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馆得到山民作乱和新设县的劲爆消息后,陈传富和陈传贵带着两个小家伙匆匆忙忙到杂货铺买了盐,然后就直奔西门取完牛车就赶紧往家里走,山路十八弯,终于堪堪在天黑之前赶回陈家村。
陈家村整体呈井字形设计,几条主要的巷道将村子分割成整齐的区域。陈家老宅位于后排靠山边的位置,虽然稍微偏僻,但很安静,前后院的面积也很大。此时天色渐暗,村里家家户户都升起了袅袅炊烟,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温馨的烟火气息。
陈传富赶着牛车,在熟悉的巷道中穿行。路过村头三大爷家时,三大爷正坐在门口抽着旱烟,看到他们回来,关切地问道:“传富,今儿出去可还顺利?”陈传富笑着回应:“顺顺当当的,三大爷您身体可好?”三大爷连连点头,“好好好,你们快回家吧。”
回到自家小院,陈传贵帮忙卸下牛车上的盐袋。两个小家伙早已迫不及待地冲进屋里,向阿公阿婆分享在镇上听到的新鲜事儿。
陈传富的妻子黄氏赶忙从厨房走出来,嗔怪道:“你们可算回来了,饭菜都做好了,快去洗手吃饭。”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陈传富把山民作乱和新设从化县的消息说了出来,大家听后都议论纷纷。
“这世道怕是要有变化咯。”陈老爷子放下碗筷,忧心忡忡地说道。当初他们一族山长水远从北方迁居到这个山旮旯,就是想着远离繁华的必争之地,隐居山林,把命保住,结果想不到新朝已经建立了上百年,居然还出来个山民作乱,虽然说这里离着横潭挺远的,官兵也把叛乱镇压了,但是保不准会有个别山民逃到山地,那些山民爬山如履平地,官兵可捉不住他们,祖宗保佑,可千万不要翻山越岭跑到他们这边来。
“不行,这件事得要赶紧告诉村长和老族长族老们,万一有作乱的山民流窜到我们村就麻烦了。”陈老爷子越想越不放心,三两下就把饭吃完,示意老大和老二跟着他,一起去村长家汇报。
三人匆匆赶到村长家,把陈老大和陈老二今天在水西堡趁墟听到的消息告诉村长,村长一听,立马叫自己的大儿子赶紧去通知各族老们立刻来自己家开会。
很快屋里就聚了不少人,老族长和几位族老们团团围坐在一起。看人到齐了,村长便将山民作乱和新设从化县的事详细说了一遍。众人听到山民作乱后,脸色皆变得凝重起来。
老族长缓缓站起身,背着手在屋里踱步,“此事非同小可,山民若流窜过来,说不定会有抢夺粮食财物和伤人之事发生。咱们得早做防备。”
村长也点头称是,“阿爹说得对,咱们先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在村子周围设些简易的路障,再安排人日夜轮流巡逻和值守,以防万一。”
各位族老们也纷纷表示赞同,最后议定由武力值最高的陈六叔担任巡逻队队长,每户至少出一名青壮劳力参加巡逻,分成两队分日夜两班轮值。
消息传出后,陈老三陈传荣当仁不让地代表家里加入值守队伍,村里其他青壮年也纷纷响应。
族老们见安排妥当后,才忧心忡忡地各自散去,回家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
陈老爷子三人回到家,将村里的安排告诉了家人,大家心里虽有些担忧,但也都积极配合着做准备。
夜深了,陈家村的人们都带着一丝不安进入梦乡,而村子周围,值守的人们正警惕地注视着黑暗中的一切。
幸运的是,也许是陈家村离叛乱地太远,也许是官兵的围剿工作做的很仔细,一直到端午节,陈家村都是平平安安的,随着节日的到来大家都不由自主的放松了警惕。
陈家老宅,阿婆冯氏正带着大儿媳二儿媳以及三个孙女在包粽子。前几天采摘回来,洗干净的粽子叶,整齐地叠放在簸箕里,两个大木盆里,一盆放着浸泡好的加了盐的雪白的糯米,在糯米的旁边还有几个的大海碗,分别盛着花生米、绿豆、切成方块的上好五花肉,这是做五香咸肉粽的材料;另一个大木盆里装着的糯米则拌入了用草木灰过滤的天然碱水,搅拌至糯米均匀变浅黄色?,颜色金黄散发着植物的香气,这是做碱水粽的原料。
陈远文佩服地看着阿婆冯氏和二婶以及三个姐姐把两片粽叶叠放,折成漏斗状;然后填入1\/3糯米,加馅料后盖满米,压实;上部粽叶下压成三角,最后用细长坚韧的水草十字捆紧。??
