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林正彻底把信访办当成了自己的“道场”。
他上午帮赵铁柱一家整理好了网络众筹的全部图文资料,手把手教赵铁柱怎么发布和转发。下午又接到一个电话,是上次通下水道的王大妈,说她们小区的路灯坏了好几盏,晚上黑灯瞎火的,老人孩子出门总摔跤,物业和社区又在踢皮球。
林正二话不说,故技重施。他先是给物业公司打了个电话,对方照例推诿。林正便直接把电话打到了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用“公共区域照明设施缺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由,要求对方介入督办。
安监办的人一听“安全隐患”这四个字,头皮都发麻,这要是真出了事,责任谁也担不起。当天下午,物业就灰溜溜地派了电工,把坏掉的路灯全都修好了。
王大妈和邻居们在电话里对林正又是一通猛夸。
【叮!你成功解决了廉租房小区路灯失修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获得群众的集体称赞,民心值+80!】
林正看着自己不断上涨的民心值,和那缕愈发凝实的金色官气,心中充满了干劲。他发现,自己好像有点“上瘾”了。这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即时正反馈的感觉,比玩任何游戏都要爽。
这天,信访办又来了一位访客。
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姓孙,叫孙爱华。她一进门就唉声叹气,满脸的焦急。
“同志,我……我快愁死了,您可得帮帮我啊!”
林正照例倒上热茶,请她坐下慢慢说。
原来,孙阿姨是替自己的孙子来的。她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六岁的孙子从小就跟着她,户口也落在她所在的村里。眼看就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孙阿姨在镇上租了个小房子,方便照顾孩子,可问题就出在这。
按照划片招生的政策,她的租房地址,正好被划在了镇中心小学的招生范围之外,只能去几里地外的一所村小。镇中心小学是全镇最好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而那所村小,教学质量差了一大截。
“就隔着一条马路啊,同志!”孙阿姨拍着大腿,急得眼泪都快下来了,“凭什么马路这边的就能上好学校,俺们那边的就不行?俺孙子聪明伶俐,要是耽误在那个破学校,俺怎么对得起他爸妈啊!”
林正听完,眉头也皱了起来。
学区划分,这是一个极其敏感且复杂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绝不是他一个信访办的小小科员能干预的。这事儿,他管不了,也没法管。
【叮!系统因果提示触发!】
【检测到群众关于教育公平的诉求。】
【选项一:告知对方此事不属于信访办管辖范围,且学区划片政策无法更改,让其另寻他法。】
【结果预测:将引发孙阿姨的失望和不满,大概率招致民怨值+5。】
【选项二:安抚对方情绪,承诺“向上级反映”,然后将此事束之高阁。】
【结果预测:短期内可平息事态,但无法解决问题。当对方发现被敷衍后,将招致双倍民怨值+10,并积累‘伪善’debuff。】
【选项三:在职权范围内,为对方提供最精准的政策指导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结果预测:结果未知,但真心实意的帮助行为,必然会获得民心。】
林正看着系统提示,心中瞬间有了决断。
“孙阿姨,您先别急。”他温和地开口,“学区划片是县教育局统一制定的政策,镇上确实没有权力更改。这件事,硬闯是行不通的。”
孙阿姨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了下去。
“但是,”林正话锋一转,“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不能改变规定,但可以试着在规定的框架内,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打开电脑,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登录了县教育局的官方网站。在【绝对记忆】的加持下,他快速浏览着各种招生文件和政策说明。
几分钟后,他的眼睛一亮。
“孙阿姨,您看这里!”他把电脑屏幕转向孙阿姨,“县教育局今年出台了一个补充规定,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规定上说,只要父母双方在城镇有合法稳定的工作和住所,并连续缴纳社保满一年以上,其子女就可以享受与城镇户籍学生同等的入学待遇,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到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
孙阿姨看得一脸茫然:“啥……啥是社保?”
