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仁远说完,就欲拉着上官慕晴回府。
上官慕晴说她也要去国子监,她要看看申怀安是如何讲学的。
上官仁远无奈,只得随她去了。
这个女儿,从小失去了娘亲,都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和她哥给她宠坏了。
申怀安没办法,皇上亲自传旨了,只好去国子监走一趟了。
别了四皇子,申怀安和上官慕晴带人向国子监行去。
申怀安要去国子监讲学的事很快就传开了,此事也传到了楚若南耳里。
她立即着装,带着随将李佑田去了国子监,她倒要看看申怀安是如何讲学的。
等申怀安到达国子监时,见楚若南和李佑田也在,也觉得好奇。
这二位怎么来了,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边走边看吧。
国子监冯尚见到申怀安也立即上前寒暄,引见了国子监各位教授和才子。
来到讲堂,见大学士陶佳宇也来了。
申怀安知道,这次国子监之行并不轻松。
“申大人,此次邀你前来,并不是谈论诗词的。
主要是你的知行合一学说,让本院甚是钦佩,这才请你屈尊前来交流一番。”
国子监院长冯尚开启了交流模式,下面各学子也都纷纷发言。
“申大人,何谓知行合一,在下只是听说,现想请再作解释。”这时一名教授率先发起了提问。
申怀安回道“教授先生,所谓知行合一,笃行致远,知易行难,重在行动,贵在坚持。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言行表里如一,方能致远。”
“申大人,敢问你的知行合一学说对学院教学有何益处?
京城学子如何去领悟你的学说?”这时另一名学子也举手提问。
“这位兄台,你们所学的知识要如何应用,只知其理,不知其义。
以后真进了朝堂,你的所学要如何付诸与行动呢?
比如你今后为官,你要知道如何去善待百姓。
如何去应对天灾,如何去解万民以水火,这就要将你所学付诸与实践。
与其问题来了才想起去应对,不如现在就将应对方案先整理好,才不至于乱了方寸。”
申怀安侃侃而谈,但有人就不满意了,这时一名学子立即起身道:
“我大梁建国百年,所有灾荒均有了应对之策,朝廷也都有建册。
只要亲力亲为,监督执行以律行事即可。
还要如何去提前应对?难道是要我们天天祈祷上天降灾吗?”
这名学子一说完,其它学子也都哈哈哈大笑起来。
申怀安见这名学子,将天灾说的如此轻松,甚为恼火,立即开口道:
“那些提前建好的册子和预案,都是先贤将事情处理后,记录在册以备后人参考。
但如果是新问题呢,册子中没有记录的呢?册子里记录的都是对的吗?
虽然之前那样做是最佳方案,放在现在就合适了吗?
再说根据册子里的去做,你们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难道就一直按先贤方法去应对吗?那就随便找一识字之人就行了。
大梁为何还要费尽心思的办学院教你们,难道只是为了让你们依瓢画葫芦?
长此下去,大梁还有何新气象?这样一代不如一代,你们的价值也就提现不出来了。”
申怀的一连串反问,有人就觉得不乐意了,台旁边一名教授立即起身反驳道:
“胡说,你知道我国子监为大梁培养了多少人才吗?
在你面前竟成了废物,遵照在册方案执行有何不妥?
擅自更改方案朝廷怪罪下来,你能担负?”
“敢问教授先生,如果遇到灾荒,应该如何处置?”
“很简单,方案上面不是有吗?
安抚难民,请朝廷拨款,兴修水利,救济百姓,直到次年百姓有了收成。”
申怀安:“那这需要多少银两,有无明确的分配记录?
朝廷的钱粮一时凑不齐该如何应对?
为何记录在册的方案,还是导致每年有无数难民离开而去到处逃难?
是方案本身的问题,还是官员的执行问题?”
这时那名教授也回应道:
“这个就没办法了,天灾人祸,自古有之,并不是说说就能解决的。
朝廷无钱粮当官的就算捐献也是杯水车薪,所以才引起的逃难。”
申怀安见其言词甚为可笑的气就不打一出来,立即大声道:
“你就没有想过,什么事都靠朝廷,那要那些当官的有何用?
百姓一旦受灾,会造成百姓无粮可食,无衣可穿,无医可治。
不仅如此,还会导致瘟疫四起,流言纷纷。
令百姓无望,只得四处逃难,将疾病再传之其它州府,更无法收场。
你们都指望朝廷,那朝廷养官员就只是上报吗?
