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江河会采取更强硬的清理手段时,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他暂停了全域的突击清理行动,而是带着城管、市监、住建、相关街道负责人等多个部门的主管,一头扎进了各个集市和街巷,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密集调研。
他们听取摊贩的哭诉,记录商户的抱怨,测量街巷的宽度,计算人流的峰值。晚上,县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一场场头脑风暴在这里进行。
一周后,一套名为《安北县城区便民摊点精细化管理试行方案》正式出台。方案的核心正是:划定特定区域、规定经营时间、提升管理水平。
划区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避主道、用辅路,绕开交通咽喉和敏感区域,在城区东西南北中选择了五处闲置场地或宽阔背街,科学设置了“便民疏导点”,水电厕所配套跟进。
定时段:明确区分早市、午市和夜市,严格规定经营时间(如早市5:30-8:30),时间一过,必须人走地净,恢复道路功能。
强管理:城管职能从“驱赶”转变为“服务+监督”。每个疏导点引入摊贩自治管理模式,推选组长,自我约束。城管队员定时巡查,主要职责变为维护区域卫生、督促按时收摊、调解日常纠纷,并佩戴执法记录仪全程录像,规范言行。
方案推行之初,质疑声不绝于耳。不少干部私下认为这太“理想化”,肯定管不住。
然而,效果却出乎意料。有了固定的、不被驱赶的“家”,绝大多数摊贩都愿意遵守规则。每个疏导点都热闹非凡却秩序井然。解放大街等主要干道恢复了畅通,周边居民投诉锐减。
更让人称道的是,曾经剑拔弩张的城管与摊贩关系出现了微妙变化。一次,一个疏导点内两摊贩因摊位界限发生争执,没等城管赶到,自治小组长和周围摊友就已将两人拉开调解完毕。前来巡查的城管队员老李感慨道:“以前像过街老鼠,现在……虽然工作没少做,但心里舒坦多了。”
变化悄然发生在县城的每个角落。家住疏导点附近的退休教师王老先生说:“以前早上根本别想睡懒觉,不是吵架就是骂街。现在好了,既有人间烟火气,又不吵不闹,还能下楼买点新鲜便宜的菜。”曾经被打伤的马老四也在新规划的疏导点重新支起了摊子,他逢人便说:“政府真心为咱们老百姓着想!现在有了固定摊位,再也不用和城管玩猫捉老鼠了。”
安北本地的社交媒体上,舆论更是彻底反转。“安北城管新气象”、“点赞便民疏导点”等话题热度持续攀升。有网友晒出整洁有序的疏导点照片,配文说:“这才是文明城市该有的样子!既保留了烟火气,又维护了秩序。”还有外地网友羡慕地评论:“这样的管理有人情味,希望我们这里也能学习。”
傍晚,江河再次来到最大的城西安置点。华灯初上,炊烟袅袅,讨价还价声、炒菜颠勺声、熟人打招呼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烟火人间的温暖与活力。
宣传部长赵梅陪同在侧,看着眼前景象,忍不住感叹:“县长,真没想到能这么好。现在网上都是夸我们管理人性化的。老百姓都说,这是为民办实事的好政策。”
江河微微一笑,道:“赵部,管理一座城,就像大禹治水,堵则溢,疏则通。我们要做的不是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去管事,而是要想办法站在他们前面去疏导、去服务。这烟火气,才是真正的民心啊。”
他的目光越过热闹的集市,望向更远处。他知道,市容管理的考题刚刚答完,但安北县发展的试卷上,还有更多的难题等待着他去破解。
而某些隐藏在暗处的力量,绝不会乐见他的成功。
喜欢权谋权色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权谋权色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