“就是您儿子儿媳在打工的厂里,给他们交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那些。”林正耐心地解释,“您现在就给您儿子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厂里有没有给他们交这个,交了多久了。另外,让他们把劳动合同和在镇上的租房合同都用手机拍照片发过来。”
孙阿姨将信将疑地拨通了儿子的电话。经过一番沟通,好消息传来,她儿子儿媳的工厂是正规企业,社保已经连续交了快两年了。
很快,几张照片就发到了林正的手机上。
“太好了!”林正精神一振,“孙阿姨,材料基本齐了。您儿子儿媳的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劳动合同、租房合同、社保缴费证明……我帮您列个清单,您让他们尽快把这些材料的原件寄回来。然后,您就拿着这些东西,去县教育局的基教科申请。”
“县……县里?”孙阿姨一听要去县城,又犯了怵,“俺……俺不认得路,也不知道找谁啊。”
林正看了看日历,明天正好是周五。他想了想,说道:“这样吧,孙阿姨。明天上午我正好要去县里办点私事。您要是方便,我们一起去。我带您去教育局,帮您找到人,把材料交上去。”
孙阿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只是来求助,没想到这个年轻干部不但帮她想办法,查政策,竟然还要亲自陪她跑一趟。
“哎哟,小同志,这……这怎么好意思啊!太麻烦你了!”孙阿姨激动得语无伦次,抓着林正的手不停地道谢。
【叮!你没有利用职权,而是运用智慧和善意,为群众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你的‘陪同’承诺,是超越本职工作的纯粹善举,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境界!】
【该行为被判定为高级别‘智慧为民’善举!】
【民心值+150!】
【官气值转化效率临时提升20%!】
看着面板上暴涨的民心值,林正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他再次确认,自己的路,走对了!
第二天一早,林正便和孙阿姨一起,坐上了开往县城的班车。县政府大院比镇上气派得多,一栋栋高楼林立,让人望而生畏。孙阿姨跟在林正身后,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林正轻车熟路地带着她找到了教育局大楼,直奔三楼的基础教育科。
办公室里,几个工作人员正在聊天喝茶。林正敲了敲门,说明了来意。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像是负责人的中年男人,懒洋洋地抬起头,接过材料,草草地翻了翻。
“材料不全,回去补吧。”他把材料扔回桌上,语气里满是不耐烦。
“同志,请问还缺什么材料?”林正不卑不亢地问。
“缺……缺一个居住证。”男人眼皮都没抬,“政策规定,要有合法稳定住所的证明,租房合同不行,得去派出所办居住证。”
林正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清楚地记得,补充规定里只说了“合法稳定住所”,并没有强制要求“居住证”。这人,分明是在故意刁难。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身材微胖、戴着金丝眼镜的领导模样的人,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林正的瞳孔猛地一缩。
来人,竟然是青云镇镇长,赵卫东!
赵卫东显然也是来县教育局办事的,他一进门,就和那个刁难林正的男人热情地握了握手,称呼他为“张科长”。
寒暄过后,赵卫东的目光不经意地一扫,落在了站在角落里的林正和孙阿姨身上。
他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错愕,随即,那丝错愕就变成了一种意味深长的冷笑。
“哟,这不是我们信访办的林科员吗?”赵卫东的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整个办公室的人都听见,“真是清闲啊,都开始发展陪同业务了?怎么,信访办的工作这么不饱和,还有时间跑到县里来,干涉教育局的本职工作?”
他的话,像一根根淬了毒的针,扎向林正。
办公室里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了过来。有好奇,有讥讽,有幸灾乐祸。
那个张科长更是立刻挺直了腰板,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林正,仿佛在看一个跳梁小丑。
孙阿姨被这阵仗吓得脸色发白,紧紧地抓住了林正的衣角。
林正能清晰地看到,赵卫东头顶那团夹杂着灰黑之气的官气,正剧烈地翻涌着,一股无形的压力,朝着他笼罩而来。
他知道,真正的交锋,在这一刻,正式拉开了序幕。
喜欢官场亨通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官场亨通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