自己无能不说,还处处找借口,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去喂猪。
一官无能,害死百姓,真是无知。”
申怀安越说越激动,这就惹恼了很多人,台下有人纷纷议论。
这时另一名副院长见此情形,也立即反驳道:
“放肆,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竟敢在此侮蔑国子监教授。
你可知道国子监是圣上钦点的,你也太过胆子了。”
申怀安:“圣上钦点国子监是让培养大梁有用之才的,不是让你培养废物的。”
说到此,申怀安还是觉得应该叫醒各位学子,这才是目的,于是他又转头对着台下道:
“还有你们,你们上着最好的学院,有着最好的资源。
却不思进取,只顾读死书,认死理,长期下去,还有何前途?
还如何指望你们能振兴大梁,皇上还怎么放心让你们走进朝堂?”
台下学子也不敢接话,而一旁教授见申怀安今天是来针对学院教书先生的。
纷纷忍不住了,立即接话道:
“你说我堂堂国子监培养的都是废物?
你要知道如今朝堂之上大多官员都是由我国子监走出去的,你也太狂妄了。
你不要以为就你写了几首诗词,对了几幅对联就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了。
就可以在国子监大放厥词了,真不知天高地厚。”
申怀安见此时还有人出来找场子,也忍不住了:
“好,那我问你,你培养的学生能写这样的诗,能对出这样的联吗?
还有你,你的先生是如何教的你,你也就如何教的他们吧。
其中有没有自己的一点见解?有没有一点的进步。
你的老师说什么,你就全部转述一遍教他们什么。
那要你何用?你除了能写几篇歌功颂德的文章,对大梁还有何贡献?”
听到这里,台下有的学子也坐不住了,只见一人起身道:
“放肆,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你知道他是谁吗?
你竟然在这里如此对先生不敬,你给我滚出去,这里不欢迎你?”
申怀安见学子还是没有明白,也立即回怼道:
“你才放肆,我是圣上亲下旨意要我来此交流。
你是何人,竟敢有违圣意?你好大的胆子。”
“你你你……”那名学子半天也说不了话来。
申怀安又转头面向刚反驳他的老教授道:
“我什么我,还有你,你身为国子监教授,不思进取,只认死理。
大梁把这么优秀的孩子让你来教,你教的是什么,是和你一样的庸才。
为天地立心,你立的什么心?为生民立命,你立的什么命?
为往圣继绝学,照此下去,先贤的知识就真成绝学了。
就你这样的人那是在为害大梁,有负圣恩。
你还以老卖老,不思悔改,处处狡辩,真是恬不知耻,你还有何颜面让我滚出去?”
“你你你,你竟然侮蔑老夫……”教授说完一口鲜血当场喷出,倒地不起。
“夫子,教授……”
“教授……”
一旁的副院长和学子纷纷起身,围着这名教授喊道。
这时国子监院长冯尚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来指责申怀安:
“还等什么,速速抬出去医治。
申怀安,我念你有才,这才请大学士奏禀圣上请你前来。
你竟然将我书院知名教授气的吐血,真是可恨。”
“院长大人息怒,下官只是直言罢了。”
申怀安说完也不理冯尚,转头对着下面的众学子说道:
“要知道,你们可是大梁的未来,大梁以后的兴起是要靠你们才能实现。
你们所学的知识无用武之地,这不是你们的错。
是你们先生的错,也是你们先生的先生的错。
以后你们走出学堂,走向大梁各个领域。
有的为官,有的经商,有的教书,有的做学问。
你们记住,你们要做到知行合一,笃行致远。
要有创新,有进取,有开拓,要引领这个时代,改变这个时代。
要有我为天下先的霸气,要有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勇气。
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气,更要有此生只为回报大梁的忠心。”
申怀安说的激情高昂,仿佛要将大梁的重任全部交给这些学生。
听到这里,下面有的学子也无比兴奋。
原来我在大梁还可以这样,我真的能引领大梁的时代?
台旁的大学士陶佳宇、国子监冯尚等也都被申怀安的豪情所打动。
还有楚国公主楚若南,她在想,要是申怀安生在荆楚那该多好啊。
上官司慕晴也很是羡慕,看着申怀安的眼神很是迷离,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
众人都仿佛忘了刚才申怀安刚把他们的教授骂的吐血,在上官慕晴的带领下,纷纷鼓掌。
喜欢大梁好声音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梁好声音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