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冷光流转,新的问题缓缓浮现:
【请根据以下提示,猜出所指年号。提示一:此年号仅在关外使用,未在关内使用。】
问题一出,五个时空顿时议论纷纷。
“关外所用,未入关内?”康熙帝玄烨捻着胡须,陷入沉思,“那必是太祖、太宗时的年号了。”
乾隆帝弘历亦如此认为:“如此看来,无非是天命、天聪、崇德三者之一。”他自恃学识渊博,又补了一句:“太宗皇帝于天聪十年改元崇德,随即改国号为大清。这崇德年号,算是我大清真正肇基之始。”
养心殿内,道光帝却觉得此事蹊跷:“天幕所出,岂会如此简单?”他看向曾国藩:“曾爱卿以为如何?”
曾国藩躬身道:“皇上明鉴。若是太祖、太宗年号,未免太过浅显。或许...另有玄机。”
而在广东花县,郑仁坤(洪秀全)则是一头雾水。他虽知努尔哈赤、皇太极之名,但对具体年号却是不甚了了。
“管他什么年号,”他烦躁地挥挥手,“反正都是鞑子的纪年,与我何干?”
这厢假洪秀全们却都活跃起来。
广州将军府内,四个假洪秀全争先恐后地发表高见:
“必是天命!”洪三抢着说,“太祖皇帝开基立业,此年号最为尊贵!”
洪六不甘示弱:“我看是天聪!太宗皇帝雄才大略,此年号最为响亮!”
苏察哈尔将军看着他们卖力表演,心中暗笑:“演,继续演,本将军倒要看看你们能编出什么花样。”
黑龙镇中,洪大嘴更是摆出一副高深模样:
“此中必有深意。”他捋着根本不存在的胡须,“天幕所问,岂是寻常年号?待本王细细推敲...”
方坤在旁冷眼旁观,心中冷笑:“且让你再装一会儿,待官兵一到,看你还如何演戏。”
顺治时空,少年天子福临却是满心疑惑。
“太祖的天命,太宗的天聪、崇德,确实都只在关外使用过。”他对身旁的洪承畴说道,“可若是如此简单,天幕又何必特意出题?”
洪承畴谨慎回道:“皇上圣明。或许...这其中另有隐情。”
他突然想到什么,低声道:“莫非是指...摄政王时期?”
顺治帝闻言一震。多尔衮摄政期间,虽然仍用崇德年号,但权力格局已然不同。若天幕所指与此相关...
各时空的猜测五花八门:
有坚持认为是天命、天聪、崇德的;
有猜测是某个短暂使用却被史书遗漏的年号;
更有甚者,认为这可能预示着一个尚未出现的、只在关外使用的新年号。
“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康熙帝对众皇子说道,“天幕所问,往往暗藏玄机。”
乾隆帝虽然表面镇定,心里却也打鼓:“莫非朕考据有误?还是说...这年号别有来历?”
就在众人猜疑不定时,天幕的第二个提示一出,五个时空更糊涂了:
【提示二:使用此年号的皇帝同时未使用“大清”这个国名。】
“这...”顺治帝福临率先反应过来,“那便可以排除崇德了!太宗皇帝正是在崇德元年改国号为‘大清’的!”
康熙帝玄烨也立即会意:“如此说来,只剩下太祖的‘天命’与太宗的‘天聪’了。”
乾隆帝弘历更是抚掌而笑:“果然如此!朕早就说过,必是这两个年号之一!”
从顺治到道光的君臣们,都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毕竟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用的就是“天命”年号;太宗皇太极继位后,先用了“天聪”,后才改元“崇德”并改国号为“大清”。
然而,越是看似简单,越是让人不安。
养心殿内,道光帝眉头紧锁:“天幕所出,向来曲折迂回,这次怎会如此直白?”
曾国藩也察觉不对:“皇上圣明。若是如此简单,天幕何必特意强调‘未使用大清国名’?这岂不是多此一举?”
