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前,“天穹靶场”核心发射阵地
高原的寒风凛冽,天空还是深蓝色,星辰稀疏。巨大的发射场被探照灯照得亮如白昼。场地的中央,并非传统的导弹发射井,而是一门造型极具未来感的庞然大物——“雷神”电磁轨道炮。
它不像传统火炮,更像一座横卧的银灰色巨型建筑。两根长达150米的超导轨道平行延伸,闪烁着金属的冷光,下方是复杂的电容储能阵列和冷却系统,粗大的电缆如同巨蟒般盘绕。整个系统散发着一种沉默而可怕的力量感。
李战将军、总装备部领导、以及“雷神”项目总师、年轻的物理工程天才陆云帆博士,站在远离发射阵地的地下指挥中心内,通过多层防爆玻璃观察着远方。气氛凝重得如同凝固的冰山。
“最后一次系统自检完成。储能单元充电至100%,超导磁场稳定,轨道校准完毕。” 扬声器里传来冷静的汇报。
陆云帆博士转向李战将军,尽管努力保持镇定,但声音仍带着一丝颤抖:“将军,‘雷神’首次极限射程试射,目标设定为:将一枚代号‘陨星’的惰性钨合金弹丸,加速至第一宇宙速度的70%,使其弹道顶点突破100公里卡门线,进入亚轨道空间。如果成功……这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不依赖化学推进剂,将实体投射物送入太空。”
李战将军目光锐利,凝视着屏幕上“雷神”那狰狞的炮口,缓缓点头:“开始吧。让我们看看,这门‘上帝之鞭’,究竟能挥多远。”
“发射倒计时一分钟!”
指挥中心内,所有人员屏息凝神。
“五十秒!”
“四十秒!储能系统峰值确认!”
“三十秒!轨道磁场约束稳定!”
“二十秒!目标弹道参数最终注入!”
“十、九、八……”
陆云帆博士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三、二、一!发射!”
没有震耳欲聋的炮弹出膛巨响,没有弥漫的硝烟。只有一阵低沉得仿佛来自地心深处的嗡鸣,以及轨道上爆发出的刺眼蓝色电弧!下一秒,一道暗红色的影子以肉眼根本无法捕捉的速度,从轨道末端无声地激射而出,瞬间撕裂空气,只在原地留下一圈因空气被急剧压缩和电离而形成的锥形音爆云和久久不散的焦糊味。
巨大的后坐力让整个发射阵地微微震颤。
“弹丸成功出膛!初速……天啊,初速达到7000米\/秒!” 监测员的声音因极度震惊而变调。这个速度,是传统火炮初速的十倍以上!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主屏幕上代表“陨星”弹丸的光点。它正以一条近乎笔直的、陡峭的弹道,疯狂地冲向大气层外。
“高度50公里!速度有所衰减,但仍远超任何弹道导弹!”
“高度80公里!已穿过中间层,弹体表面与大气摩擦产生等离子鞘,通讯短暂中断!”
“高度100公里!突破卡门线!弹道顶点达到120公里!确认进入亚轨道!”
指挥中心爆发出短暂的欢呼,但立刻被更紧张的监测取代。因为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弹丸即将再入大气层。
“目标开始再入!姿态稳定!”
“速度急剧增加!表面温度超过3000摄氏度!等离子鞘再次形成!”
“预计落点……西太平洋公海靶场,偏差小于50米!”
数分钟后,遥远的靶场传来消息:“‘陨星’弹头准确命中预定海域,激起巨大水柱!数据记录器回收成功!”
这意味着,“雷神”的这次试射,圆满成功!
短暂的庆祝后,指挥中心陷入了更深的沉思。巨大的战术屏幕上开始根据实测数据,模拟“雷神”的各种作战想定:
战略打击: 模拟动画显示,一枚携带常规装药的“雷神”弹丸,从中国本土发射,以无法拦截的高超音速,在十几分钟内精确摧毁了数千公里外敌纵深地区的坚固地下指挥所。
反舰作战: 动画显示,数枚“雷神”弹丸以“炮弹雨”形式,覆盖了一个航母战斗群的移动区域,其巨大的动能足以撕裂任何现有舰船的装甲。
反导拦截: 动画显示,“雷神”发射的拦截弹丸,在大气层外成功撞击并摧毁了一枚中程弹道导弹的弹头。
成本优势: 屏幕下方打出一行字:“雷神”单发弹丸成本,约为同等射程战术导弹的1\/20。
“将军,”陆云帆博士激动地总结,“‘雷神’的成功,意味着我们拥有了一种射程极远、速度极快、难以拦截、且成本低廉的新型战略投送手段。它重新定义了‘炮兵’的概念,将战场空间从地表直接拓展到了近地空间!”
李战将军久久注视着屏幕上那条从中国西部高原延伸至西太平洋的、代表弹道的优美弧线,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我们铸成的,不是一门炮,而是一把‘上帝的权杖’。它可以让我们的力量,以几乎无法防御的方式,瞬间抵达这个星球的任何一个角落。”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激动而又不安的参与者:“但是,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这种武器的出现,将迫使所有国家重新审视自己的防御战略,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运用这种力量来维护和平,而不是制造恐慌。”
“立刻将‘雷神’的所有资料列为最高机密。”将军下令,“同时,总参牵头,开始研究基于此类武器的全新战术条令和战略威慑理论。我们要确保,这把权杖,掌握在理智和正义的手中。”
晨曦透过观察窗,洒进指挥中心。高原的太阳升起了,而一种新的战略威慑力量,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喷薄而出。
喜欢怒海争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怒海争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