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崩逝,朱佑樘终于开始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三月二十日朱佑樘下令神英带领果勇营前往开平屯煤矿和护厂队开始了士兵对换。
大明十二团营,共计9万正丁,一团营合七千多人,这就是大明中央禁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也是大明镇压四方的根本力量。
可惜因为兵部尚书刘大夏的原因,此时大明禁军武备废驰,中央禁军早就不是成化年间犁廷扫穴的那支强军了。
神英是朱佑樘的心腹之将,出身延安卫指挥使,是大明西北边军中一员悍将。
大明军队是没有固定军饷的,军饷就是卫所军屯,这就是当年太祖朱元璋号称养百万兵而不废国家钱粮。
大明军制:百户享受六品待遇,百户以下总旗,小旗都是军户,百户是军官,一字之差天差地别,百户以上都是世袭罔替官职,百户以下各凭本事。
军官世袭了,能力其实不重要,有后代才重要,百户以下已经成为百户的奴隶。
打仗是不可能了,打不了一点仗,不过还是要有战斗兵,没有办法了。只能从这些百户所内又抽调一部分人,基本上都是百户的亲属,成立一支战兵。
那些有理想的百户,简单来说百户长子继承百户,次子,三子没有军职了,只能去这个战兵队伍里面拼了。
大明出动三四千人队伍差不多都是这种军官预备役,战场上表现非常好了,一但是大军出动,夹杂了卫所农奴就战斗力下降非常厉害。根本不会打仗,列阵都不明白。
冷兵器打仗排兵布阵非常复杂,很难精通。不过张锐轩的后装遂发枪就不一样了,这种枪械已经不需要阵形了。
后世英国佬的排枪毙命战术表明,这种后装遂发枪前面任何阵形都是白搭。在线形三排射击下,通过密集的火力投送可以撕碎一切阵形。
神英带着这七千多士兵来到开平屯,拿出皇上的中旨。
孙哲虽然有些心疼自己士兵,可是也不能不放行,这些士兵都是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也是集团通过每个月发军饷提升士气。
护厂队定员一万五千,每人每月2两银子,衣服,吃住都是集团出。
不过士兵并不愿意出去,在集团多好,吃住都是集团负责,去了京师谁知道什么情况,还能不能领到每月二两银子的月例,抱怨情绪高涨。
孙哲知道这些人想法后,召集众人训话:“我们这个集团,是皇恩浩荡,大家才聚集在这里,现在你们去京师,保障皇上安全,就是保障集团安全,皇上安全了,集团才能给您们发月例。
所有选中的人,人员关系还是在集团,你们子孙后代还是集团优先招录,在京师执勤时候月例还是一样发。”
孙哲对于神英说道:“让将军见笑了这些人,没有读过书,不懂君臣大义,就知道要养家糊口。”
神英抱拳朗笑:“孙指挥言重了!士卒恋栈亦是人之常情,大人一番训诫直指要害,倒叫末将佩服。”
“都是为了陛下服务的,本将也就是一个敲一敲边鼓的,打仗还是得有将军这种上过战场的。”孙哲并不没有上过战场。
神英不一样,神英可是在战场上刀口舔血过汉子。
神英指着士兵的火器说道:“这个就是卫冠所说的遂发枪吧!卫冠那个老小子宝贝的不行。”
孙哲说道:“走去靶场,给神将军表演一下火器操练,就选一百个人吧!神将军以为如何?”
“慢着,不用你选,我自己选!”神英示意手下去选一百人。军中有时候为了好看,会特意选一些神色高手进行表演,看着很好看,实战根本没有用。
据说这是北宋时候高俅当太尉时候想到的办法,选军中孔武有力者,手持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刀当着仪仗队,每次演武看的徽宗都心花怒放,实际上北宋大军早就是花架子了。
神英笑着说道:“非是不信任孙指挥使,实则是皇命在身不可马虎。”
神英对于朱佑樘让他来开平换士兵也是心里有怨言的,神英也是有自己傲气的,这些都是自己一手训练的,神英不认为自己练兵技术差。
选好的人来到靶场,这是从三千火器兵中随机选出来的。
孙哲吩咐道:“开始吧!今天就打一百米靶?”孙哲受到集团影响开始用米做长度单位
“一百米?”神英并不知道一百米是多少,不过靶子立起来了之后,目测差不多有70步。心想:这个距离火器可不好打,如果要是能打这个距离那就没有弓弩什么事了,基本上一把枪就能打天下了。
实际上集团制作的这批枪能打150米。不过为了数据好看,孙哲就打一百米。孙哲心想:看来当初放出去100遂发枪还是有效果,叔父果然还是有办法,陛下这是派自己人来检验一下成果。
随着孙哲一声令下,一百名火枪手整齐划一地半跪在地,金属撞针与燧石相撞迸发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枪管后的火药。
装填,发射,装填,发射,每枪都打了7轮,差不多用时1分钟。不过这个时候没有这样计时单位,神英只是感觉时间很短。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硝烟如浓雾般弥漫开来。神英眯起眼睛,盯着百米外的箭靶,只见箭矢粗细的弹孔密密麻麻布满红心区域,少数偏离者也大多落在三环之内。
“这……这不可能!”神英对着身边军官说道,“我要看靶子!”
几个军官带着士兵将靶子拿过来过来。每个靶子差不多上靶六个左右。
神英从军二十余载,见过最精良的火铳在三十步外都难以命中人形目标,此刻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他对火器的认知。
神英似乎看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每个武人都有封狼居胥的想法,不想封狼居胥的将军不是好将军,可是现实却不是那么容易。
京师方向,张锐轩制碱成功之后,玻璃制作大幅度降低,各种玻璃制品开始在京师流行起来。其中马灯是其中的佼佼者,皇宫里面蜡烛开始换上马灯了,不要低估人类对于光的追求。
喜欢大明工业导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明工业导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