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陈远文和他爹商量好准备明天去牙行把那套桂花树+锦鲤池的小院子买下来,因为他们身上没带那么多银票,陆姑丈说可以找陆三爷先借着,等院试后回从化再带银票落来广州府还给陆三爷。
陈传富想到这个贡院附近的小院租金那么昂贵,已经迫不及待想赶紧去买下来,然后把这个小院子退租后,一起搬过去那边住。
隔天,陆家管事带着陈传富要接的400两银票过来牙行,陪着陈传富和陈远文2人和牙行的掌柜一起到府衙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由于陈远文砍价不狠,房主也很大气,把很多家具都留给他们,基本可以拎包入住。
回到小院的陈传富看着那张新鲜出炉的广州府城的房契和手中的钥匙,开心得合不拢嘴。
因为后天不仅陈远文要去越秀书院办理入读手续,陆笙和黎湛也要去办理借读手续,于是三家人决定明天就搬家,先把这个小院退了,搬到书院街小院去居住。
其实,说是搬家,实际上就是衣服和一些书籍,来的时候一辆车搞定,搬走的时候也是叫了一辆马车就足够了。
须臾,马车停在书院街的小院,陈传富拿出钥匙把院门打开,示意大家把行李搬进去,院子的景致把陆家父子和黎家父子都震撼住了,真的没想到这个院子小而精,外面朴实,内里别有乾坤。
黎湛和陆笙同样对那棵桂花树和锦鲤池喜欢得不行,可谓是流连忘返。
陈远文从厅堂搬出一张小方桌和几张椅子,摆上茶壶杯子,三个读书郎就在桂花树下,锦鲤池边,谈天说地起来。
得知陆家的族学和黎湛要上的书院离这里不远,陈远文力邀两位同窗好友一起在小院居住,一来可以互相交流学问,二来初来乍到,住在亲戚家或寮舍总没有在他这个同窗好友家自在。
陈传富三个大人商量了一下,决定陆姑丈留在广州府照顾三个读书郎,陈传富和黎父一起返回从化,为的是传达陈远文府试上榜和府城进修的事宜,还有就是要带银票落来广州府。
黎父本来是不想打搅陈家的,但是却被陈远文一句“黎湛是他好兄弟”感动了,又看到黎湛期盼的眼神,他也不是矫情的人,也就阔达地同意了,把三位少年郎高兴得原地转圈圈,晚上非要抵足而眠不可。
隔天,各自的爹带着各自的娃去不同的书院办理入读手续,陈远文因为有潘家管事领着,又拿着潘家老太爷的推荐信,入读手续很快就办理好了,说好明天就去院试冲刺班插班上课。
回到小院,陈远文、陆笙和黎湛三人已经拿出四书五经和笔墨纸砚,准备明天上学的事宜,而陈传富和黎父已经在准备明天回从化的行李。
陈传富已经和陆姑丈商量好了,他回去一趟会尽快赶回来,到时就可以替换陆姑丈回去,毕竟比起陈传富的无甚大事,陆姑丈家的药房生意还要依仗他去打理。
而黎父心中也有打算,他家中只有黎湛二子,小儿子已经十岁,暂时跟着自己启蒙,比起今年十六岁未到就考上童生的大儿子来说,小儿子读书的资质有限,以后可能就是在老家守着田地过日子,他把希望都寄托在黎湛的身上,他内心已经做了决定,只要黎湛这次考上院试,他就决定在这附近也买一套房子给他,让他好好读书,看能否考上举人,光宗耀祖。
而巧的是,陆姑丈也是相同的想法,他家老二也是机灵有余,读书天赋不足,家里改换门庭的希望都落在大儿子陆笙的身上,虽然一个秀才在陆家根本不算什么,陆三爷就是秀才,陆家嫡支还有举人,甚至还有一名进士,在外地做官,但是对于旁支的他们来说,能够有个秀才已经是很大的恩赐了,这次陆笙能够一举考过府试,相信家中老父亲肯定很满意。
