危险了!”
“不深入,就在外围转转。”
赵大宝保证道,“再说了,我们年轻眼尖腿脚快,三个人呢,还带着家伙,怕啥?总得弄明白是咋回事,不然您这伤不是白受了?林场里工人也人心惶惶的,影响生产啊!”
最后一句影响生产算是说到了点子上。这年代,集体生产是头等大事。
孙有志犹豫了一下,看了看三个跃跃欲试的年轻小伙,又想到队里最近的传言和低迷的士气,终于点了点头。
“那……行吧。但千万千万小心!就在垭口外面看看,不许进老林子!发现一点不对劲,立刻回来!”
“好嘞!您就放心吧!”赵大宝一拍胸脯,华子和大迷糊也兴奋起来。
窗外,山风吹过林海,发出呜呜的声响,隐隐约约,似乎还夹杂着某种遥远而凄厉的嚎叫……
屋里的四个男人顿时安静了下来,面面相觑。
华子咽了口唾沫:“那个……是风吧?”
赵大宝竖着耳朵听了听,然后咧嘴一笑,故作轻松:“必须是风啊!还能你放的屁啊,这吹的也太远了吧?”
一句话,又把略显紧张的气氛打破了。
“啪!”
华子猛地一拍脑门,声音清脆得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光顾着说狼啊仙儿的,咱们是不是把顶顶重要的大事给忘了?”华子瞪着眼睛,看看赵大宝,又看看大迷糊。
经他这么一提醒,赵大宝和大迷糊才如梦初醒,对视一眼,脸上写满了——好家伙,真给忘了!
赵大宝立马起身,朝厨房方向喊:“郑姨!郑姨!您快别忙了,快来和我叔坐好,有事要说!”
“哎,来了来了,这就忙活完了。”
郑玉琴擦着手,解下套袖走过来,“你说你们,颠簸一天了,啥事不能等歇够了明天再说?”
她嘴上这么说着,还是依言坐下了。
“大迷糊!还等啥呢?快!”
华子见人齐了,赶紧用胳膊肘捅了捅身边的大迷糊,递过去一个“你懂的”眼神。
大迷糊收到信号,笨拙地拖着小马扎往他娘身边凑了凑,几乎要贴上了。然后他手忙脚乱地开始解棉袄扣子,左一层右一层地摸索,那郑重其事的样子,活像在掏什么传家宝。
好不容易,他才从最里层掏出一张被体温焐得热乎乎的纸,啪一声拍在桌上,气势很足——可惜,和华子上次给孙奶奶看信时一样,他爹娘也是大字不识一个。
看着爹娘茫然的眼神,大迷糊挠挠头,没了刚才拍桌子的气势。
旁边的赵大宝看得直捂脸,没眼看。
这回华子学聪明了,赶紧伸手指着信纸下方:“叔,姨,快看这儿!看这红字!再看看这大红章!”
孙有志和郑玉琴疑惑地凑近了些,借着油灯仔细瞧:“这是……?”
赵大宝接过话头,声音里带着压不住的兴奋:“叔,姨,你们没猜错!这是一份工作介绍信,京城的!”
“啥?!!”
郑玉琴的惊呼刚冒了个头,就被早有准备的大迷糊一把捂了回去,只剩下一连串闷闷的“呜…呜…”,可那双瞪大的眼睛里,震惊和狂喜都快溢出来了。
旁边的孙有志更是彻底愣住了,嘴巴微张,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张薄薄的纸,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奇迹。
他脑子里嗡的一声,只有一个念头:‘早年要是能有这么一张纸,何至于背井离乡跑这么远……’
赵大宝赶紧趁热打铁,把情况细细道来:“叔,姨,我们是受了孙奶奶的委托,专门给你们送这介绍信来的。虽然是临时工,但以后有机会转正!是在煤铺上班,离咱们街道不远,不是抡大锹铲煤的力气活,是制作一种叫蜂窝煤的新东西。我们仨来之前都试做过,不算累人!”
他尽可能把话说得明白又轻松。
可就是这样一份临时工的工作,对于常年待在林场的孙有志夫妇来说,不啻于天上掉下的金馅饼。
郑玉琴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想摸摸那张纸,又像怕碰碎了美梦似的缩回来,反应和当初的孙奶奶一模一样,甚至更激动。
“叔,姨,您二位商量一下,看谁去。过几天跟我们一块回京城报到就成。”华子适时地说道。
“还商量啥!让孩他爹去!我们一家都回去!”
郑玉琴脱口而出,激动得声音发颤。她在林场只是家属,最近是因为丈夫受伤才去帮忙顶一顶,这林场她是待的够够的了。
“不行!”
孙有志立刻反驳,语气却异常坚决,“得你去!月月大了,不能总待在这山沟里,得回去上学。你回去还能顺便照顾我娘,我先在这边干着,这样我们就有两份工资了。等你在京城站稳脚跟了我再想办法回,这样也更踏实,这段时间我还能给家里寄点这边的山货……”
两口子你一言我一语,都想把机会让给对方,浓浓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叔,姨,这事儿不急,时间充裕得很。”
赵大宝赶紧打圆场,“正好时间来得及,我们也是头一回来林场,还想好好玩玩呢,你们慢慢商量。”
“对对对,石头说得对,这事不急,先睡觉,你们累一天了。”
郑玉琴这才从激动的情绪中稍稍平复,赶紧起身去给他们收拾床铺。
幸好林场别的不多,就是木头管够,打的炕又大又结实。屋里柴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赵大宝三人几乎是脑袋一沾枕头就呼呼大睡了。
而另一边的孙有志和郑玉琴,却是激动得辗转反侧,几乎一宿没合眼。
喜欢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