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日,便有消息传来,年羹尧在西北打了胜仗。华贵妃在翊坤宫得知此消息,得意非常,觉得自己又有了嚣张的资本。
果然,禁足期满,华贵妃再度出现在请安队伍中,比之前更加嚣张。
她不仅言语上继续羞辱皇后,还故意在宫宴上穿得比皇后还华丽。
皇后气得浑身发抖,正要发作,易冰清却悄悄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皇后听后,强压怒火,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宫宴上,众人正其乐融融,突然有人来报,年羹尧所属军队所过之地,让其辖下的官员十里开外跪地迎接。
胤禛脸色大变,立刻派人去彻查。华贵妃听闻,如遭雷击,瞬间没了往日的气焰,瘫倒在地。
原来是年羹尧在西北打了胜仗,回来的路途中,听了手下的蹿掇,态度傲慢的下令让每个县的百官,在军队所过的路途跪地迎接,这显然就是在藐视君威,欺君枉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桩桩关于年羹尧的罪证如雪花般不断被呈送到皇帝面前。
这些罪证揭示了年羹尧如何依仗自己的赫赫军功,在朝廷中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甚至在西北一带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和怨愤。
胤禛得知这些情况后,龙颜大怒,他无法容忍这样的行为,立刻下旨将年羹尧革职查办,以示公正。
华贵妃得知哥哥的悲惨下场后,如遭雷击,整个人都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
她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嚣张气焰,整日在翊坤宫中以泪洗面,沉浸在无尽的悲伤和绝望之中。
皇后冷眼旁观着华贵妃的惨状,心中暗自窃喜。
她意识到这是一个重新整顿后宫、树立自己权威的绝佳机会。
于是,皇后开始更加谨慎地行事,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段,试图重新掌控后宫的局势。
易冰清则在一旁冷眼旁观着这一切,看着皇后和华贵妃之间的明争暗斗,她却始终保持着冷静和淡定,不为所动,因为她的目标一直是上面的那一个,至于儿女之间的情情爱爱,那是什么东西?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华贵妃在极度的恐慌和无助中,竟然想出了出了一个昏招。
她将自己的贴身婢女颂芝,心不甘情不愿地送到了皇帝的龙床上。
这一举动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不知道华贵妃的脑子是怎么想的,难道真的是被屎给糊住了吗?
皇帝看华贵妃这一举动,也是荤素不忌的享用了,因为他要下一盘大棋,所以要先稳住华贵妃,不让她在后宫生事。
果然,他的计谋得逞了,没过多久年羹尧以藐视君上,把请按折子里的“朝前夕缔”改成了“夕阳朝前”为由,被下了大狱。
华贵妃以为送颂芝侍寝能让皇帝网开一面,可年羹尧的罪证如山,岂是这点手段能挽回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她也不动用脑子好好的想想,年羹尧拥兵自重到什么地步了?。
年羹尧在狱中仍不知收敛,还对前来审问的官员破口大骂。
胤禛得知后,怒不可遏,决定将年羹尧处斩。消息传到后宫,华贵妃彻底崩溃,她披着外裳,打扮肃静跑到养心殿,求皇帝饶过她哥哥年羹尧。
她这次的装扮倒是清新淡雅,但是更是惹得皇帝心生不满。
胤禛冷漠地隔窗相望,只大声的说了一句:“国法难容。”
华贵妃失魂落魄地回到翊坤宫,从此一蹶不振。
皇后趁机在后宫颁布新规,加强对各宫妃嫔的管束,后宫的权力逐渐落入她的手中。
易冰清看着这一切,心中暗喜,她知道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而颂芝在侍寝后,并未得到皇帝多少宠爱,只是被封了一个小小答应,在后宫中也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存在。