这边厢三位老父亲各有各的打算,三位少年郎为着以后能够住在一起乐不可支,那边厢跟着保护陈远文的天机阁暗卫也忙得够呛。
陈远文他们刚到府城租住在贡院的小院时,谭文龙指挥着广州府的暗卫忙着把相邻的院子也租下来严密布防,生怕他遭了其他考生的暗算,好在从化实在是科举弱县,根本没有人把他当成潜在对手。
在陈远文进入考场后,谭队长又要想方设法在巡逻的号军里潜伏进他们的暗卫保护他,结果那场走水事件吓得暗卫差点想冲进号房抢了他往背上一扔就跑,好在监考官员指挥得当,事件快速消弥于无形。
最后好不容易熬到陈远文出考场,谭队长感觉自己头发都熬白了几根,谁知道,这祖宗出来后,又去光孝寺又去三十六行那些人群密集的地方,搞得他们东奔西跑,没一日安宁,生怕他被人伤了。
前两天居然还和海商潘家搭上线,要造什么玻璃,因为他们暗卫在潘家没有暗线,为了获得详细的情报,不得不迷昏了那位负责琉璃厂的潘家管事,强迫他将详情说出,并临摹了一份陈远文画的手稿,一起上报给京城的天机阁。
而这位管事也在他们的威逼利诱下成为他们暗卫的下线,以后琉璃厂有什么异动,都在他们天机阁暗卫的眼皮底下。
昨天,陈公子又在书院街买了房子,在潘老太爷的推荐下进入书院读书,看样子,是长居府城的打算,谭队长不由得内心欣喜,终于可以脱离从化那个山旮旯了。
他要尽快准备在附近开一间黄金屋书铺,把张青调过来,继续和陈公子保持友好关系,还要准备好适合的仆人,如书童、厨娘和马夫等,陈公子考上秀才就有资格雇人了,最好陈公子家能够买书童或厨娘啥的,那他们就可以趁机塞人进去监视和保护他了。
对了,他还得赶紧修书一封给京城,陈公子到越秀书院读书,天机阁这边有无计划安排大儒或好的夫子来教授陈公子,这个可以暗示一下。
从他得到潘管事手里的那份陈公子的手稿,看到他画的那份望远镜,他已经感知到此物在军事上的妙用,只是不知是否真能制作出来,如果能够制作出来,绝对是军事上的一大利器。
之后几天,陈远文、黎湛和陆笙就按时早起,分头去各自书院听课学习,傍晚回到小院就相互交流学习的内容,相互印证,互有助益。
陆姑丈则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买菜、做饭、搞卫生,陈远文觉得这样不行,陆姑丈怎么说都是一名掌柜级别的人才,不能埋没在锅碗瓢盆里,他觉得还是每月500文请个厨娘来帮忙做饭洗衣服毕竟方便。
好吧,他承认,主要是陆姑丈做的饭菜委实有点难吃,他吃了几天实在受不了,刚好这天牙行掌柜来回访,问他住得怎样,需不需要雇佣熟手厨娘,于是天机阁暗卫的厨娘就粉墨登场了。
这位徐大娘,大约四十岁左右,收拾得非常爽利,自称租住在附近,丈夫给人赶马车,家中只有一个十三岁的小儿,识得几个字,在酒楼做伙计,她出来做工帮补家计,陈远文让她试着做了一顿家常便饭。
徐大娘一通麻利操作,四菜一汤就香喷喷地出场了,然后就俘获了所有人的味蕾,然后陆姑丈就麻溜下线了,徐大娘把小院收拾得干净整洁,衣服被褥晒得暖融融,饭食最是美味,菜式丰富又美味,还时不时烫靓汤。
最厉害是,她可以根据陈远文的描述做出他想要的食物和味道。虽然她只来了几天,但是陈远文已经觉得离不开她了,他已经在考虑考上秀才后和她签长约了。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