阿婆一边包一边教陈远文他娘包粽子的窍门,就是用拇指压住折角防漏米,煮后粽子才会棱角分明,然后在看到一学就会,一上手就废的大儿媳第N次把粽叶戳破后,她无奈地摇头把她赶去村头折桃枝回来挂门上。
她这个儿媳性格爽朗,人也踏实肯干,上山打猎、斩柴、挖草药是一把好手,就是做事急躁,干不了一点精细活,嫁过来这么多年,针线活还是做的歪歪扭扭的,幸好三个女儿不随她,以前大房的针线活全靠她,现在幸好三个孙女都成长起来了,家里的针线活也有人分担了。
陈远文也想试一下包粽子,结果他包好的粽子不是漏米出来就是水草捆不严实,松松散散,随时散开的样子。
冯氏忍无可忍,也把他赶走了。陈远文只好跟在阿公后面,看着阿公点燃由硫磺粉和木糠制成的细长条状硫磺香,插在门枢里,用于驱蛇避虫,之后又将艾草绑成束,挂于门眉处,用于辟邪挡灾,闻着熟悉的硫磺香味和艾草香味,陈远文不由得打开尘封的儿时记忆。
黄氏很快带着折好的桃树枝回来,陈远文立刻蹦跳着上前帮忙,把它们插在各个房间的门缝里。当他们刚忙完这些,阿婆冯氏已经催促着黄氏赶紧去烧水煮第一锅的粽子,否则等一下他家大姑和小姑过来就没得粽子招待了。
黄氏利索地把包好的粽子小心翼翼地排放在大锅里,然后在锅里放入适量的清水,盖上锅盖,生火开始煮粽子,大火煮沸后转小火,要慢炖2-3小时。
另一边厢,陈传富三兄弟拎着两只鸡一只鸭到村前的溪边劏鸡杀鸭,忙个不停。
而陈老爷子则时不时地探头探脑看着村口方向,鬼马精灵的陈远志跟陈远文嘀咕道:“阿公肯定在等嫁到灌村邱家的大姑。文仔,我不喜欢大姑,每次大姑带表哥们和表姐过来,阿公都要我们把鸡腿鸭腿让给他们吃,而且走的时候还要捎上大包小包的。”
陈远文也不喜欢陈大姑,每次逢年过节过来都是带着一大家子过来打秋风,每次见到阿公就哭哭啼啼的,说她命不好,刚出生没多久就没了娘,好不容易长大成人,嫁了个夫君又没有本事,不像她妹妹命那么好,嫁去钱岗的陆家做少奶奶,不愁吃不愁穿的。
然后在阿公的金钱抚慰下才破涕而笑,开开心心地坐着喝茶吃点心等开饭,而邱家表哥表姐也和他们的娘一个做派,每次过来探亲都像土匪进村一样,随意进出陈家的房间,到处翻东西,翻到什么好东西就据为己有,一点家教和规矩都没有。
所以今天一早,陈家的各人,除了阿公阿婆和陈传富三兄弟,一早起来就赶紧把值钱的东西和心爱之物赶紧收藏起来,之前的惨痛经历告诉他们,他们的阿公阿婆和陈家三兄弟只会偏心大姑一家,只要大姑一撒泼,他们就会集体心软,陈传文估计是因为长期被陈大姑道德绑架和pUA,已经习惯了。
刚说到陈大姑,门口就传来陈大姑娇气十足的喊声:“阿爹,阿爹,我回来了。”随后,一阵脚步声传来,身材土圆肥的大姑和矮瘦黑的大姑丈带着又矮又肥又黑的二表哥和三表姐出现在陈家老宅前院。
?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