华贵妃在病榻上回想自己的一生,对皇帝的深情厚意,对后宫嫔妃的嚣张跋扈欺凌打压,却换来如此下场,因为伤心欲绝,最终在后宫没两年含恨而逝。
结果皇帝却不干了,开始追忆年世兰的美好起来,每天在养心殿里看着年世兰的画卷,陷入沉思。
最后,不顾朝堂上大人们的死谏,也不顾后宫里所有嫔妃们的劝说,把年世兰追封为皇贵妃。
易冰清得知皇帝追封华贵妃一事,心中暗觉不妙。她深知皇帝这追忆之举,或许会引发朝堂和后宫的新一轮波澜。
果然,皇后坐不住了,她本以为华贵妃一死,后宫再无人能与她抗衡,如今皇帝这般操作,让她感受到了威胁。
皇后开始频繁在皇帝面前提及年羹尧的诸多罪行,试图让皇帝清醒过来。
易冰清则在暗中观察着各方动态,她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一局势,进一步推动自己的计划。
她故意在宫宴上提及华贵妃生前的一些跋扈之事,引得其他妃嫔纷纷附和,让皇帝心中那股追忆之情稍稍冷却。
与此同时,朝堂上也因年羹尧之事余波未平,一些大臣担心年家势力虽倒,但皇帝此举会让部分心怀不轨之人有了可乘之机。
在各方压力的逼迫下,胤禛不得不逐渐收敛他过度的追忆之情。然而,后宫的争斗并未因此停歇,反而在这微妙的平衡中继续着明争暗斗。
而易冰清的孩子们,就在这充满尔虞我诈的后宫环境中,在他人惊心动魄的宫斗中逐渐长大。
时光荏苒,太后离世后的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小五、小六、小七和小八相继降生。
按照皇室的排序规则,如果将易冰清所生的所有阿哥算在内,他们在皇室中的排名是第六,接下来依次是第七、第八和第九。
沈嫔所生的阿哥则排在第十位,随后又是易冰清所生的其他阿哥们了,从第十一一直排到第十四。
最后,甄嬛在经历了各方的打压和算计,又听闻父亲在前朝的不幸遭遇后,惊动了胎气,在有心人的算计下,九死一生的艰难生产,终于生下了一个女儿。
因为对皇帝心灰意冷了,她下了一个巨大的决定,把孩子送给敬妃抚养,跪求皇帝出宫祈福。
敬妃其实就是敬嫔冯若昭,皇帝看后宫就皇后一家独大,当心皇后在后宫权势过人,怂恿易冰清和皇后打擂台牵制住皇后。
而易冰清脑子还是很清楚,她根本不稀罕皇帝的宠爱,又因为要看护孩子们,避免他们遭后宫人那无孔不入的毒手,所以分身乏术,就明里暗里的提示,谢绝了皇帝的拉拢。
甄嬛出宫后,后宫看似平静了许多,但暗潮仍在涌动。
皇后以为甄嬛一走,自己能高枕无忧,却没想到易冰清在默默培养自己的势力。
她教导几个孩子读书识字,传授为人处世之道,让他们在这复杂的后宫中学会自保。
一日,皇帝在御花园偶遇易冰清带着孩子们玩耍,看到孩子们聪慧可爱,心中欢喜,对易冰清也多了几分关注。
皇后安插在皇帝身边的眼线,暗中传回的消息中得知后,心中嫉妒不已,又开始谋划如何打压易冰清。
与此同时,沈嫔见风使舵,想要攀附易冰清。易冰清表面接纳,实则心中有数,她清楚沈嫔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而甄嬛还有她的两个婢女,在甘露寺也并非一帆风顺,寺中的尼姑们对她多有刁难。
但甄嬛并未屈服,她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重回后宫的时机。
易冰清听闻甄嬛的遭遇后,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起来。她心想,或许甄嬛可以成为自己对抗皇后的有力帮手,但绝对不能让甄嬛再有怀孕的机会,否则岂不是养虎为患?
想到这里,易冰清满意地看着下方的六阿哥弘曜、七阿哥弘旭、八阿哥弘旸和九阿哥弘晟。
这几个孩子在她的悉心保护下,居然都能健康成长到如此年纪,这让她感到十分欣慰。
然而,同时她也不禁感叹岁月如梭,自己明明才二十二岁,看上去怎么觉得仿佛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接着,易冰清的目光转向了那四个还在奶娘怀中酣睡的小家伙。
看着他们那可爱的模样,易冰清心中又涌起一股暖流,浑身充满了动力。她觉得自己仿佛还能再与皇后斗上 800 年!
由于此时正值太后殡葬的三年内,所以一切都从简办理。
易冰清只是邀请了几位宗室内的大臣前来参加,没想到这样一来,却引来了后宫里的一些流言蜚语。
喜欢在每个世界坏主角好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在每个世界坏主角好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