就连广东花县的郑仁坤都觉得蹊跷:“这些鞑子皇帝的年号,怎么会这么容易就猜出来?该不会有什么陷阱吧?”
广州将军府内,四个假洪秀全又开始卖力表演:
“必是天命!”洪三信誓旦旦,“太祖开国,何等气魄!”
洪六却坚持己见:“我看是天聪!太宗继往开来,更为重要!”
苏察哈尔将军看着他们争得面红耳赤,心中暗笑:“演得不错,可惜都是白费力气。”
他早就看出这个题目不简单,只是不愿点破——这场戏还没看够呢!
石龙镇中,洪大嘴更是故作深沉:
“此中必有蹊跷。”他摇头晃脑,“天幕所问,岂会如此浅显?待本王细细思量...”
方坤在旁冷眼旁观,心中盘算着今晚的计划,对这个年号问题毫不在意。
尽管看似已经锁定答案,各时空的统治者们却都保持着异常的谨慎。
康熙帝对众皇子说道:“天幕所问,往往暗藏玄机。今日之题,看似简单,或许另有深意。”
乾隆帝虽然心中已有答案,却也不敢轻易下结论:“再等等看,下个提示才是关键?”
就连最笃定的顺治帝,也开始怀疑起来:“洪爱卿,你觉得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隐情?”
洪承畴谨慎回道:“皇上明鉴。我朝开国史实,理应无误。但天幕既然特意出题,或许...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辛。”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胜券在握时,天幕的第三个提示如同一道惊雷,在五个时空轰然炸响:
【提示三:此年号使用者的妃子改嫁了他人。】
“嗡——”的一声,顺治帝福临只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脸上瞬间失了血色。这说的不就是他的汗阿玛皇太极吗?那个改嫁的妃子…不正是他的母后孝庄?!
一股混杂着屈辱、愤怒和难堪的热流直冲头顶,他几乎要站立不稳。这可是大清皇室最忌讳、最不愿被提及的秘辛啊!
康熙时空,玄烨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脸色铁青:“放肆!天幕安敢如此!”
他下意识地看向左右,只见大臣们个个低头垂目,噤若寒蝉,可那微微耸动的肩膀却暴露了他们内心的震动。
乾隆时空,弘历先是一愣,随即勃然大怒:“胡言乱语!污蔑!此等无稽之谈…”
可他骂到一半,却突然哽住了。作为熟读史书的皇帝,他岂会不知这个流传已久的野史?只是从来无人敢在他面前提起罢了。
这消息在民间引发的震动更为剧烈。
“我的天!太后娘娘她…”茶馆里,一个老汉刚开口就被同伴死死捂住嘴。
“你不要命了!这事也是能说的?”
但私底下的窃窃私语却止不住地流传开来。这个野史在民间本就颇有市场,如今被天幕直接点破,更是让所有人都在暗中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
广东花县,郑仁坤(洪秀全)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我说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年号!”他兴奋地搓着手,“这等丑事,正好让天下人都看清这些鞑子的真面目!”
广州将军府内,苏察哈尔将军的反应最为果断。
“都给本将军闭嘴!”他厉声喝止了正要开口猜测的四个假洪秀全,“此事涉及皇家秘辛,岂是你们可以妄议的?”
他阴沉着脸,心中警铃大作。这事太过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他决定立即停止这场“游戏”。
“把他们带下去,严加看管!”他对手下吩咐道,随即又补充,“今日之事,任何人不得外传!”
四个假洪秀全虽然不明所以,但也察觉到气氛不对,乖乖地被押了下去。
各时空的朝堂上都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沉默。
大臣们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发表任何意见。皇帝们则是面色阴沉,既想斥责天幕胡言,又怕越描越黑。
顺治帝福临更是心如刀绞。一边是生父的尊严,一边是母后的名誉,无论站在哪边都让他痛苦万分。
“此事…到此为止。”康熙帝最终艰难地开口,“任何人不得再议。”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被天幕点破的秘密,必将如同野火般在暗中蔓延。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